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五指牛奶、土黃芪、土五加皮、五爪龍、母豬奶、南芪 |
漢語拼音 | wu zhi mao tao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桑科植物裂掌榕的根。 |
動植物形態(tài) | 灌木或落葉小喬木,高1-2m,全株被黃褐色貼伏短硬毛,有乳汁。葉互生;葉片紙質,多型,長橢圓狀披針形或狹廣卵形,長8-25m,寬4-10(-18)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心形,常具3-5深裂片,微波狀鋸齒或全緣,兩面粗糙,基出脈3-7條;具葉柄,長2-7m;托葉卵狀披針形,長0.8-2cm。隱頭花序,花序托對生于葉腋或已落葉的葉腋間,球形,直徑5-10mm,頂部有苞片形成的臍狀突起,幼時特別明顯,基部苞片卵狀披針形,被緊貼的柔毛;總花梗短,長5mm,或無;雄花、癭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內;雄花生于近頂部,花被片4,線狀披計形,雄蕊1-2;癭花花被片與雄花相似,花柱側生;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內,花被片4。瘦果橢圓形;ㄆ5-7月,果期8-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山林中或山谷灌木叢中,以及村寨溝旁。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采收,洗凈,切片,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根略呈圓柱形,有分枝,長短不一,直徑0.2-2.5cm,表面灰棕色或褐色,有縱皺紋,可見明顯的橫向皮孔及須根痕。部分栓皮脫落后露出黃色皮部。質堅硬,難折斷,斷面呈纖維性。飲片通常厚1-1.5cm,皮薄,木部呈黃白色,有眾多同心環(huán),可見放射狀紋理,皮部與木部易分離。氣微香,味甘。 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木栓層為10余列細胞,排列整齊,幾乎每個細胞含一個草酸鈣方晶。皮層窄,分布較多草酸鈣方晶,石細胞散在。韌皮部寬廣,有很多纖維,單個或成束,壁厚,其間夾有乳管。形成層環(huán)明顯。木部射線寬1-10余列細胞,導管徑向排列,單個散生或數個相聚,類圓形,直徑30-200μm,木纖維與木薄壁細胞交互排列成同心環(huán)。薄壁細胞含淀粉粒。幼根幾無草酸鈣方晶。 粉末特征 灰黃色。 1.木栓細胞類方形,內含棕色物。 2.導管類圓形,直徑30-200μm,多為具緣紋孔導管。 3.方晶多存于薄壁細胞中,直徑15-18μm。 4.石細胞單個或多個聚集成群,孔溝明顯,直徑16-45μm。 5.乳管微彎曲,直徑11-22μm,常與纖維并列。 6.淀粉粒單粒或復粒,單粒的直徑5-25μm。 理化鑒別 取根的粗粉2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中加熱10分鐘,濾過;取濾液2ml,加7%鹽酸羥胺及10%氫氧化鉀的甲醇溶液至呈堿性;于水浴上微沸2分鐘,冷卻,加稀鹽酸酸化;加入1%三氯化鐵試液2滴,搖勻,顯紫紅色。 |
中藥化學成分 | 含氨基酸、糖類、甾體、香豆精等。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產地未切片者,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 飲片性狀:本品為圓形厚片,皮部狹窄,易撕裂,纖維性;木部寬廣,淡黃色。周邊灰黃色或棕黃色。質堅硬。氣微,味淡。 貯干燥容器內,置通風干燥處。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五指毛桃根煎劑、乙醇提取物、乙醇回流后殘渣的水提取物,分別給小鼠灌服對氨水噴霧引起的咳嗽均有明顯的止咳作用。試管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甲型鏈球菌亦有較好的抑菌作用。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甘;性平 |
歸經 | |
功效 | 健脾補肺;行氣利濕;舒筋活絡 |
功效分類 | 健脾補肺藥;行氣利濕藥;舒筋活絡藥 |
主治 | 脾虛浮腫;食少無力;肺癆咳嗽;盜汗;帶下;產后無乳;風濕痹痛;水腫;肝硬化腹水;肝炎;跌打損傷 |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60-90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五指”、“五爪”者,均因其葉形而名;“毛桃”者狀其果;“牛奶”者謂其果汁。以其與五加皮、黃芪功相似而有土五加皮、土黃芪之名。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Ficus simplicissima Lour.[F.hirta Vahl var.palmatiloba(Merr.)Chun] |
科屬分類 | 桑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