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瑋
王妤嘉和父親王潔在一起。她已能用地道的英語和外國人聊天,鋼琴也彈得好!『慰 ×衷穼帯z
“Hello,Kristine.The interview starts now.Where have you been?Come back directly!”……
說話的女孩叫王妤嘉,今年7歲半,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相信她每天閱讀的是高中英語教材配套讀物,并用地道的英語跟外國人聊天。而這一切都因為她接受的特殊教育——從去年3月開始,原本上二年級的她被接回家中上父親王潔的“自辦私塾”。
王潔為什么為女兒作出這樣的決定?他希望將孩子培養(yǎng)成什么樣的人?近日,記者走進這個普通家庭,為您講述他們的教育故事。
教育經驗總結成一本書
王潔擁有上海
同濟大學管理學碩士學位,畢業(yè)后曾任教于
武漢大學管理系,1994年來深圳,后任職于羅湖區(qū)委,其妻子則是武漢大學審計學碩士。然而,正是這兩個應試教育競爭體制下的佼佼者,面對女兒的教育時,卻為其選擇了相反的路——大膽決定在家教學。
“我比較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看了厚厚一沓書(比畫一尺多高),其中著名早期教育專家馮德全先生對我的啟發(fā)很大。每個小孩個性不一,我就在實踐中摸索出一套適合王妤嘉的方法。”王潔認為,女兒從小想像力較豐富,3歲就會編故事,興趣廣博、好奇心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記憶力,但屬于調皮型,“定力”比一般孩子差,過于活躍和好動,對不感興趣的東西很難集中注意力。可他并不認為這是壞事,反而覺得是思維活躍的表現。
由于早期教育開發(fā)得較成功,幼兒園對于王妤嘉來說“過于簡單”,于是王潔讓當時才5歲的她插班進入羅湖區(qū)某知名小學就讀一年級下學期,而自己則將對孩子早期進行的教育整理成一本24章節(jié)的書稿,內容包括培養(yǎng)興趣、經歷挫折、外語學習等,書名《批發(fā)神童》。
“第一次寫,沒經驗,既想給家長看,又想給搞教育的人看,結果兩個主題都不鮮明!蓖鯘嵳f現在他正在修改,打算分研究型和實操型兩種,而看過此稿的朋友則認為,英語教學是里面的精華。
“中國人學英語的效率比較低,從小學開始,到博士畢業(yè),學得好的可以看看英語原文資料,學得不好就只能應付考試,但花的時間太多。相反,香港的英語教學,能讓一個高中畢業(yè)生的英語運用能力都很強!蓖鯘嵳J為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傳統(tǒng)學英語的方法沒有掌握最內在、最本質的規(guī)律,即“像學母語那樣學習英語”。“美籍波蘭裔學者喬姆斯基在20世紀60年代初提出過一個‘語言習得機制’概念,就是說人的語言學習有個內在機制,即在一個語言環(huán)境下,通過與周圍人交流,不斷改進表達方式和改正自己的語法錯誤,久而久之,會自然掌握一種語言!
“小學教育體制很多方面要改進”
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去年3月,王潔將讀到二年級下學期的女兒接回家中教學,把主要精力用在學英語上,每學期末則回學校參加考試!爸饕扇 唷⑷佟(多閱讀、多聽說、多寫作,少教語法、少背單詞和少做習題)的方法,并同時使用《LOOK》、上海朗文《英語》和《新概念英語》做課本,效果非常好!
今年年初,搞調研出身的王潔又針對當前學校教育體制,撰寫了一篇改革報告。在報告中,他覺得當前的教育弊病,一是“教育價值取向單一化”,應試教育游戲規(guī)則具有殘酷的排他性,只要和考試無關的事務很容易因無暇顧及被打入另冊,如創(chuàng)造力、自主性、品德和人際交往等能力發(fā)展,比死記硬背和會答幾道題的意義大得多,但是因為這些能力無法被納入量化考試的范圍,而在教學體系中難以占據應有地位;二是熱衷于“授之以魚”而忽視“授之以漁”,教育的功能在于告訴學生一種發(fā)現和運用知識的方法,而不是局限于傳授知識本身;三是教學中,老師是課堂的主宰,學生成為被灌輸的受體,這容易抑制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四是效率很低,具體表現在耗費了學生大量時間,效果卻差強人意,投入和回報極不成比例,即粗放型、高消耗、低產出的教育。
王潔認為,長達6年的小學教育要“放水養(yǎng)魚”,讓孩子有更多的空間去發(fā)展特性和優(yōu)勢,他希望小學盡量減少各種考試和作業(yè),改進教學方法,設計出各種能保持個性、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實踐活動。
對話王潔
“我想讓她保持童心,保持創(chuàng)造力”
“學校的‘公平教育’與效率矛盾”
記者(以下簡稱“記”):為什么決定把孩子放在家里教育?
