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1940 |
總例數(shù) | 60例 |
性別例數(shù) | 男38例,女22例 |
治療組例數(shù) | 30例 |
對照組例數(shù) | 30例 |
年齡區(qū)間 | 治療組30~65歲,對照組33~65歲 |
平均年齡 | |
疾病 | 糖尿病 |
并發(fā)癥 | |
藥品通用名稱 | 消渴安湯 |
藥品商品名稱 | |
藥品英文名稱 | |
劑型 | 湯劑 |
規(guī)格 | |
批準文號 | |
生產(chǎn)廠家 | 自擬 |
分類 | 中藥 |
用藥目的 | 治療 |
用法用量 | 治療組:自觀察之日起,采用益氣養(yǎng)陰、清熱生津、活血化瘀為治療大法。選用消渴安湯為主方,隨證加減。組成:本方由黃芪50g,生地20g,枸杞子30g,玉竹20g,地骨皮20g,丹參15g,黃連lOg,甘草5g組成。黃芪、生地為君藥,共奏益氣養(yǎng)陰之功;枸杞子、玉竹、地骨皮為臣,滋陰清熱;丹參、黃連合用為佐,活血化瘀;甘草為使,調(diào)和諸藥。濕熱盛者加蒼術、黃柏,熱毒盛加馬齒覓、白頭翁,濕盛者加車前子、茯苓、澤瀉,陽虛者加肉桂、小茴香,陰虛者加麥冬、五昧子。對照組:口服消渴丸(廣州中藥一廠生產(chǎn)),(成分:葛根、地黃、 |
聯(lián)合用藥 | |
療效評價標準 | 西醫(yī)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消渴病(糖尿病)的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治療后癥狀基本消失,空腹血糖<7.2mmol/L(130mg/d1),餐后2h血糖<8.3mmol/L(150mg/d1),24h尿糖定量<10.0g,或血糖、24h尿糖定量較治療前下降30%以上。有效:治療后癥狀明顯改善,空腹血糖<8.3mmol/L(150mg/d1),餐后2h血糖<10.0mmol/L(180mg/d1),24h時尿糖定量<25.0g,或血糖、24h尿糖定量較治療前下降10%以上。無效:治療后癥 |
治療效果及臨床指征比較 |
治療結果見表1、表2 。 |
本研究報道不良反應 | |
其他報道不良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