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與疾病
李延明師父
一路教學遇到各種各樣的病,從常見病、慢性病到癌癥病及各類疑難重癥病,幾十年下來,發(fā)覺患病者在個性上不同的偏執(zhí)所導致情緒上的波動,與得病有著密切的關(guān)係,正如癌癥病人往往具有癌癥個性一樣。每個人由於在生命及健康認知上的差異,造成在日常生活中對生命消耗也不同,消耗過量不但影響健康也加速了生命的衰竭。實際來講,因為個性上的偏執(zhí),導致了情緒的過度起伏,對身體所造成的傷害,是得病的主要原因。
一般來說,人的情緒有七種,即所謂的「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過喜傷心,怒則傷肝,過憂或過悲傷肺,驚恐則傷腎,思慮過度傷脾。這些情緒的變化,對人體五臟的消耗是無形的,所以也常被一般人所忽視。人體的五臟對情緒有一定的承受力,情緒的不穩(wěn)定,不論是過當或未當,如果超過了五臟所能承受的極限,就會對五臟造成傷害而引起疾病。
舉例來說,如果人思慮過度,所引起的情緒起伏,會產(chǎn)生上焦火,即胃火、肺火、肝火、心火等,都會往上走。大部分人會頭昏、耳鳴、口乾、舌燥,包括睡眠不好,這也都是因為火,那怎麼調(diào)節(jié)呢? 思與慮好像我們?nèi)说捏w溫一樣,體溫有一個正常值,如果超過這個正常值就會發(fā)燒。這就是爲什麼孩子上學,每堂課四十五分鐘要休息十分鐘,目的是要讓我們的腦子有個休息及緩解的機會。一般孩子做什麼都很盡興的,不管是玩也好,唸書也好,從小讓孩子學會有節(jié)制性,對腦力、體力、心力的使用有個平衡,就是說保持在一個正常的範疇。
其實人長大了反而容易失去這個平衡,因為我們對好多事太執(zhí)著,不能合理的調(diào)節(jié)。不管是工作或生活,做事情可以很專注,但如果過於投入的話,就會超越自己的能力去做事情。每個人對不同事務(wù)的承受力不同,就像人的氣力不同,體能就不一樣,腦力也不一樣。每次跟學生談話,有人聊一、兩個小時還可以,超過那個時間,對方的腦子就跟不上了,邏輯思維和思路就跟不上了,再談下去,他的腦子就會有恍恍惚惚的狀態(tài),這就跟人的腦力有關(guān)。
腦力跟氣力有關(guān),就像如果氣力夠會很有體力幹活一樣,其實體力是氣力,腦力也是氣力,我們?nèi)说男牧σ彩菫帕,但是腦力、體力和心力,一種是靠真炁,另外兩種是靠元氣在運作。腦力和體力是靠元氣,我們的心力是靠原本的真炁。爲什麼每個人心力的大小不同? 這是看各人會不會調(diào)節(jié)使用,就像有的人說想用心,但力不從心。不管是腦力、體力或心力,都是要去訓練它。一般合理的使用,它不會產(chǎn)生障礙;超過合理的使用就會出現(xiàn)障礙,不管是腦力、體力或心力,都要靠自己去平衡調(diào)節(jié)。
如果會調(diào)節(jié)使用的話,應(yīng)該將情緒控制在一個什麼樣的正常範疇內(nèi),不是整天沒有喜、怒、憂、思、悲、恐、驚,或這情緒不能有一點點起伏,一點點起伏就對身體有傷害,那人笑也不敢笑,哭也不敢哭,那不就成木頭了! 而是說把情緒控制在一個適當?shù)臓顟B(tài)。有的時候人的情緒會過當,這就是爲什麼不讓孩子太盡興。從小大人對孩子的情緒有約束性,久而久之他對情緒就有控制力。
爲什麼在一般正常情況下,我們對很多不同的事情,每個人的情緒反應(yīng)不同 ? 因為每個人會從自己所處的角度和環(huán)境去思考,用什麼樣的辦法或方式去反應(yīng)事情。這就像小時候?qū)懳恼,要有人物、地點、時間,要有邏輯性,如果沒有這些,就沒有一個確定的範圍和依據(jù)。那做人也一樣,平時說話為人處事,也是需要有個範疇,我們叫道軌。