王潔(以下簡稱“王”):原因有二:其一,盡管校長、老師敬業(yè),素質也較高,但學校畢竟是“公平教育”,“公平”和“效率”歷來是一對矛盾體,選擇一樣就要犧牲另一樣。比如課堂40分鐘的教學內容,自己的孩子5分鐘就聽懂了,剩下的時間就開始做小動作、畫畫,事實上她經常這樣,這就影響了周圍的同學,老師也不高興;再比如,作業(yè)不斷地重復,我覺得與其花1個小時讓孩子做這類作業(yè),還不如讓她去玩。玩是人的天性,是孩子獲得能力和促進心理、生理、行為各方面發(fā)展的有效載體,現在孩子玩的時間太少了。二是人學習語言有個關鍵期,而且越早越好,當時小孩已經6歲了,我想讓她集中精力把英語語言關攻一攻,“讀說聽寫、融會貫通”,短時間一齊發(fā)力,各種能力互相促進,可以使一年之內的學習效果達到幾年,甚至10年才能達到的效果。集中學習比分散要好得多,這也是我為什么要她回家讀書的原因。
記:作出這個決定花了多長時間?
王:算是一閃念吧,但正式實施拖了幾個月,因為當時合適的家教老師很難找,不論是通過中介還是上網,找了不下十幾個,但都不是太滿意。
記:“合適的老師”,標準是什么?
王:學歷不用很高,但要有責任心,能完全執(zhí)行我的教育想法。讀小學前,孩子的早期教育是通過一個14歲的保姆去具體實施的;去年回家后,請的是大專學歷的英語老師,由于她口語不好,我就要求她不讀而是反復給女兒放錄音聽,效果不錯;過了一段時間,覺得到了需要外國人直接對話的階段,就邀請到兩個外國人來家里住。(記者注:王潔家里住著兩個只能用英語交流的外國朋友,白天她們在附近上班,晚上免費住在他家,這使王妤嘉有很多和外國人直接對話的機會。)
妻子贊成,不少人質疑
記:家人和身邊的朋友都同意你的這種決定嗎?
王:妻子是很贊成的,教育上我們都比較開明,畢竟看了這么多早期教育的書,自己也受了這么多年教育。周圍的人小部分是驚嘆,相當一部分則持懷疑態(tài)度,大致有兩種看法:一種是“犯得著嗎?孩子按部就班地上學,考個好大學沒問題,干嘛花這么多錢和心思專門在家里教育孩子?”我對此持反對態(tài)度,如果家里有條件,能因材施教讓孩子獲得更多的發(fā)展機會,多花一點錢和精力又如何?何況其他家庭在孩子培養(yǎng)上花的時間和錢也不一定就少,比如許多家長陪著孩子寫作業(yè),花錢替孩子報各種特長班等,其實我們的付出應該是在平均水平之下。
另一種說法是“離開集體生活,會不會對孩子有壞處?”。經濟學里有個“邊際效益遞減”理論,打一個通俗的比方,吃一顆糖覺得很甜,第二顆的感覺就差些,吃多了就膩。孩子上學也是一樣的,她需要集體生活,但是天天泡在里面,而犧牲了一些別的機會,就沒有太大的必要了。任何事情都要講究一個“度”,要適可而止。
記:那你如何讓她有融入人群的感覺?
王:周末的時候,經常帶她和一些小朋友去梧桐山等地方玩,另外這個孩子本身的適應性很強,雖然集體生活少,但在與人相處的能力并不弱。相反,有些孩子即使常年在學校也會有不合群的情況,我覺得這種能力主要還是早期教育和家庭環(huán)境決定的。
“家長要‘斗智斗勇’”
記:老師布置一些重復的作業(yè),其中有鞏固知識的考慮,這樣的做法錯了嗎?
王:我不贊成老師布置簡單重復的作業(yè),F在學校老師的精神壓力很大,競爭非常激烈,這迫使他們使用一些過激的方法。比如每天孩子大致有4小時空余時間,理想的狀態(tài)是老師適當布置一點作業(yè),剩下時間讓孩子發(fā)展其他方面。但現實情況是,其他學校或其他班的老師布置了大量作業(yè),這個班就不能少了,而且有部分家長還會因“作業(yè)少”投訴,于是原本10分鐘的作業(yè)有時會花好幾倍的時間去做,沒有效率。我理解老師的苦衷,但作為家長要“斗智斗勇”,不能任由孩子成為這種殘酷競爭下的犧牲品,所以我選擇避開。
記:如果老師布置作業(yè)少了,就會影響升學率嗎?
