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hai bai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隱絲藻科植物海柏的藻體。 |
動植物形態(tài) | 藻體暗紅紫色,軟骨質(zhì),叢生,高5-15cm,寬約2mm,直立,基部圓柱形,色深較硬,上部略扁,色淺稍軟,二叉分枝如帚狀,枝端鈍頭。枝體上常有輕微縊縮處,偶有小育枝、髓部絲狀細(xì)胞連成網(wǎng)狀,疏松,皮層細(xì)胞小,緊集成鏈狀。四分孢子囊群生于分枝上部,囊果色深,微凸呈小顆粒狀。固著器圓盤狀。藻體衰老時變黃,干燥后變?yōu)榻琴|(zhì)。 |
資源分布 | 我國分布于東南沿海。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潮內(nèi)帶或低潮帶的巖石上和石沼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藻體深紫紅色或淡黃色,叢生,長5-15cm,鮮時軟骨質(zhì),干后呈角質(zhì);繄A柱形,有圓盤狀固著器,上部略壓扁。二叉分枝,頂端鈍。藻體常有輕微的窄縮處,并偶見小育枝。氣微腥,味微咸。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甘;咸;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瀉火;緩下通便 |
功效分類 | 清熱瀉火藥;緩下通便藥 |
主治 | 胃腸炎;胃痛;高血壓。宦便秘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或研末。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Alga Polyopis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Polyopes polyideoides Okam. |
科屬分類 | 隱絲藻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