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Hu lu cha
|
傣藥名 | 丹火馬
|
別名 | |
中藥材基原 | 為豆科植物葫蘆茶的全草。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葫蘆茶 Tadehagi triquetrum(L.) Ohashi
亞灌木狀草本或半灌木,高達lm。根發(fā)達,時有側(cè)根。莖直立,與枝均有棱,棱上具粗毛,老漸脫落。單葉互生,葉片卵狀長圓形,長6~15cm,寬1.2~3.5cm,下有具寬翅的柄,形似葫蘆,又像一把打開的剃頭刀,翅柄基部有大托葉2枚,托葉披針形,長約2cm,上有縱槽紋,翅頂有刺狀小托葉2枚?偁罨ㄐ蝽斏蛞干L達35cm;花萼鐘形,萼齒較長,不等大;蝶形花冠淺紫紅色,長約7mm,旗瓣扁圓形。莢果扁平或長圓形,長約4cm,具5~8節(jié),被毛,節(jié)間略收縮而呈波狀,每節(jié)有種子1粒。花期7月,果期8~10月。
生于低山、平壩路邊灌叢中。分布于福建、臺灣、江西、廣東、廣西、海南、貴州和云南等地。
|
采收加工 | 全年可采,鮮用。
|
藥材鑒別 | 性狀鑒別 莖枝多折斷,基部木質(zhì),圓柱形,直徑約5mm,表面紅棕色至紅褐色;上部草質(zhì),具三棱,棱上疏被粗毛。葉多皺縮卷曲,展平后呈卵狀矩圓形至披針形,長6~15cm,寬1~3.5cm,表面紅棕色,下面主脈上有毛,革質(zhì);葉柄長0.8~3.5cm,具闊翅;托葉有時可見,披針形,淡棕色。有時可見總狀花序或扁平莢果,長2~5cm,有4~8個近方形莢節(jié),被毛。氣香,味微甘。
顯微鑒別 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皮層為4~5列類圓形薄壁細胞,棱角處有3~4列厚角細胞。中柱鞘纖維斷續(xù)成環(huán)。韌皮部狹窄,韌皮纖維單個散在或成束。形成層成環(huán)。木質(zhì)部占較大部位;木射線寬1~3列細胞;導管單個散在或數(shù)個徑向排列。髓部三角形。薄壁細胞中含草酸鈣方晶。
|
化學成分 | 全草中含元羈萜(friedelin),表無羈萜酶(epi-friedelanol)和豆甾醇(stigmasterol)[1]。另外葉中含鞣質(zhì)(tan-nin)7.1%~8.6%,二氧化硅0.5%~2.32%,氧化鉀1.3%~3.0 %[2]。
|
藥理作用 | |
性味 | 味微苦、澀,性涼。入水、風塔。
|
功效 | 清熱解毒,刮水消腫,利膽退黃,調(diào)補水血,固脫。
|
主治 | 主治“攏沙龍接火,唉”(咽喉腫瘤,咳嗽),“攏泵”(水腫),“攏案答勒”(黃疸),“攏匹勒”(產(chǎn)后諸疾),“混趟”(子宮脫垂)。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葉10~15g;根50~100g。外用:適量,煎水洗。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
藥物分類 | 植物藥
|
參考文獻 | 化學成分
[1]Yang Q W,et al.C A,1990,112:73883f
[2]江蘇新醫(yī)學院.中藥大辭典(下冊).上海: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1977.2305
|
傣藥名與別名出處 | 《西雙版納傣藥志》
|
參考 | 《中華本草》傣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