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眩運門
    

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眩運門

病機經(jīng)曰∶諸風掉眩,皆屬肝木。又曰∶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減,甚則忽忽善怒,眩冒顛疾。又云∶ 蒙招尤,目瞑耳聾,下實上虛,過在足少陽、厥陰,甚則入肝!酢对∈健吩啤弥T風掉眩,皆屬肝木,風主動故也。所謂風氣甚而頭目眩運者,由風木旺,…

病機

經(jīng)曰∶諸風掉眩,皆屬肝木。又曰∶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減,甚則忽忽善怒,眩冒顛疾。

又云∶ 蒙招尤,目瞑耳聾,下實上虛,過在足少陽、厥陰,甚則入肝。

《原病式》云∶諸風掉眩,皆屬肝木,風主動故也。所謂風氣甚而頭目眩運者,由風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復生火;痫L皆屬陽,陽主乎動,兩動相搏則為之旋轉,故火本動也,焰得風則自然旋轉也。

嚴用和云∶眩運之證,雖六屬于肝風上攻所致,然體虛之人,外感六yin,內(nèi)傷七情,皆能眩運,當以脈證別之。風則脈浮有汗,項強不仁;寒則脈緊無汗,筋攣掣痛;暑則脈虛煩悶;濕則脈細,沉重吐逆,及其七情所感,遂使臟氣不平,郁而生涎,結而為飲,隨氣上逆,令人眩運,眉棱骨痛,眼不可開,寸脈多沉,此為異耳。若疲勞過度,下虛上實,金瘡,吐衄,便利,及婦人崩傷產(chǎn)后去血過多,皆令人眩運,當隨其所因而治之。

肥人眩運,氣虛有痰。瘦人眩運,血虛有火。傷寒吐汗下后,必是陽虛。故《針經(jīng)》云∶上虛則眩。此三者,責其虛也。

凡眩運挾風則有汗,寒則掣痛,暑則熱悶,濕則重滯,此四氣乘虛而眩運也。七情郁而生痰動火,氣因上厥,此七情致虛而眩運也。yin欲過度,腎家不能納氣歸元,使諸氣逆奔而上,此氣虛眩運也。吐血崩漏,肝家不能收攝榮氣,使諸血失道,此血虛眩運也。要尋致病之因,隨機應變,其間以墜鎮(zhèn)下行為最,不可妄施汗下。

丹溪曰∶痰在上,火在下,火炎上而動其痰也。此病屬痰者多,蓋無痰不能成眩運也,雖有因風者,亦必有痰也。又曰∶火動其痰,二陳湯加芩、連、蒼術羌活,挾氣血虛者,亦以治痰為主,兼補虛藥。

脈候

左手脈緩而浮大者,為風。脈虛大,必是久病。左手脈數(shù)為熱多。脈澀而芤有死血。右手脈滑大為痰厥頭眩,脈實為痰積。

治法

張子和云∶夫頭風眩運,手足麻痹,胃脘痛,皆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在上謂之停飲,可用獨圣散吐之,吐訖,后服清上辛涼之藥。凡眩運多年不已,胸膈痰涎壅塞,氣血頗實,吐之甚效。

《玉機微義》云∶眩運一證,人皆稱為上盛下虛所致,而不明言其所以然之故。夫所謂虛者,氣血虛也,所謂盛者,痰涎風火也。原病之由,有氣虛者,乃清氣不能上升,或汗多亡陽,當升陽補氣。有血虛者,乃因亡血過多,陽無所附,當益陰補血,此皆不足之證。有因痰涎郁遏者,宜開痰導郁,重則吐下。有因風火所動者,宜清上降火。有因外感而得者。嚴氏雖分四氣之異,皆當散邪,此皆有余之證也。

世有所謂氣不歸元,而用丹藥鎮(zhèn)墜、沉香降氣之法,香燥散氣,其不歸之氣,豈能因此而復耶!凡用鎮(zhèn)墜,所謂急則治其標也。若謂使氣歸元,必無是理,既曰歸元,豈肯復作。凡鎮(zhèn)墜少止又復作眩者,此氣未歸元,而未治其本也。要氣歸元,必求其本,緩而圖之。

