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jie bu luo xiang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龍腦香科植物油樹的油樹脂或其中析出的結(jié)晶性化合物。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油樹 高大喬本,含芳香樹脂。樹皮灰白色,縱裂;枝條密被灰色的茸毛,具環(huán)狀托葉痕。葉互生,革質(zhì);葉柄長2-3cm,被深褐色或暗黃色的茸毛;葉片卵狀長圓形,長20-35cm,寬8-13cm,先端漸尖,邊緣有細(xì)鋸齒或波狀,基部圓形或微心形,葉脈在背面明顯突起,被星狀毛。花3-6朵集成總狀花序;萼片5,基部連合成鐘狀;花瓣5,粉紅色,線狀長圓形,外被灰色的茸毛;花藥線形;子房被毛,花柱圓柱形。果實(shí)長圓形或卵形,直徑約3cm,果翅線狀披針形,長約12-15cm,寬約3cm,有脈1條,兩側(cè)具小突起,花期2-3月,果期6-7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云南盈江,西雙版納。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低海拔山坡、村旁有栽培。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油樹中含龍腦香醇酮(dipterocarpol)。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苦;涼
|
歸經(jīng) |
心;肝;肺經(jīng)
|
功效 |
開竅醒神;散熱止痛
|
功效分類 |
開竅醒神藥;散熱止痛藥
|
主治 |
中風(fēng)口噤;熱病神昏;驚癇痰迷;氣閉耳聾;目赤翳障;口瘡;喉痹;瘡瘍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入丸、散,0.15-0.3g。外用:適量,研末撒或吹、搽、點(diǎn);或調(diào)敷。
|
用藥禁忌 |
氣血虛者及孕婦禁服。
{附注}本品天然結(jié)晶為龍腦香的一種,樹脂為龍腦膏香的一種。參見"梅花冰片"及"龍腦膏香"條。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羯布羅為馬來語 Kapur的音譯。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羯布羅香與龍腦香一樣系外來藥物。《本草衍義》引《大唐西域記》云:"西方秣羅矩吒國,在南印度境,有羯布羅香。干如松株,葉異,濕時(shí)無香。采干之后折之,中有香,狀類云母,色如冰雪,此龍腦香也。"從產(chǎn)地和取香的描述來看,與今日西雙版納引種幾百年之久的油樹相近。油樹為龍腦香科植物,樹干確生梅花冰片,亦即優(yōu)質(zhì)龍腦香。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Dipterocarpus turbinatus a Gaertn.f.
|
科屬分類 |
龍腦香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