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牛毛七 |
漢語拼音 | shi huang lian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鱗毛蕨科植物角狀耳蕨的全草。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植株高30-40cm。根莖短而斜升,連同葉柄基部疏生卵狀披針形小鱗片。葉簇生;葉柄長10-15cm,禾稈色,向上和葉軸有闊而較密的鱗片;葉片紙質(zhì),披針形或闊披針形,長15-25cm,中部寬4-7cm,向基部變狹,近光滑或下面偶有小鱗片,三至四回羽狀細(xì)裂;裂片較短闊,角狀;每裂片僅有小脈4條。孢子囊群同形,背生于小脈頂部;囊群蓋大,圓盾形,早落。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四川、貴州。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800-1500m的溪邊濕石或樹干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散瘀消腫;止血 |
功效分類 | 散瘀消腫藥;止血藥 |
主治 | 外傷腫痛;出血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5-10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Polystichum alcicorne(Bak.)Diels |
科屬分類 | 鱗毛蕨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