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方出《圣惠》卷五十九,名見《丹溪心法》卷三。
|
藥物組成 | |
加減 | |
功效 | 泄五臟火。瀉三焦火。
|
主治 | |
制備方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
用法用量 | 每服15丸,食前以粥飲送下。
|
用藥禁忌 | 忌煎炒、椒、姜。辛辣等熱物。
|
臨床應用 |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醫(yī)方考》:少火宜升,壯火宜降。今以三物降其三焦之壯火,則氣得其生,血得其養(yǎng),而三焦皆受益矣,故曰三補。黃芩苦而枯,故清熱于上;黃連苦而實,故瀉火于中:黃柏苦而潤,故瀉火于下。雖然,火有虛實,是方但可以治實火,若虛者用之,則火反盛,謂降多亡陰也。
|
備注 | 三黃丸(《內(nèi)科摘要》卷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