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舒曼
生命的整體是相互依存的,是一種循環(huán),是一種輪回,每一樣東西都依賴于其他的東西。
當茶葉沐浴著陽光、和風細雨而依賴大自然慷慨賜予的天地靈氣以及人類對茶的栽培和精心管理,茶便開始踏上了感恩和奉獻途程。茶是一種生命,她首先感恩和回報于人類——任人火中煎炒,任人悶在罐里,任人沸水沖泡,她非但沒有一聲怨言,最后卻要活在人們杯里,把自身的養(yǎng)分奉獻、感恩于人類。直到人們把她的殘汁潑向大地時,她以自己在杯中的涅槃再把微弱的養(yǎng)分感恩于曾經(jīng)滋潤她生命的大地。
茶在充當生命營養(yǎng)素而感恩人類的同時,并以人類賦予她“文明使者”的身份使得她與人、與社會變得更加和諧。
“感恩”是中國禪茶文化功能的重要體現(xiàn),著名高僧凈慧老和尚對此有非常精僻的詮釋:“用感恩的心態(tài)喝這杯茶,這杯茶不僅僅是一碗茶湯,而在其中充滿了人文精神,充滿了天地萬物和諧相處成就、共融共濟。同體不二的精神,化解戾氣,發(fā)揚正氣,成就和氣!
我認為,單純“感恩”之意是一種奉獻而不求回報的美德。因為懂得感恩之人,總會時刻觸動自己的本來面目,這種“本來面目”就是一種善緣、一種大愛。
禪宗有一則典故:
寺院的方丈給新來的僧眾立下一個特別的規(guī)矩——每到年底要求新僧對住持說兩個字。第一年,方丈問一新僧心里最想說什么,新僧說:“床硬”。第二年,方丈再問,新僧回答:“食劣”。第三年年底還未等方丈問話,新僧就說了聲:“告辭”。
方丈比挨了一棍還要震撼。方丈望著告辭而去的新僧背影,自言自語道:“心中有魔,難成正果。可惜!可惜呀!”
方丈所說之“魔”,實際上就是新僧心里沒完沒了的抱怨:床硬睡得不舒服了,廟里的伙食太差了……只考慮自己想得到什么,卻從未想過別人幫助過他的感恩之心。
呵呵,看看現(xiàn)在,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里,不也有很多人像那位新僧一樣:這也不舒服,那也不如意,怨聲載道,牢騷滿腹,總覺得別人欠他的,社會欠他的,父母欠他的,從來就沒有感受到別人、社會、父母為他生活、工作所做的一切。故而這些人心里只有抱怨,無有感恩。
更有甚者,非但無感恩之心,還要過河拆橋。自己沒有能力辦好一件事,還不讓別人去辦好它。甚至自己過完“橋”,還要把“橋”拆除,不讓別人過。這些人遠不及古人的“過河拜橋”。古時候,有人每每走過橋之后都要回身向橋作揖,一邊慶幸自己能夠過橋,一邊感恩前人造橋的功德。
誠然,心里有感恩者必有善緣。否則,人們就不會向往它,許多優(yōu)秀企業(yè)家就不會為“取之于社會回報于社會”這目標而努力。然而,我們又有多少人在“報父母恩、報眾生恩、報國家恩、報三寶恩”上面精進呢?
一個人從爬出襁褓到最后赤赤裸裸地回歸大地,每個人都沐浴著千秋萬代的文化洗禮,四面八方的真情厚意,這其實就是生長在感激的土地上。
禪宗另有一則“滴水感恩”典故:
儀山禪師有一天在洗澡,因水熱而喚弟子拎桶冷水來。弟子把水對溫后順勢把剩下一點涼水潑出去。禪師見了大為生氣道:“怎么好浪費水資源,就算是剩下一滴水,如果把它澆到花草樹木上,不僅使花草樹木喜歡,水本身也不失其價值。為何要白白浪費呢?一滴水的價值也是無限大的!”禪師言外之意,就是對大自然賜予恩惠的每一滴水都要學會感恩。
這位弟子聽了禪師之言后若有所悟,于是將自己的法號改為“滴水”,這就是后人非常尊崇的“滴水和尚”。
滴水和尚在后來的弘法途程中,有人問他:“請問世間什么功德最大?”
