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景岳全書1624年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熟地10-15g或30g,山藥(炒)6g,白扁豆(炒)6g,炙甘草3-6g,焦干姜3-9g,吳茱萸(制)1.5-2.1g,白術(shù)(炒)3-9g。 |
加減 | 瀉甚者,加肉豆蔻(面炒用)3-6g;氣虛甚者,加人參隨宜用;陽虛下脫不固者,加制附子3-9g;腹痛甚者,加木香2-3g,或加厚樸2.4g;滯痛不通者,加當(dāng)歸6-9g;滑脫不禁者,加烏梅2個,或北五味子20粒;若肝邪侮脾者,加肉桂3-6g。 |
功效 | |
主治 | 脾胃虛寒,泄瀉,甚則久瀉腹痛不止,冷痢。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應(yīng)用本方加減治療慢性腹瀉:熟地15g,山藥12g,炒扁豆12g,炮姜9g,吳茱萸6g,炒白術(shù)15-30g,炙甘草6g。泄瀉甚者加炒肉豆蔻12g.或補(bǔ)骨脂12g;滑脫不禁者加烏梅12g,或五味子10g;若肝邪侮脾者加肉桂10g。治療慢性腹瀉48例,男36例,女12例;年齡19-62歲,以30-40歲居多。本組病例均以腹瀉為主訴,病程均在3個月以上至20年,反復(fù)發(fā)作,大便每日次數(shù)3-10余次,少數(shù)挾帶粘液,無膿血,伴有腸鳴腹痛,畏寒乏力等虛寒癥狀。結(jié)果:痊愈(癥狀消失,大便正常者)34例;顯效(癥狀基本消失,大便鏡檢正常,唯硬度或次數(shù)仍不正常,但較治療前有明顯好轉(zhuǎn)者)12例;無效2例。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