王:對,之所以能成為名校,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校抓得緊,學生應試水平高。舉個例子,有個朋友的孩子原來在區(qū)里一所重點學校讀書,成績只是中下水平,后來轉到南山一所學校,結果學習成績一下排得很前。
我認為現在的教育方法要改革,但千改萬改還是離不開升學率,甚至改革之后這方面要更加好才行?蛇_到這個目標,不一定要用增加學生作業(yè)量、輔導班來完成,而是采取一種迂回的方式,通過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效率和升學率,同時讓孩子利用空余時間發(fā)展其他。這完全達得到。
“并不排斥學校教育”
記:在家里教育,有沒有一個計劃性?例如學習的課程表之類?
王:沒有具體的,還是一個因材施教的問題。孩子的智力基礎、學習能力已經到了一個程度,不給她相應配套的學習環(huán)境,肯定阻礙她的進度,5歲讓她插班入校和去年3月回家讀書都是出于這種考慮。
目前,我采取的是比較活的方式,比如這學期讓她讀一些英語故事和小說,進一步加強語感、擴大詞匯量;穿插學數學,每天1小時,持續(xù)1個月就把原本在校需4個月,每天2小時的課程學完了,而且應試成績不會有什么問題;母語發(fā)展方面是讓她大量閱讀,比如讓她看金庸的武俠小說,一是這個書是半文半白的,對其今后文言文的基礎積累有好處;二是書里很富有想像力,對思維發(fā)展有好處,語文課本只是睡前翻翻就行了。但這些書不一定對所有人都合適,沒有達到一定能力,還是看不懂。
記:下一步呢?
王:也還沒想好,或許9月之前我會形成一個想法。還是那句話,看她到時發(fā)展到什么程度再決定,也可能會放在學校,也可能在家。
記:我覺得你把孩子放在家里教育的初衷和以前一些案例不一樣。
王:對,那些是家長的教育理念和學校的有抵觸了,沒辦法了,只有跳出來。我這個是主動出來,目的是為了把孩子發(fā)展得更好。
記:你的意思是你并不排斥學校的教育,在乎的是孩子到了什么階段,以什么方式教她最好?
王:對,你這個講得很對。學校和家里都有有利的一面,我也可以把她放回學校,用學校有利的一方面促進她的發(fā)展,將兩個有利的價值最大化,使她的潛力就發(fā)揮得更充分。
“希望將女兒培養(yǎng)成‘現代型人才’”
記:按照你的計劃,你想把孩子培養(yǎng)成什么樣的人?
王:沒有具體想法,走到哪步算哪步。但總目標就是“現代型人才”,這是我自己想的一個概念。
記:怎么定義這個概念?
王:與這個概念相對應的是一種“傳統(tǒng)型人才”,比如考上一所好大學,拿到碩士、博士等高學歷就是一個標志。但我覺得這只是一部分,“現代型人才”還要有下面這些能力,一是創(chuàng)造力,一個重點小學的校長跟我說“中國這一百年沒有出現過一些大師級的人物,是因為現行的教育體制將一些有個性的人才抹殺了;二是活動能力、組織能力、領導能力和與人相處的能力;三是具有能夠過上幸福生活的品質,就是知道怎樣能獲得快樂,這點很重要!很多人功成名就,有權有勢,但一輩子不舒心。我想孩子能成就事業(yè)最好,不能成就,生活質量也要比較高,并不是說一定要成為競爭的成功者,而是要學會享受生活。我最希望孩子一輩子能過得快樂。
記:中學階段怎么辦?畢竟課程復雜很多,物理、化學都有。
王:我想她上初中時的學習成績維持在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tài)就行了,沒有必要最“拔尖”,希望有更多的精力放在社會實踐、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和組織能力上。數理化方面不能操之過急,因為人抽象思維能力的獲得和發(fā)展具有階段性,我有辦法讓她像學英語一樣獲得學習的主動。
教育不是為了學知識,而是把人的潛力觸發(fā)、釋放出來,特別是早期教育。現在的問題是,怎么在保證具有較高應試能力、達到“傳統(tǒng)型人才”標準的基礎上,上升到“現代型人才”的層面,這需要運用巧妙而有效率的方法,如果連前者都達不到,是沒法變成后者的。
記:也就是說,你還是會先通過應試達到一個不說最好,但至少不錯的水平?