人的七情也有軌道,要是合理使用它,就對身體不但不會有害處,而且還有益處,可以幫助身體五臟六腑的代謝。超過它的正常範疇就不是代謝了,會產(chǎn)生水火未濟的情況。就像用腦力和體力,本來跑一千米就沒勁了,那爲了跑一千五百米有個獎品可拿,想得到獎品就有得失了。一千米是在自己的體能之內(nèi),不會傷害到身體,跑到那應(yīng)該休息、緩解體力及氣力。人體的氣不是沒完沒了的,就像汽車一缸油能跑多遠一樣。人可以過激使用自己,就像汽車超載,汽車承載有極限,那人的承載有多大呢? 人的體力、腦力和心力到底承載有多大 ? 大車和小車的承載不同,人的腦力、體力、心力也因訓練而有不同,經(jīng)過訓練就可以不斷地加重承載。好比有些人平時不看書,如果一下給他一本厚書看會很傷腦力;如果常?磿柧殢囊淮问摰揭淮味,慢慢往上增加就不會傷惱筋。如果合理使用人的腦力、體力、心力就不會有內(nèi)火,就如同燒水一樣,火太盛而水則易乾,容易形成上焦火而下焦寒,也就是水火未濟。如果水和火能達到平衡,叫水火即濟,那人就處在一個合理使用的範疇。
除了合理的使用,任何事情每個環(huán)節(jié)其實都是要經(jīng)過訓練。就像唱歌一樣,沒經(jīng)過訓練的人,唱多了以後嗓子就會沙啞,因為靠的是蠻勁不是巧勁;而實際上專業(yè)唱歌的人,每天早上起來就要練嗓子。人往往說老了不需要學東西、看東西了,其實錯了!越到老了越要去學,這樣腦子不會生?,汽車放在那兒久了會生?,那腦子長久不用也會生?遲鈍,一般老年人很少去考慮事情反而容易會得老年癡呆癥;常用腦子的人,相對的腦子靈活,很少會得癡呆癥的。有人過當?shù)氖褂媚X力也會癡呆,這就像樹一樣,耗損了過多的水分就容易枯萎。人的大腦或小腦萎縮就會影響記憶力,有的人經(jīng)常丟這忘那的,是因為大小腦使用過當,就容易耗損腦力。有些人會用腦,使用的非常合理,反而可以做很多事情;有的人給他一些事情就超負荷了。其實腦力、體力和心力在使用當中都有一定的訓練過程。
我們從小唸書是一種訓練,但是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唸書頭會疼,這是因為腦力超負荷了。這個腦力的使用不可以像填鴨一樣往裡面填,就像有的人不善跑,但你非得讓他跟能善跑的一起跑同樣的長度的話,那人會生病的。經(jīng)常父母強迫孩子唸書,有的會把孩子逼瘋的,有的長大了腦神經(jīng)會有些問題,像偏頭疼,也是使用過當?shù)年P(guān)係。對孩子也要知人善用,但現(xiàn)在許多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旦知道人的生命與健康的重要,以及自己的體力、腦力、心力使用多少才算正常,再回來控制情緒,那情緒控制好了就不會上火而引起身體上的各種疾病。
現(xiàn)在一般疾病分為兩種,一種是血質(zhì)性的病,一種是氣質(zhì)性的病,血質(zhì)性又分功能性及病變性。舉例來說,何為氣質(zhì)性的病? 我們常常因為生氣會肝氣不疏,或胃氣不疏,或肺淤悶,這都是屬於氣質(zhì)性的病,但都沒有形成血質(zhì)性的病,我們叫氣滯。當人生氣情緒起伏的時候,會產(chǎn)生心臟、肺部、肝臟、胃部不適,有時候連腎臟都會感覺不舒服,在受到驚嚇的時候,腎臟後面會有疼痛感,但上醫(yī)院去檢查,沒有任何血質(zhì)性的問題,就是說沒有形成實質(zhì)性的病,只是氣質(zhì)上的問題,好比有人生氣氣暈過去,有人笑暈過去,都是屬於氣質(zhì)性的病,有的人甚至氣死或笑死。
我們?nèi)怂查g情緒的起伏,對身體產(chǎn)生很大的氣質(zhì)性作用及障礙,叫氣滯,中醫(yī)有所謂的「氣滯血瘀」,說的是兩種病。因氣滯而導致的血淤就像河流一樣,湖泊跟江海不一樣,湖泊是死的,是不流動的水,那個水不能喝;流淌的河水能喝,這兩種不同在於一個是死水一個是活水。為什麼 ? 河流像血液一樣,在人體內(nèi)如果通暢就不會形成病變,長久水不流通就會形成水質(zhì)改變,對人產(chǎn)生有毒性。
