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光葉樺葉
|
漢語拼音 |
liang ye hua ye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樺木科植物亮葉樺的葉。
|
動植物形態(tài) |
喬木,高達20m。樹皮紅褐色或黃灰色,枝條紅褐色,有蠟質(zhì)白粉;小枝黃褐色,密生短柔毛。芽鮮無毛,邊緣生纖毛。葉柄長1-2cm,密生短毛及腺點;葉片卵形至寬卵圓形,長4.5-10cm,寬2.5-6cm,先端驟尖或呈細尾狀,基部圓形、楔形或近心形,邊緣具不規(guī)則刺毛狀重鋸齒,上面幼時密生短柔毛,下面密生腺點,沒脈生長柔毛,脈腋間有髯毛,側(cè)脈12-14對。雄花序2-5,通常簇生小枝頂端,花序梗密生腺體,果序多為單生,長圓柱形,長3-9cm;果序梗1-2cm,下垂;果苞長2-3mm,中裂片長圓形至披針形,側(cè)裂片卵形,有時不發(fā)育;翅果倒卵形,長2mm,膜質(zhì)翅寬為果的1-2倍。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西地及陜西、甘肅、浙江、江西、湖北、廣東、廣西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500-2500m的向陽山坡及雜木林內(nèi)。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春、夏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甘;辛;性涼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利尿;解毒
|
功效分類 |
清熱利尿藥;解毒藥
|
主治 |
水腫;癤毒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鮮葉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Betula luminifera H. Winkl.[Betula al-noides Buch.-Ham.var.pyrifolia(Franch.)Burk.]
|
科屬分類 |
樺木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