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活血丹、野海棠、金石榴、活血藤、高腳山茄、山糖漿、白矮茶 |
漢語拼音 | xiu li ye hai tang |
英文名 | Herb of Splended Bredia |
藥材基原 | 為野牡丹科植物秀麗野海棠的根或全株。 |
動植物形態(tài) | 小灌木,高30-70cm。莖圓柱形,分枝多。小枝略四棱形,幼枝及地上各部均密被柔毛及腺毛。葉對生;葉柄長8-25mm;葉片紙質(zhì),卵形至橢圓形,長4-10.5cm,寬2.5-5cm,先端漸尖或急尖,具短尖頭,基部圓形至廣楔形,全緣,具細波齒;5基出脈,近邊緣2條不明顯,背脈隆起,細脈不明顯。聚傘花序組成圓錐花序,頂生,長7-10cm,寬2.5-5cm,總梗、花梗及花萼均密被微柔毛及腺毛;花梗長約3mm;花4數(shù);花萼鐘狀漏斗形,管長約3mm,具4棱,裂往短三角形,長約1mm;花瓣玫瑰色或紫色,長圓形,長約8mm,寬約3.5mm。長端漸尖,略偏斜;雄蕊4長4短,長者長約13mm,花藥長6mm,藥隔下延呈短柄,短者長約9mm,花藥披針形,長約4mm,藥隔下延至花藥基部前面呈不明顯的小瘤,后面呈不明顯的知距;子房半下位,卵包;宿存萼具8脈,長約4mm,直徑約3.5mm;ㄆ7-8月,果期8-9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400-1100m的山谷,山坡疏、密林下,溪邊或路旁。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可采,整株掘起,洗凈、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主根粗大,偶爾附生一些細小須根,呈不規(guī)則長塊狀,長約2.5cm,直徑1-5m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縱皺紋,質(zhì)硬,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顯黃色,略帶紅色或紅棕色。 全株干燥皺縮,莖圓柱形,直徑1-3,,,表面黃褐色,小芭略四棱形,表皮縱皺,有節(jié)。葉我皺結(jié)合實際破碎,展開后呈卵形至橢圓形,先端漸尖或急尖,具短尖頭,基部圓形至廣楔形,長1.3-2.5cm,寬0.5-1.2cm,棕褐色。圓錐花序,頂生,總梗,花梗及花萼被微柔毛及腺毛,花萼鐘狀漏斗形,裂片短三角形,花瓣紫紅色,長圓形。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微苦;性平 |
歸經(jīng) | 歸肝;脾經(jīng) |
功效 | 祛風利濕;活血調(diào)經(jīng) |
功效分類 | 祛風藥;祛濕藥;祛風濕藥 |
主治 | 風濕痹痛;月經(jīng)不讞,白帶,疝氣;手腳浮腫;流火;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熏洗。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Radix seu Herba Berdiae Amoe-nae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Bredia amoena Diels[B.chinensis Merr.] |
科屬分類 | 野牡丹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