頭眩,痰挾氣虛,屬火,治痰為主兼補氣藥,如東垣半夏白術天麻湯之類也。眩運不可當者,以大黃酒炒為末,茶清調(diào)下即止;蛴黑錫丹鎮(zhèn)墜之,皆急則治標也。火動其痰及濕痰,二陳湯加黃芩、蒼術、羌活散風行濕。早起眩運,須臾自定,日以為常者,正元飲吞下黑錫丹。

傷濕頭運,腎著湯加川芎,名除濕湯。疏風,川芎茶調(diào)散。有痰,青州白丸子。

丹溪治一老婦,患赤白帶下年半,頭眩。坐之不得,睡之則安,專治赤白帶,帶愈,其眩亦安。

春甫治一婦人,忽眩倒不能動,診其脈,兩寸浮大而滑,知風痰眩運而兼火也,以半夏白術天麻湯下滾痰丸一百粒,即愈。

藥方

半夏白術天麻湯

加味二陳湯

川芎茶調(diào)散(并見前。)

愈風餅子 治風邪眩運,或先服吐藥后服此。

川芎 川烏(炮。各半兩) 甘菊花 白芷 細辛 防風 荊芥 羌活 天麻 甘草(炙。各一兩半) 薄荷(一兩半)

上為末,泡蒸餅捏作餅子。每服三五餅,細嚼,茶湯任下。

(《本事》)川芎散 治風眩頭運。

山茱萸肉(一兩) 甘菊人參山藥 茯神(各半兩)

為末,每服二錢,酒調(diào)下。

附子 治風痰眩運頭痛

全蝎(半兩炒) 白附子(炮) 南星(制) 半夏(制) 旋復花 甘菊花 天麻 川芎 橘紅 僵蠶(炒) 干(生。各一兩)

上為末,生姜半斤取汁,打糊丸,梧桐子大,煎荊芥湯下五十丸。

芎菊散 治諸陽受風,頭目旋運,目視昏暗,肝氣不清。

芎 甘菊花(各一兩) 白僵蠶 細辛 防風 羌活(各三錢) 旋復花 草決明 蟬蛻(各一錢)天麻 密蒙花芥穗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七分,食后溫服。

天麻羌活丸 治頭目風眩,邪氣鼓作,或時旋運。

天麻 羌活 白芷 本 芎 芍藥 細辛 麻黃(各二兩) 牛黃(另研) 麝香(另研。各一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皂角子大。不拘時薄荷煎酒下三丸。

人參前胡 治風痰頭運目眩。

人參(八分) 前胡 南星(制) 半夏曲(各一錢二分) 木香(五分) 枳殼 橘紅 赤茯苓(各一錢) 紫蘇 甘草(炙。各七分)

水二盞,姜五片,煎一盞,食后服。

(嚴氏)三五七散 治風寒入腦,陽虛頭痛,目眩轉運如在舟車之上,耳內(nèi)蟬鳴,風寒濕痹,香港腳緩弱。

天雄(炮,去皮臍) 細辛(各三兩) 山茱萸肉 干姜(炮。各五兩) 防風 山藥(各七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溫酒調(diào)服。

人參湯 治風虛眩運,但覺屋地俱轉,目不敢開。

人參 白術 麥門冬 當歸 防風(各兩) 獨活 官桂 黃 芍藥(各兩半)

上咀,每服五錢,水盞半煎八分,食遠服。

白術散 治風邪在胃,頭旋不止,復加嘔逆。

白術 濃樸(姜制) 甘菊花(各半兩) 防風 白芷 人參(各一兩)

上咀,每服五錢,水盞半,姜五片,煎八分,食遠服。

蔓荊子 治風氣頭旋運悶,起則欲倒。

蔓荊子 甘菊花 半夏 羊角(鎊) 枳殼 茯神 芎 黃芩 防風(各七分) 麥門冬石膏(各一錢) 地骨皮 天麻 細辛 甘草(各半兩)

上咀,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時服。

芎 散 治風虛頭旋,眼目昏痛,眩運,倦怠,心忪。

芎 前胡m.payment-defi.com/shiti/(各一兩) 防風(各半兩) 人參(一兩) 蔓荊子 天麻(酒浸焙) 白僵蠶(一兩,炒)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后酒調(diào)服。

(隱君)滾痰丸 治痰火頭眩目運,如坐舟車,胸滿背脹,一服立止。(方見痰門。)

防風通圣散 治風熱眩運,一服即愈。(方見風門)