王:在中國,應試能力、應試成績是絕對不能含糊的,所以王妤嘉也會全力以赴地準備高考,考上名牌大學,達到“傳統(tǒng)型人才”的標準,這是一個基本前提。
還有一點,現在是一個多樣化的社會,人才和能力是多樣化的,成才的渠道也是多樣化的,甚至不參加高考一樣可以上好的大學。深圳就有個中學生到哈fo大學讀書了,而且還拿了全額獎學金。他主要是在網上和美國很多中學、大學交流,做課題,把自己的能力顯示出來了。這種經歷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目標啊,但那個孩子走了個捷徑。
“初中會返校,也會參加高考”
記:初中以后會讓她在學校讀嗎?
王:初中以后會一直在學校學習,因為那時她已經有自制和自理能力,知道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在課堂知識掌握的前提下,她還可以搞些小研究、調查什么的。但現在這個階段,她還太小,只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記:這種教育方法和你以往的經歷、生活有沒有關系?
王:關系不大,主要是有了孩子之后,看了些書,發(fā)現教育居然有這么神奇的功效,于是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記:能描述一下你孩子目前達到的程度嗎?
王:性格上,兒童的天性保持得很好,沒有被壓抑,比較樂觀、自信,少有委屈,遇到批評和譏笑,看得很開;英語聽說能力可能一般高中生都比不過她了,英語閱讀能達到高中中等水平;語文閱讀應該是初中生水平。而最關鍵的是,她的潛能得到了很好開發(fā),“后發(fā)優(yōu)勢”會逐漸顯現出來。
鏈接
“逃學”風波
鄭淵潔自編教材教兒子
10多年前,“童話大王”鄭淵潔讓當時年僅10歲的兒子輟學回家,自己寫教材教兒子,法制篇《皮皮魯和419宗罪》、哲學篇《魯西西和
蘇格拉底對話錄》等。如今兒子鄭亞旗已成了一家報社的技術部主任,又為父親當起了事業(yè)策劃人。
鄭州家長聯合自辦“互助”學堂
去年年底,因為覺得現在的小學教育“死板”、“單調”、“千篇一律”,根本不適合千差萬別的兒童。鄭州家長楊少江(化名)聯合幾位“志同道合”的家長,自聘老師、自定教學理念辦了一個“為自己的孩子專門設立的”“互助”式學堂。
記者手記
民間個體的教育嘗試
無意中從一位教師朋友處得知王潔在家教育孩子的事后,筆者曾一直設想這可能是個有些偏執(zhí)或對應試教育極度反感的父親,但約訪的短短幾句話,即讓人感覺王潔的教育應該是趨于理性的,而且他也不完全排斥學校教育。
事實上,近幾年來,家長因厭惡學校應試教育而將孩子帶回家中自己教學的案例不時見諸報端。例如鄭淵潔和楊少江事件。
此次,深圳父親王潔的做法雖表面與上述情節(jié)頗為相似,部分出發(fā)點也較為雷同,但仔細辨別就會發(fā)現,他的做法更為實際和主動,即孩子這個階段需要什么樣的教育,就相應地給予,不論在學校還是在家庭接受教育,這只是手段而已。
這樣觀點或許也源于王潔對當前小學教育的調研,盡管一直想推動教育改革,但他在采訪中坦言,“去了解了一下,發(fā)現不是想改就改那么簡單的,這里面的問題很復雜”。而在報告中,他也寫道“中國的教育制度以應試型為特征,已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考試文化’。我們必須肯定,高考是當今中國影響范圍最廣范的公平競爭制度”,并引用了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先生在比較中國和印度這兩個即將崛起的亞洲大國優(yōu)勢時,將“高考制度”作為中國選拔人才之利器的論斷。但同時,他也指出,中國學生創(chuàng)造力欠缺的問題日益顯露,應試教育體制的弊端逐步為國人所認識。
的確,10多年前,我們在討論教育體制時,曾認為中西教育不相仲伯、各有優(yōu)劣,尤其是中國學生在世界數學、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屢次以壓倒性優(yōu)勢奪冠,因而人們津津樂道于“知識系統(tǒng)”、“基礎扎實”。但在社會越來越開化,越來越與國際接軌的今天,高考指揮棒下的老師和學生已漸顯疲態(tài),如同背負沉重的心理十字架,而接踵而來的,還有日益嚴峻的就業(yè)形勢和許多孩子面臨“大學一畢業(yè)就失業(yè)”的困惑。
課改和素質教育的提倡誠然是一種值得肯定的教育改良,在這之下,必然會有更多的民間個體對教育進行探索性的嘗試。盡管教育體制改革,工程龐大、絕非易事,但誰能斷定這火花不會為未來照明?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