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分類 | 常用植物藥
|
二級分類 | |
分類 | 烈巧
|
年份 | lieh nqiuv
|
別名 | 剪刀草、蝴蝶花、扁竹
|
來源 | |
形態(tài)特征 |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不規(guī)則的塊狀,生多數(shù)須根;莖直立,高1~1.5米,實(shí)心。葉互生,嵌迭狀排列為2例、劍形,長20~60厘米,寬2~4厘米,頂端漸尖,基部鞘狀抱莖;ń埸S色,散生紫褐色斑點(diǎn);二歧狀傘房花序頂生。蒴果倒卵形或長橢圓形,種子多數(shù),黑紫色,有光澤;ㄆ6~8月,果期7~9月。
|
生態(tài)分布 | 生于林綠或山坡草地、田野、溝谷及灘地上。產(chǎn)于廣西龍州、南寧、武鳴、賓陽、金秀、三江、全州、灌陽、蒙山、昭平、賀州、蒼梧、桂平、陸川等縣市;分布于吉林、遼寧、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臺(tái)灣、湖北、湖南、江西、廣東、陜西、甘肅、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等省份;日本、俄羅斯、印度也有。
|
采集加工 | 春秋季采,除去須根,曬干備用。
|
性味 | 味苦,性寒。有小毒。
|
功效 | 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活血祛瘀,利尿消腫。
|
傳統(tǒng)應(yīng)用 | |
用法用量 | 1.5~6克,水煎或搗汁服;外用適量搗敷或水煎洗。
|
方例 | 1.咽喉腫痛 烈巧(射干)、金線風(fēng)(粉葉輪環(huán)藤)根莖、烈膽臺(tái)(金果欖)塊根各6克,水煎服。
|
化學(xué)成分 | 根及根莖含異黃酮類成分:鳶尾甙元[1,2],鳶尾黃酮,鳶尾黃酮甙[2],射干異黃酮,甲基尼泊爾鳶尾黃酮,鳶尾黃酮新甙元A[3],洋鳶尾素[3,4],野鳶尾甙[5],5-去甲洋鳶尾素[6]等。還含射干酮,茶葉花寧就是香草乙酮[4],射干醛,28-去乙;涓扇,異德國鳶尾醛,16-O-乙酰基異德國鳶尾醛,右旋的(6R,10S,11S,14S,26R)-26-羥基-15-亞甲基螺鳶尾-16-烯醛以及異德國鳶尾醛的,28-去乙醛基射干醛的和(6R,10S,11S,14S,26R)-26-羥基-15-亞甲基螺鳶尾-16-烯醛的肉豆蔻酸甲酯,棕櫚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7]等。種子含射干醇A、B[8],射干醌A、B[9],1-(2-羥基-3,5-二甲氧基)苯基-10-十五烯,1-(3-羥基-5-甲氧基)苯基-10-十五烯[10]。花、葉均含杧果甙[11]。
|
藥理 | 1.抗炎作用 射干對炎癥早期和晚期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22g/kg灌胃,對組胺、醋酸所致的小鼠皮膚和腹腔毛細(xì)血管通透性增高,對巴豆油所致耳腫脹均有抑制作用。13g/kg灌胃,對大鼠的透明質(zhì)酸酶或甲醛性足腫脹及棉球肉芽組織增生也均有明顯抑制作用[1]。所含鳶尾黃酮甙和鳶尾黃酮,在試管中有抗透明質(zhì)酸酶的作用,且不為半胱氨酸阻斷,能抑制大鼠的透明質(zhì)酸酶性的浮腫,而不抑制角又菜膠性浮腫。對大鼠因腹腔注射氮芥引起的腹水滲出亦有抑制作用[2]。其有效成分之一的1,4-苯醌是抗氧化劑和炎癥抑制劑[3]。射干另一有效成分杧果甙50mg/kg腹腔注射或口服,對角叉菜膠誘發(fā)的后腳爪水腫,棉球植入以及肉芽囊腫均有明顯的抗炎作用[4]。 2.解熱作用 乙醇提取物13g/kg灌胃,對15%啤酒酵母皮下注射所致的大鼠發(fā)熱有一定的解熱作用[1]。 3.抗過敏作用 鳶尾黃酮對大鼠因卵清蛋白誘導(dǎo)的被動(dòng)皮膚過敏的抑制率為40%[5]。 4.抗微生物作用 水煎劑對葡萄球菌、鏈球菌、炭疽桿菌、白喉桿菌、傷寒桿菌、人型結(jié)核桿菌均有較強(qiáng)的抑制作用[6-8]。對常見致病性皮膚真菌[9,10]。腺3病毒、?11病毒[11]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乙醇提取物對細(xì)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和真菌的抑制濃度和抗菌譜明顯優(yōu)于煎劑和水浸劑[12]。10%乙醇提取物對京防86-1(甲1型)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1]。 5.祛痰作用 乙醇提取物25g/kg灌胃,能明顯增加小鼠呼吸道排痰量[13]。 6.對神經(jīng)細(xì)胞的作用 射干醇A、B和另一苯并呋喃衍生物能增進(jìn)乙酰膽堿能神經(jīng)細(xì)胞的生存和生長,并能增加膽堿乙酸化酶的活性[14]。 |
化學(xué)成分參考文獻(xiàn) | [1]胡曉蘭等:《中藥通報(bào)》,1982,7(1):29。 [2]吳亞西等:《藥學(xué)學(xué)報(bào)》,1992,27(1):64。 [3]Yamki M,et al.Planta Med,1990,56(3):335. [4]余亞綱等:《藥學(xué)學(xué)報(bào)》,1983,18(12):969。 [5]Kukani N,et al.C A,1944,45:820b. [6]Woo W S,et al.Phytochemistry,1993,33(4):939. [7]Abe F,et al.Phytochemistry,1991,30(10):3379. [8]Fukuyama Y,et al.Chem Pharm Bull,1991,39(7):1877. [9]Fukuyama Y,et al.Tetrahedron Lett,1993,34(47):7633. [10]Fukuyama Y,et al.C A,1993,118:11723u. [11]Bate-Smith E C,et al.Nature,1963,198:1307. |
藥理參考文獻(xiàn) | [1]吳澤芳等:《中藥藥理與臨床》,1990,6(6):28。
[2]江崎俊治:《日本藥理學(xué)雜志》,1968,64(2):186。
[3]Fukuyama Y,et al.C A,1994,120:101972v.
[4]國家醫(yī)藥管理局中草藥情報(bào)中心站:《植物藥有效成分手冊》,第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6:612。
[5]Abe F,et al.Phytochemistry,1991,30(10):3379.
[6]劉國聲:《中華新醫(yī)學(xué)報(bào)》,1950,1:95。
[7]零陵地區(qū)衛(wèi)生防疫站等:《湖南醫(yī)藥雜志》,1974,(5):49。
[8]鄭子穎等:《中華醫(yī)學(xué)雜志》,1962,48(1):32。
[9]鄭武飛:《中華醫(yī)學(xué)雜志》,1952,38(4):315。
[10]孫迅:《中華皮膚科雜志》,1958,(3):210。
[11]中醫(y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病毒組:《新醫(yī)藥雜志》,1973,(11):26。
[12]黃慶華等:《中醫(yī)研究》,1993,6(2):27。
[13]吳澤芳等:《中藥藥理與臨床》,1985,(1):153。
[14]Fukuyama Y,et al.C A,1993,118:11723u.
|
附注 | |
出處 | 中國瑤藥學(xu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