漢語拼音 | Ci shi
|
苗藥名 | |
苗藥拼音 | |
別名 | 卡布冷
|
考證 | 本品載于《認藥白晶鑒》!墩J藥白晶鑒》稱:“卡布冷分三種:上品產(chǎn)自須彌山南坡獅狀磁巖,能吸引羅盤的指針指北。中品能連續(xù)吸十根針。下品能吸細針及細小鐵屑的黑褐色石塊。”《無誤蒙藥鑒》謂;“狀如鐵礦石,淺藍靛色者堅硬,黑色者較軟。磁石分四種:能從二指遠的地方吸針,針的另一頭又可吸針,連續(xù)吸十根,吸鐵屑如頭發(fā)者,稱吸鐵磁石;雖不吸針,但質(zhì)不劣,堅硬能刮鐵,砍斷鐵,刮下的鐵屑被吸附,稱為砍鐵磁石;粉末泡的汁液滴在鐵器上,過幾天,鐵器被鉆透,稱為鉆鐵磁石;雖不吸針,但能吸針旋轉(zhuǎn),稱旋轉(zhuǎn)磁石。”并附有礦物形態(tài)圖1幅。上述礦物形態(tài)恃征描述及附圖,與磁石形態(tài)特征基本相符,故歷代蒙醫(yī)藥文獻所載的卡布冷即掃六金(磁石)。
|
中藥材基原 | 為氧化物類尖晶石族礦物磁鐵礦。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磁鐵礦Magnetite
等軸晶系。晶體為八面體,少數(shù)為菱形十二面體,晶面上常常有平行條紋。通常以粒狀或致密塊狀體出現(xiàn)。鐵黑色;晶體有時帶有淺靛藍色。條痕黑色。半金屬光澤。不透明。無解理。斷口呈貝殼狀或參差狀。硬度5.5~6.5。相對密度4.9~5.2。性脆。具強磁性。
見于許多巖漿和變質(zhì)巖中。主產(chǎn)于遼寧、山東、江蘇、廣東等地。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開采后,除去雜石,選擇吸鐵能力較強者(稱“活磁石”或“靈磁石”)入藥。若放置日久發(fā)生氧化,其磁性便會減弱,乃至失去吸鐵能力(稱“死磁石”或“呆磁”),影響藥效,故應(yīng)用鐵屑或泥土包埋,以保持磁性。已失去磁性者,與活磁石放在一起,磁性可逐漸恢復(fù)。
|
藥材鑒別 | 性狀鑒別 本品呈不規(guī)則塊狀,多具棱角,大小不一。表面灰黑色或棕黑褐色,有金屬光澤者磁性強,無金屬光澤者磁性弱。條痕黑色。體重,質(zhì)堅硬,致密,斷面不整齊。有土腥氣,無味。
以色灰黑、斷面致密有光澤、吸鐵能力強者為佳。
顯微鑒別 反射偏光鏡下:反射色為灰色,并微帶棕色。近等軸粒狀,沿粒間往往被赤鐵礦替代;赤鐵礦呈亮灰色,纖維狀,非均質(zhì)明顯。正交偏光鏡下為均質(zhì)性;反射率20%(伏黃)。
理化鑒別 取本品細粉約0.5g,加鹽酸10m1,振搖,靜置。取上清液照下述方法試驗。①取上清液lm1,加亞鐵氰化鉀試液,即生成深藍色沉淀;分離,沉淀在稀鹽酸中不溶,但加氫氧化鈉試液,即分解成棕色沉淀。(檢查鐵鹽) ②取上清液lm1,加硫氰酸銨試液,即顯血紅色。(檢查鐵鹽) ③取上清液lml加鐵氰化鉀試液,生成深藍色沉淀;分離,沉淀在稀鹽酸中不溶,加氫氧化鈉試液,即分解成棕色沉淀。(檢查亞鐵鹽)
|
化學(xué)成分 | 主含四氧化三鐵(Fe3O4),其中氧化亞鐵(FeO)31%,氧化鐵(Fe2O3)69%。此外,少數(shù)變種含氧化鎂(MgO)、王氧化二鋁(Al2O3)等,有的尚含錳、鈦、鈣、氧化硅等[1]。
|
藥理作用 | |
性味 | 味辛、咸,性平。
|
功效 | 鎮(zhèn)靜,愈傷,接骨,清腦。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研末,入丸、散。外用:研末,取適量與其他藥配用。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1.治血協(xié)日性疾流膿,頭痛 萊菔10g,木香5g,孔雀翎炭5g,磁石(制)15g,硇砂25g,干姜15g。制成煮散劑。每次3~5g,每日2~3次,水煎少加黃油,涼后取適量清涼液滴耳。(《蒙醫(yī)藥方匯編》六味萊菔散)
2.治視力減退 麝香3g,磁石(制)30g,銅綠(制)20g,牛黃、西紅花各10g,石膏(制)50g,貝齒炭20g。共研細粉,用白酒浸泡數(shù)日,稀釋后取適量清涼液滴眼,每日2次。(《蒙醫(yī)藥方匯編》七味磁石散)
3、治白脈病,中風(fēng),四肢麻木,筋骨疼痛,風(fēng)濕 訶子、草烏(制)各100g,石菖蒲80g,木香60g,沉香、甘草各40g,珊瑚(制)、珍珠(制)、肉豆蔻、禹糧土各30g,丁香、磁石(制)各20g,麝香10g。制成丸劑。每次1~3g,每日1次,晚臨睡前溫開水送服。(《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標準·蒙藥分冊)1998年,扎沖十三味丸)
|
制劑 | |
臨床研究 | |
參考文獻 | 化學(xué)成分
(1)劉玉琴.礦物藥.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218
藥理
(1)Volkonskii V A.Geraatol Transfuzio1.1989,34(12):37
(2)杜景喜,等.黑龍江中醫(yī)藥,1990,(1):48
(3)岳旺,等.中國中藥雜志,1989,14(2):42
|
苗藥名出處 | |
參考 | 《中華本草》蒙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