“滴水!”
“虛空包容萬物,什么可以包容虛空?”
“滴水!
滴水和尚從此把自己的心與滴水融在一起,時時抱有感恩之心。
另有一則現(xiàn)實消息就發(fā)生在眼前。
據(jù)2007年8月30日《新民晚報》載:上海外貿(mào)學院新生報到第一課便是“感恩教育”,主題是《讓“背影”喚醒感念親恩之心》,2290名新生觀看長約15分鐘的《背影》視頻資料。播放的鏡頭全部記錄了新生報到當天家長們一個個充滿愛的背影:有為孩子肩扛沉重旅行包的背影;有為孩子排隊辦入學手續(xù)的背影;有提著大包小包水果牛奶日用品的背影;有不顧自己滿頭大汗卻為孩子打傘遮陽的背影;有在新宿舍忙著鋪床掛蚊帳的背影;有對著孩子殷切囑咐時的背影;有臨別時殷殷凝望的背影……光碟凝固動情瞬間,各種各樣的、生動鮮活的家長背影,深深打動孩子們的心。感恩教育引導新生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擺正心態(tài),思成功之源,抒感恩之情,從內(nèi)心深處喚醒大學生愛父母、愛家庭的基本美德,并在此基礎(chǔ)上,自然而然地升華為對他人的感恩、對社會的感恩和對國家的責任感。
那一刻,我被這篇報道深深的感動;那一刻,我被這所大學取材于朱自清《背影》這種絕佳創(chuàng)意贊不絕口。這年代,我們太需要這種“感恩”式“背影”來讓孩子們知道什么叫養(yǎng)育之恩!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想,勸別人要感恩一滴水者,八成自己也不會珍惜一滴水;勸別人要感恩父母的,八成自己也不知感恩父母。今日世界,尚“感恩”者雖不在少數(shù),然而,也確有那么一些人不但不感恩這個世界,反而居心叵測,心狠手辣,幸災(zāi)樂禍。究其原因,還是無視國家,無視社會,無視父母。
忘卻了感恩,也許是墮落的開始。
忘卻了感恩,人性就所剩無幾。
有人說,感恩是對良心的自覺溫習,人間因而充滿了愛;感恩是真情的恒久維系,生活因而充滿了美的旋律。
這些年來,社會經(jīng)濟都在不斷發(fā)展,不少人的心有了浮躁甚至是貪欲。所以人們開始喚起對“感恩” 的重新認識。一曲《感恩的心》之歌伴隨肢體語言在祖國大江南北廣為傳唱,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與此同時,也有人為樹“感恩”理念四處奔波。
2005年5月,著名高僧凈慧長老在云南玉溪市參加“釋迦感恩文化苑”活動時,萌生出“感恩文化”的想法,以此來落實和推動“感恩文化”的理念在關(guān)注人的“心靈環(huán)!睂嵺`中見到效果。
于是凈慧老和尚提出了“一切從感恩出發(fā)”的感恩文化要義和“一切從心地開始,一切從根本做起,一切從做人做事的具體言行做起”的“三個一”要求,尤其是提出“感恩文化”中的“三個落實”則體現(xiàn)了感恩文化理念,即:“感恩文化落實在人生修養(yǎng)中,成就道德品德,圓滿建功立業(yè);感恩文化落實在家庭生活中,父慈子孝,家庭和睦,事業(yè)興旺;感恩文化落實在社會生活中,人心向善,社會和諧,經(jīng)濟繁榮,文化發(fā)達!笔悄曛星镏,凈慧長老來到河北省茶文化學會的駐地——三字禪茶院,在為參加中秋之夜品茗賞月活動的茶友們開示中,首度把“感恩文化”與“禪茶文化”相結(jié)合,并且語重心長地說出了中國禪茶文化追求目標應(yīng)在“感恩文化”中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自人類生命之始,便就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一個人若能真正明白這個道理,就一定會感恩大自然的福佑,感恩父母的養(yǎng)育,感恩社會的安定,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溫暖,感恩住之舒適,感恩花草之美,感恩苦難逆境……
誠如凈慧大德所言:“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于茶人而言,心存感恩,茶緣無盡。
當我們端起茶杯的那一刻,想想茶在杯中涅槃,一起“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吧!
菩薩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