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逸群(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長)
當今家長絕大多數(shù)都有“望子成龍”、“盼女成風”的思想,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往往盡自己最大努力,在孩子的教育和智力投資上可謂不惜一切代價,發(fā)展幼兒智力的玩具、圖書更是多多益善。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這樣做的結果往往事與愿違。一位年輕爸爸告訴我:孩子看見小伙伴玩變形金剛也吵鬧要買,買回來才玩了兩三天便沒了興趣。孩子的屋里,遙控小賽車、各種拼裝玩具、神奇畫板等,應有盡有,他的小人書和卡通畫可以開一個小型的閱覽室。可是孩子對這些都沒有興趣。
出現(xiàn)上述情況的原因很多,可能是由于孩子的興趣不穩(wěn)定、無常性;也可能是由于家長只顧為孩子創(chuàng)造優(yōu)越的物質(zhì)條件,而疏于對孩子的正確引導。除此之外,也許是孩子得了智力“厭食癥”!
著名的日本心理學家山下俊太郎指出,在智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過多過分的智力刺激,使刺激處于飽和狀態(tài),會使孩子產(chǎn)生求知活動的“厭食癥”,即對求知缺乏興趣,進而會妨礙智力的發(fā)展。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智力發(fā)展環(huán)境是十分必要的,但是,
萬事都有個適度問題。只有符合孩子心理發(fā)展特點的智力刺激,才能為孩子所接受,才能對孩子智力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
眾所周知,給孩子過多的美食,什么都讓孩子吃個飽,孩子會出現(xiàn)挑食、消化不良,甚至產(chǎn)生“厭食癥”。同樣,智力訓練也有這種情況。所以,在給孩子智力刺激時,要講究刺激的數(shù)量和程度,既讓孩子“吃飽”又要讓孩子感到還“很想吃”,保持孩子在學習求知中一定程度的饑渴感,以利于激發(fā)孩子的興趣與求知欲! 和睦韺W研究表明,兒童的需要欲望來自于興趣、動機,適宜的刺激可以促進需要的產(chǎn)生。因此,家長要避免在孩子尚未產(chǎn)生需要時,過多過分地給予不適宜刺激。在購買圖書、玩具時,應從孩子需要出發(fā),不在于多而雜,而在于適宜,使孩子形成比較穩(wěn)固的興趣。
比如,給孩子講故事是一種很好的智力刺激的方法,但也有技巧問題。偉大的戲劇家莎士比亞的母親給小莎士比亞講故事時,每次總是講到故事的關鍵處停頓下來,讓孩子自己去想像故事是怎樣發(fā)展的,第二天再給他接著講。這有利于從小培養(yǎng)莎士比亞的記憶、想像、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也使莎士比亞產(chǎn)生了一種迫切了解故事發(fā)展的心理需要,一種“饑渴感”。而我們有些家長給孩子講故事就缺乏這種技巧,不管孩子的反應如何,講了一個又一個,致使孩子對故事的興趣由濃厚到乏味,甚至成了孩子的催眠曲。還有些家長則不分場合,動輒給孩子來個所謂“智力刺激”,甚至在吃飯前,還讓孩子必須算出數(shù)學題或背出英語單詞才給吃。試想,孩子看到香氣誘人的飯菜,因為算不出題或背不出單詞而吃不上東西,他對數(shù)學、英語還會有好感和興趣嗎?這種不分場合,不從孩子實際需要出發(fā)而濫用的智力刺激,對孩子成長實乃害多益少!
總之,家長在給孩子智力刺激、創(chuàng)造教育條件時,一定要注意適時適度,要從孩子需要入手,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和求知欲,講究方式方法,避免孩子患上智力“厭食癥”。
-----------受益,條件容易達到,技巧需要提高.
