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鴨
病毒性肝炎?
-----
鴨病毒性肝炎,俗稱“背脖病”,是由鴨肝炎病毒引起雛鴨 的一種急性、高度致死性病毒性傳染病。臨床特征為病鴨在 臨死時常常發(fā)生痙攣,頭向背部后仰,呈“角弓反張”的特異姿 勢,故名“背脖病”。【病原】鴨病毒性肝炎病毒的病原有3個血清型,1 型、I[型、1H型,3個血清型相互無交叉免疫作用。我國所報 道的鴨病毒性肝炎病毒血清型為I型。I型鴨肝炎病毒屬小RNA病毒科、腸道病毒屬、鴨肝炎 病毒。病毒粒子呈球形或類球形,對乙醚、氯仿、甲醇、
胰酶、 常用消毒劑等有一定程度的抵抗力,能耐受pH值3.0的酸 性環(huán)境,對熱也有較強抵抗力,56°C 1小時仍有部分病毒存 活,62°C 30分鐘可使其全部滅活。I型鴨肝炎病毒不能凝 集任何動物的紅細胞,可在鴨胚、雞胚和鵝胚的絨毛尿囊腔及雞胚組織、鴨胚腎細胞、鴨胚肝細胞、鵝胚腎細胞和仔
豬腎細 胞中增殖。n型鴨肝炎病毒屬星狀病毒科、星狀病毒屬,暫命名為鴨 星狀病毒,可耐受氯仿、胰酶、pH值3、50°C1小時的處理,甲 醛熏蒸消毒及其他消毒劑對其有效。n型鴨肝炎病毒經(jīng)尿囊 腔接種雞胚
盲傳幾代后,可在雞胚中增殖。in型鴨肝炎病毒屬星狀病毒科,與i型鴨肝炎病毒具有 相似的理化特性,可耐受氯仿、pH值3的處理,但對50T:加 熱敏感。鴨胚或雛鴨的肝或腎細胞可以用于增殖病毒!
流行病學】在自然條件下,病毒性肝炎只發(fā)生于3周 齡以下的雛鴨,其中以1周齡以內的雛鴨最常發(fā)病,5周齡及 成年的種鴨感染后雖不發(fā)病,但帶毒、排毒。1周齡內的雛鴨 病死率可達95%,1?3周齡的雛鴨病死率為50%或更低, 4?5周齡的小鴨發(fā)病率與病死率較低。本病的發(fā)生沒有明 顯的季節(jié)性,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主要發(fā)生在冬春季節(jié)。【臨床癥狀】鴨肝炎病毒潛伏期短,為1?2天,雛鴨發(fā) 病初,精神委頓,廢食,眼半閉呈昏睡狀,急性病例不久即出現(xiàn) 神經(jīng)癥狀,運動失調,兩腳痙攣踢動,死前頭向背部扭曲,呈 “角弓反張”狀態(tài),并于出現(xiàn)此癥狀后十幾分鐘死亡!酒蕶z病變】病毒性肝炎的死鴨喙端和爪尖淤血而呈暗 紫色。剖檢病變主要在肝臟,表現(xiàn)為肝臟腫大、質脆、發(fā)黃,表 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或出血點。膽囊腫脹,膽汁充盈,脾有 時腫大呈斑駁狀;多數(shù)病例腎腫脹、充血。胰腺有時可見壞死 點!驹\斷要點】根據(jù)流行病學和剖檢病變,小鴨發(fā)病急、死 亡快、死亡時間集中及肝臟有明顯的出血點或出血斑等,即可 做出初步診斷。實驗室診斷可用電鏡檢測、中和試驗、瓊脂擴散試驗、酶 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熒光抗體、對流免疫電泳、膠體金和間接血凝試驗對抗原進行檢測。用血清中和試驗、Dot-ELISA、膠體 金免疫電鏡技術和SPA協(xié)同凝集試驗對抗體進行檢測!痉乐未胧竣俦粍用庖弋敯l(fā)生鴨病毒性肝炎時,要馬上注射抗鴨病毒性肝炎病毒I型的高免血清,0. 5?1毫升/只,能夠有效 地控制病情的發(fā)展,減少雛鴨的死亡。也可注射該病毒血清 型的高免卵黃抗體,〇. 5?1毫升/只。② 種鴨免疫種鴨進行有效免疫,可使所產的鴨苗獲得 天然的被動免疫力。種鴨在開產前1個月,應注射鴨病毒性 肝炎弱毒疫苗,2周后再加強免疫1次。以后,每隔4?6個 月加強免疫1次,種鴨所產的蛋孵出的鴨苗有較高的母源抗 體水平,能更好地預防鴨病毒性肝炎的發(fā)生。Hwang和 Rinaldi等證實,種鴨經(jīng)過二次或三次鴨病毒性肝炎弱毒苗免 疫,其后代有足夠的抗體水平。Gough和Spackman報道,種 鴨在2?3日齡時用I型病毒的活疫苗免疫,以后在22周齡 時再用滅活苗免疫,可產生更高水平的中和抗體。③ 雛鴨主動免疫沒有鴨病毒性肝炎母源抗體的雛鴨, 可在1日齡免疫接種鴨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有 鴨病毒性肝炎母源抗體的雛鴨,可在7?10日齡免疫接種鴨 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④
中草藥治療副作用少,用藥方法簡單,易于推廣。用 中藥預防和治療鴨病毒性肝炎取得明顯的效果。
益肝湯、茵 陳
大棗湯等中藥對該病有較好的預防治療作用。
畜牧導航:
養(yǎng)鴨資訊 養(yǎng)鴨技術 鴨價格行情 鴨病防治 飼養(yǎng)管理 養(yǎng)鴨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