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韃新菊 |
漢語拼音 | da jian ju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菊科植物川西小黃菊的花。 |
動植物形態(tài) | 川西小黃菊 多年生草本,高7-25cm。根狀莖上有殘存葉鞘;地上莖1-數(shù)個簇生,被白色有光澤的茸毛。基生葉或莖下部葉具與葉片近等長的葉柄;基生葉多數(shù),長圓形,長1.5-7cm,寬1-2.5cm,二回羽狀分裂,裂片條形或鉆狀;莖生葉互生,羽狀深裂,裂片細條狀鉆形,羽軸上下基本等寬;最上部不裂或近于不裂;全部葉被疏的長柔毛或幾無毛。頭狀花序,單生莖頂;總苞直徑1-2cm;總苞片約4層,全部苞片邊緣黑褐色或褐色膜質;舌狀花,橘紅色或橘黃色,舌片先端3齒裂;管狀花筒狀。瘦果長約3mm,有5-8條突起的縱肋,冠毛冠狀;筒狀花的冠毛小,呈不等大的圓耳狀,或無冠毛;ü7-9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高山草甸。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8-9月采收,除去雜質,晾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花序皺縮成團,直徑約10mm;ㄐ蚬N澢L短不一,具縱棱,必被白色絲光毛,或毛脫落呈紫色。總半球形,苞片多數(shù),3-4層,條狀披針形,外層背面密被白色長柔毛。舌狀花1層,舌片多皺縮,展開后長約13mm,先端3齒裂,上面橘黃色,下面橘紅色。管狀花深黃棕色,兩性,雄蕊5枚,取藥,雌蕊柱頭2裂,畫筆頭狀,黃棕色,子房下位,無冠毛。體輕,質軟。氣香,味微苦。 以花冠橘黃色至橘紅色、氣香者為佳。 顯微鑒別 粉末特征:棕黃色。①花粉粒圓球形,直徑24-28(-31)μm,棕黃色,具3個萌發(fā)孔,萌發(fā)溝明顯,外壁邊緣具刺。②花粉囊內壁細胞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壁具點伏、條狀或螺旋狀增厚。③苞片下表皮細胞多角形,氣孔不定式,副衛(wèi)細胞3-4個。④非腺毛由4-7個細胞組成,變曲,內含黃棕色特質,頂端細胞較長。⑤腺毛頭部由2-8個細胞組成,柄極短,由2個細胞組成。 |
中藥化學成分 | 花序含黃酮類,氨基酸,有機酸,此外,醛酮、生物堿呈陽性反應。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2g,加2%碳酸鈉溶液25ml,振搖,放置30min,濾過,濾液用稀鹽酸酸化(pH4-6),用乙醚15ml,萃取,分取乙醚液,置水浴上蒸干,殘渣加無水乙醇1ml溶解,移置試管中,加甲基紅指示劑1滴,即顯紅色。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苦;性寒 |
歸經 | |
功效 | 散瘀;止痛 |
功效分類 | 散瘀藥;止痛藥 |
主治 | 跌打損傷;胞背痛;頭痛 |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3-9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Fols Pyrethri Tatsienensis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Pyrethrum tatsienense (Bur. Et Franch.) Ling ex Shih [Chrysanthemum tatsienense Bur.et Franch.] |
科屬分類 | 菊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