-----------我在家中指導孩子讀經(jīng),也一直不讓他“吃飽”,他一天能背300字,我僅給他200字的量;能背200字,我僅給他150字量的任務,不過也是在督導的基礎上定的任務,不能讓他偷懶荒廢時日。這樣,孩子讀經(jīng)很容易消化。在背誦相當熟練的基礎上,小孩子有一種成就感,對讀經(jīng)也有饑餓感。但還要大大限制課外讀物,不光是不好的書不讓讀,就是善書也限制量,可謂是“教之道,貴以專”,"童蒙養(yǎng)正"。
[
Last edited by 楊福德 on 2007/1/5 at 16:01 ]
-----------
Originally posted by 楊福德 at 2007/1/5 09:23:
我在家中指導孩子讀經(jīng),也一直不讓他“吃飽”,他一天能背300字,我僅給他200字的量;能背200字,我僅給他150字量的任務,不過也是在督導的基礎上定的任務,不能讓他偷懶荒廢時日。這樣,孩子讀經(jīng)很容易消化。在背 ...
楊君對“教之道,貴以專”,“童蒙養(yǎng)正”的不準確理解,很具代表性
-----------云懷師兄:
"教之道,貴以專","童蒙養(yǎng)正"如何正確理解?
-----------
Originally posted by 楊福德 at 2007/1/5 09:59:
云懷師兄:
"教之道,貴以專","童蒙養(yǎng)正"如何正確理解?
我今早起想到了該寫一篇"教之道,貴以專"略論,感覺很有必要。找時間試寫一下。看看我妄評人是否有站得住腳的依據(jù)。
-----------「教之道,貴以!。我是特別重視這一句,要專,不能雜。雜,那個教育只能說是知識的傳授;專,專是智慧的覺悟,不一樣。雜修,你只能修到一些皮毛、知識,不是智慧。專修開智慧,為什么?專修跟fo法里面講的那個教學的方法完全相同,「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這是fo法教學的總原則。戒是方法,你一定要遵守方法。譬如我們念的這八句,遵守這八句,這是戒;專學一門,這是定。定到一定的程度,智慧就開;智慧開了,通了,世出世間法都通了,障礙沒有了,所以這個絕對不是記問之學。你能夠記得多,聽得多、記得多沒有用處,你不開智慧,你所學的全是別人的,不是從自性里面流露出來,是從你記憶里面流露出來的,這怎么行!
-----------「教之道,貴以!乖诮虒和x經(jīng)的時候,要有耐心,長遠心!不可希求速成,特別應注意「廣博不如專精」,是故一部經(jīng)典,應讀誦百至千遍,根基
扎得深,果實才芬芳。蘇東坡云:「經(jīng)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古圣先賢常說:「經(jīng)讀千遍,其義自見。」孔老夫子讀易經(jīng)至『韋編三絕』,編串書的繩子,斷過三次,可見夫子用功之深。
-----------我的孩子還好,沒有那么多的玩具。老大小時候在北京的時候我更是挑選玩具很費心,現(xiàn)在想起來只給他買過一次拼圖,還有一個可以拼裝的卡車,再沒有別的了,兒子從不吵鬧要買別的孩子喜歡的玩具,因為他知道他不會得逞的。到他五歲的時候他爸爸教他下圍棋,從此他開始迷上圍棋直到現(xiàn)在。他八歲離開北京時他是海淀棋院的業(yè)余四段,來加拿大后因為沒有老師教,他的圍棋水平的提高全憑他自己的興趣和自學他爸爸給他買的圍棋書,2005年他回國拿到了五段證書。其實段位證書不能代表一個人的真正的圍棋水平,下圍棋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思想境界,我是門外漢,我也說不清楚,但我要說的是,一個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教會他自學的能力,就像我兒子說的,在加拿大老師也教你很多東西,但是你不愿意學你就學不到,全憑自己。但在國內(nèi)就不一樣,孩子不管愿不愿意學都得學,所以學出來的東西就不一樣了。
我唯一逼迫孩子學的就是背經(jīng)典了,因為我知道這是根本智的開始,只有根本智有了,才會有未來的后得智,后得智不是靠學習書本知識學到的。而如果孩子的后得智開發(fā)出來了,那孩子學什么知識都能學出自己的東西出來。
可惜不能逼著一個人學習fo法,因為有一個師兄告訴我學fo修行不是逼出來的,fo緣也不是那么容易斷掉的。。≈挥械却龣C緣了,阿彌陀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