芎犀丸 治偏正頭痛及風眩目運,一邊鼻不聞香臭,常流清涕或作臭氣,服芎、蝎等藥不效者,此藥不十服愈,及治噴嚏稠濃。

川芎 朱砂(一兩為衣) 石膏(研,四兩) 冰片(四錢) 人參 茯苓 甘草(炙) 細辛(各二兩) 犀角(鎊) 梔子仁(各一兩) 阿膠(炒,兩半) 麥門冬(三兩)

上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朱砂為衣。食后細嚼三丸,茶酒任下。

(秘方)加味二陳湯 治氣郁痰火眩運。

陳皮 半夏 人參 茯苓 黃芩 川芎(各一錢) 甘草 木香(各五分,磨汁)

上水二盞,姜三片,煎七分,食后服。

(嚴氏)玉液湯 治七情氣郁生涎,隨氣上逆,頭目昏運,心悸眉痛。

大半夏(泡七次,四錢) 沉香(磨汁,二匙) 生姜(十片)

水煎溫服。

(《局方》)十全大補湯 治氣血兩虛,頭眩運痛。(方見虛損門。)

茯神湯 治七情所感,氣血不足,臟氣不行,郁而生涎,結為痰飲,留于心經(jīng)則有怔忡,四肢緩弱,頭目眩運。

人參 黃 半夏 麥門冬 山藥 前胡 熟地黃(各一錢) 枳殼(一錢半) 遠志(甘草水煮,姜汁炒) 甘草(炙。各七分) 白茯苓 茯神(各二錢)

上作二服,水盞半,姜五片,秫米一小撮,煎一盞服。

黑錫丹 治陰陽不升降,上盛下虛。

黑錫(二兩,炒末) 肉豆蔻 附子(炮,去皮濟) 破故紙(炒) 胡蘆巴 官桂 茴香(各一兩) 青皮 川楝子 陽起石 木香 沉香(各半兩)

上用新鐵銚內(nèi)將錫化開,下硫黃末,提起,以木杵擂極細,投地上退火毒,同余藥研百至黑光色為度,酒糊丸,梧桐子大,陰干,入布袋內(nèi)擦亮?招慕}湯下四十丸,女人艾葉湯下。

(《良方》)加烏藥磁石各半兩。

養(yǎng)正丹 治上盛下虛眩運,此藥升降陰陽,及咳逆翻胃霍亂吐瀉。

硫黃 黑錫 水銀 朱砂(研。各一兩)

先以硫黃為末,將入鐵銚內(nèi)溶化傾出,取凈錫一兩復化,入硫末,漸入漸攪,為末,再入水銀同擂,如硬再火上微 ,又擂勻放冷,研極細末,糯米糊丸,綠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鹽湯下。

(嚴氏)沉香磁石丸 治上盛下虛頭目眩運,耳鳴耳聾。

沉香(半兩,研) 磁石( 七次,醋淬研,水飛) 巴戟 胡蘆巴 陽起石( ) 附子(制)川椒(去目炒) 山茱萸肉山藥(炒。各一兩)青鹽(另研) 甘菊花 蔓荊子(各半兩)

上為細末酒煮米糊丸。每服七十丸,空心鹽湯下。

芎術湯 治冒雨中濕,眩運嘔逆,頭重不食。(方見頭痛門。)

除眩湯 治感濕感寒,頭重眩運。(方見濕門。)

丹溪頭運方 治痰火眩運,清降利痰極效。

南星 半夏(各一錢) 甘草(五分) 桔梗 陳皮(各一錢) 枳殼(七分) 茯苓 黃芩(各八分)

上咀,水二盞,姜七片,煎八分,食后服。

(丹溪)加味六君子湯 治氣虛痰甚,風邪眩運不休者。

人參 白術 茯苓(各一錢) 甘草(五分) 陳皮 半夏(各錢半) 荊芥穗(五分)

上水二盞,姜三片、棗二枚,煎一盞去滓,入竹瀝二匙,溫服。

(《良方》)六合湯 治血虛風眩。

四物湯秦艽、羌活,水煎服。凡失血過多,血虛眩運,只以芎、歸二味煎服。

一方∶治頭目眩運,大黃、荊芥穗、防風各等分,水煎服,以利為度。

一方∶治失血過多,眩運不醒,用芎 、當歸酒浸,等分,每服四錢,水煎溫服。甚者,加附子。

一方∶治諸風目運,用蟬蛻為末,飲下,一錢。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