中醫(yī)說,「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就是說血靠氣來推動,也就是氣帶血行。而氣滯血瘀,久瘀則成病變,成為血質(zhì)性。從中醫(yī)學上可以了解血及氣的關(guān)係,西醫(yī)則只承認血不承認氣,變成有兩種不同的講法。氣如果流動的話就是正常,但如果氣滯則形成像湖泊一樣,久了會形成病變,形成血質(zhì)性的病。但現(xiàn)在只是大至的分類,例如風濕病是屬於氣質(zhì)性的病,氣質(zhì)性的病好理解,血質(zhì)性的病可能不好理解。
血質(zhì)性的病,可見性的有兩種,一種是功能性的病,一種是病變性的病。病變性就是細胞性的病,像癌細胞是屬於一種細胞的病變,它會吞蝕正常細胞減弱功能,但臟腑、器官本身功能來講並沒有基本的改變,而功能性的病如
糖尿病卻是器官的功能已產(chǎn)生障礙,所以病變性的病比功能性的病容易修復。有些人心裡不平衡,認為自己得的不是癌癥病或絕癥病,為什麼癌癥的都好了而自己已經(jīng)練功兩年、三年甚至十年了病還不好,這就是因為它是功能性的病。癌癥簡單來講是屬於細胞的病變,至於如何形成的,則無法用幾句話說清楚,只能說它在練功的炁化過程中很容易就被殺死了,但是練功有三種程度的火侯,可以用紅火、紅藍火、藍火來代表,只有練到爐火純青的狀態(tài)才能殺死癌細胞。
練功採集真炁是一種狀態(tài),實際是在氣機運行當中進行調(diào)節(jié)五臟六腑的一個過程。人體有火就有水,有水火即濟及水火未濟兩種狀態(tài),就像燒水一樣,如果水跟火兩種物質(zhì)沒有容器隔開的話,火大能把水燒乾了,水大能把火淹滅了。這兩者中間有容器的話,如果火在上水在下,不能把水燒熱;而要水在上火在下,中間再有個容器,才可以達到水火即濟。那我們?nèi)擞信K及腑,人如何去調(diào)節(jié)水火? 按易經(jīng)講的,人上為離下為坎,離為火坎為水,人的頭這部分屬於離,小腹部分屬於坎,要在練功中達到水上火下才能把火慢慢去掉,達到正常的身體平衡。
有時候身體內(nèi)的氣機運行強並不代表不會生病,現(xiàn)在的人三十歲就開始生各種各樣的病,以前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在五十歲左右才開始生病。過去的人沒有這麼多過重的物慾、私心,造成人的情緒起伏太大,F(xiàn)在生活好了,人的情緒起伏卻非常大,以前在農(nóng)村就那麼幾樣東西,很少有人爭吵,也沒什麼可爭吵的;城市不一樣,物質(zhì)太豐富了,人的佔有慾及私慾太強,什麼都想變成自己的,又不見得有能力達到。怎麼辦? 只有靠爭了!
現(xiàn)在人的情緒起伏就是為了有和沒有、多了少了,就是爭這些東西,爲什麼不爭健康啊 ? 活的健康一點,快樂一點,充實一點,不要老是爭得不到的東西。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西遊記》中,孫悟空看世人,「爭名奪利幾時休 ? 早起遲眠不自由 ! 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 ? 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 ! 」這說明人把全部的生命都放在物上面。如果說,「知足者常樂」,人過了溫飽應(yīng)該調(diào)節(jié)生活,在生活充實了之後,更有時間應(yīng)該著重於人,從待人接物到修身養(yǎng)性,一方面加強做人的圓融性,同時可以潛移默化,正面的影響到周遭的人?偨Y(jié)來說,爲了善待自己的身體並擁有健康,每個人必須了解控制情緒的重要性,以減少生命的消耗和避免疾病的形成。
-----------仔細地閱讀了這篇文章。。。。。。。。
真地很耐人尋味。。。
發(fā)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