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罌子粟、罌粟米、象谷囊、卸米、囊子、卸米子、粟米。 |
漢語拼音 | ying su |
英文名 | Poppy seed |
藥材基原 | 為罌粟科植物罌粟的種子。 |
動植物形態(tài) | 罌粟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60cm,栽培者可達1.5m。無毛,或在植物體下部與總花梗上具極少的剛毛,有乳狀液計。根通常單生,垂直。莖直立,不分枝,無毛,具白粉。葉互生,無托葉;莖下部的葉有短柄,上部的葉無柄,抱于莖上;葉片長5-30cm,寬3-20cm,朱端漸尖或鈍,基部心形,葉脈明顯,略突起,邊緣為不整齊的波狀鋸齒,兩面無毛,被白粉成灰綠色;▎我唬斏,常下垂,具長柄,花梗長可達25cm,無毛或稀具極流的剛毛;萼片2,長橢圓形或闊印形,綠色,邊緣膜質(zhì),早落;花瓣4,有時為重瓣,近圓形或近扇形,長4-7cm,寬3-7cm,邊緣淺 波狀或各種分裂,白色、粉紅色、紅色至紫色;雄蕊多數(shù),生于子房的周圍,花絲纖細,白色,花藥黃色,2室縱裂;雌蕊1,于房長 方卵圓形,無毛,l室,胚珠多數(shù),著生于倒膜胎座上,無花柱,柱頭5-18枚,輻射狀排列,成扁盤狀。蒴果球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4-7cm,直徑4-5cm,無毛,成熟時外皮黃褐色或淡褐色,孔裂。種子多數(shù),細小,腎形,直徑0.5-1cm,表面粗蜂窩狀,灰褐色;ㄆ4-6月,果期6-8月。 |
資源分布 |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6-8月果實焦黃時,采摘果實,部取種子,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種子細小,略呈腎形,直徑0.5-1mm。表面藍黑色或灰褐色,有網(wǎng)狀隆起的紋理及黃色種臍。剝?nèi)シN皮有白色內(nèi)胚乳及彎曲的胚,油性。味甘。 |
中藥化學成分 | 含有少量罌粟堿(papaverine),嗎啡(morphine)和痕跡量的那可汀(narcotine)。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甘;平 |
歸經(jīng) | 大腸經(jīng) |
功效 | 健脾開胃;清熱利水 |
功效分類 | 行氣藥;收澀藥 |
主治 | 泄瀉;痢疾;反胃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6g;或入丸、散。 |
用藥禁忌 | 《得配本草》:多食利二便,動膀胱氣。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①治反胃不下飲食:白罌粟米二合,人參末三大錢,生山芋五寸長(細切,研)。三物以水一升二合,煮取六合,入生姜汁及鹽花少許,攪勻,分二服,不計早晚食之,亦不妨別服湯丸。(《南唐食醫(yī)方》罌粟粥法)②治赤白。豪粟殼(去穰、蒂令凈,炙黃),罌粟子(炒令微黑)。上同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小雞頭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赤痢,甘草湯下;白痢,干姜湯下;瀉,米飲下。小兒,丸如粟米大,量大小加減服之。(《百一選方》)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本草圖經(jīng)》:主行風氣,驅(qū)逐邪熱,治反胃胸中痰滯。 2.《綱目》:治瀉痢,潤燥。 3.《醫(yī)林纂要》:除胃熱。 |
考證 | 出自《本草圖經(jīng)》; 1.《本草圖經(jīng)》:罌子粟,舊不著所出州土;ㄓ屑t白二種;微腥氣,其實作瓶子,中有米,極細。侯其瓶焦黃則采之。 2.《綱目》:罌粟,其殼入藥甚多,而《本草》不載,乃知古人不用之也。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Papaver somniferum L. |
科屬分類 | 罌粟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