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yin xiang gen
|
英文名 |
Burmann Cinnamon Root, Root of Burmann Cinnamon
|
藥材基原 |
為樟科植物陰香的根或根皮。
|
動植物形態(tài) |
陰香,常綠喬木,高達20m。小枝赤褐色,無毛。葉近于對生或散生,革質(zhì),卵形或長橢圓形,長6-10cm,寬2-4cm,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至近圓形,全緣;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面粉綠色,兩面均無毛,具離基3出脈,脈腋內(nèi)無隆起的腺體;葉柄長8-12mm。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小,綠白色,花被6,基部略合生,長4-5mm,兩面均被柔毛;能育雄蕊9,排成3輪,外面2輪花藥內(nèi)向,第3輪花藥外向,花藥均為卵形,4室,瓣裂,花絲短,最內(nèi)尚有1輪退化雄蕊;雌蕊1,子房上位,1室,1胚珠,花柱細,柱頭小。漿果核果狀,卵形,長不及1cm,直徑約5mm,基部具肥厚杯狀的宿存花被,其先端具6截形短裂片。花期3-4月。果期4-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福建、廣東、海南、廣西、云南。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疏林、密林、灌木叢中或溪邊路旁。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秋冬季采挖根部,洗凈泥砂,切段,曬干;或剝?nèi)「ぃ瑫窀伞?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微甘;性溫
|
歸經(jīng) |
胃經(jīng)
|
功效 |
溫中行氣止痛
|
功效分類 |
行氣藥;通經(jīng)藥
|
主治 |
主治胃脘寒痛;氣滯心痛,水瀉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9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嶺南采藥錄》:煎服,治心痛,氣痛。
|
考證 |
出自《嶺南采藥錄》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Cinnamomum burmannii(C.G.et Th.Nees)Bl.[Laurus burmannii C.G.et Th.Nees;Cinnamomum chinense Bl.;C.hainanense Nakai]
|
科屬分類 |
樟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