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曰∶諸風掉眩,皆屬肝木。又曰∶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減,甚則忽忽善怒,眩冒顛疾。
又云∶ 蒙招尤,目瞑耳聾,下實上虛,過在足少陽、厥陰,甚則入肝。
□
《原病式》云∶諸風掉眩,皆屬肝木,風主動故也。所謂風氣甚而頭目眩運者,由風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復生火;痫L皆屬陽,陽主乎動,兩動相搏則為之旋轉,故火本動也,焰得風則自然旋轉也。
□
嚴用和云∶眩運之證,雖六屬于肝風上攻所致,然體虛之人,外感六yin,內(nèi)傷七情,皆能眩運,當以脈證別之。風則脈浮有汗,項強不仁;寒則脈緊無汗,筋攣掣痛;暑則脈虛煩悶;濕則脈細,沉重吐逆,及其七情所感,遂使臟氣不平,郁而生涎,結而為飲,隨氣上逆,令人眩運,眉棱骨痛,眼不可開,寸脈多沉,此為異耳。若疲勞過度,下虛上實,金瘡,吐衄,便利,及婦人崩傷產(chǎn)后去血過多,皆令人眩運,當隨其所因而治之。
□
肥人眩運,氣虛有痰。瘦人眩運,血虛有火。傷寒吐汗下后,必是陽虛。故《針經(jīng)》云∶上虛則眩。此三者,責其虛也。
□
凡眩運挾風則有汗,寒則掣痛,暑則熱悶,濕則重滯,此四氣乘虛而眩運也。七情郁而生痰動火,氣因上厥,此七情致虛而眩運也。yin欲過度,腎家不能納氣歸元,使諸氣逆奔而上,此氣虛眩運也。吐血或崩漏,肝家不能收攝榮氣,使諸血失道,此血虛眩運也。要尋致病之因,隨機應變,其間以墜鎮(zhèn)下行為最,不可妄施汗下。
□
丹溪曰∶痰在上,火在下,火炎上而動其痰也。此病屬痰者多,蓋無痰不能成眩運也,雖有因風者,亦必有痰也。又曰∶火動其痰,二陳湯加芩、連、蒼術、羌活,挾氣血虛者,亦以治痰為主,兼補虛藥。
左手脈緩而浮大者,為風。脈虛大,必是久病。左手脈數(shù)為熱多。脈澀而芤有死血。右手脈滑大為痰厥頭眩,脈實為痰積。
張子和云∶夫頭風眩運,手足麻痹,胃脘痛,皆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在上謂之停飲,可用獨圣散吐之,吐訖,后服清上辛涼之藥。凡眩運多年不已,胸膈痰涎壅塞,氣血頗實,吐之甚效。
《玉機微義》云∶眩運一證,人皆稱為上盛下虛所致,而不明言其所以然之故。夫所謂虛者,氣血虛也,所謂盛者,痰涎風火也。原病之由,有氣虛者,乃清氣不能上升,或汗多亡陽,當升陽補氣。有血虛者,乃因亡血過多,陽無所附,當益陰補血,此皆不足之證。有因痰涎郁遏者,宜開痰導郁,重則吐下。有因風火所動者,宜清上降火。有因外感而得者。嚴氏雖分四氣之異,皆當散邪,此皆有余之證也。
□
世有所謂氣不歸元,而用丹藥鎮(zhèn)墜、沉香降氣之法,香燥散氣,其不歸之氣,豈能因此而復耶!凡用鎮(zhèn)墜,所謂急則治其標也。若謂使氣歸元,必無是理,既曰歸元,豈肯復作。凡鎮(zhèn)墜少止又復作眩者,此氣未歸元,而未治其本也。要氣歸元,必求其本,緩而圖之。
□
頭眩,痰挾氣虛,屬火,治痰為主兼補氣藥,如東垣半夏白術天麻湯之類也。眩運不可當者,以大黃酒炒為末,茶清調(diào)下即止;蛴黑錫丹鎮(zhèn)墜之,皆急則治標也。火動其痰及濕痰,二陳湯加黃芩、蒼術、羌活散風行濕。早起眩運,須臾自定,日以為常者,正元飲吞下黑錫丹。
傷濕頭運,腎著湯加川芎,名除濕湯。疏風,川芎茶調(diào)散。有痰,青州白丸子。
丹溪治一老婦,患赤白帶下年半,頭眩。坐之不得,睡之則安,專治赤白帶,帶愈,其眩亦安。
春甫治一婦人,忽眩倒不能動,診其脈,兩寸浮大而滑,知風痰眩運而兼火也,以半夏白術天麻湯下滾痰丸一百粒,即愈。
半夏白術天麻湯
川芎茶調(diào)散(并見前。)
□
愈風餅子 治風邪眩運,或先服吐藥后服此。
川芎 川烏(炮。各半兩) 甘菊花 白芷 細辛 防風 荊芥 羌活 天麻 甘草(炙。各一兩半) 薄荷(一兩半)
上為末,泡蒸餅捏作餅子。每服三五餅,細嚼,茶湯任下。
(《本事》)川芎散 治風眩頭運。
為末,每服二錢,酒調(diào)下。
全蝎(半兩炒) 白附子(炮) 南星(制) 半夏(制) 旋復花 甘菊花 天麻 川芎 橘紅 僵蠶(炒) 干姜(生。各一兩)
芎菊散 治諸陽受風,頭目旋運,目視昏暗,肝氣不清。
芎 甘菊花(各一兩) 白僵蠶 細辛 防風 羌活(各三錢) 旋復花 草決明 蟬蛻(各一錢)天麻 密蒙花 荊芥穗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七分,食后溫服。
天麻羌活丸 治頭目風眩,邪氣鼓作,或時旋運。
天麻 羌活 白芷 本 芎 芍藥 細辛 麻黃(各二兩) 牛黃(另研) 麝香(另研。各一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皂角子大。不拘時薄荷煎酒下三丸。
人參前胡湯 治風痰頭運目眩。
人參(八分) 前胡 南星(制) 半夏曲(各一錢二分) 木香(五分) 枳殼 橘紅 赤茯苓(各一錢) 紫蘇 甘草(炙。各七分)
水二盞,姜五片,煎一盞,食后服。
□
(嚴氏)三五七散 治風寒入腦,陽虛頭痛,目眩轉運如在舟車之上,耳內(nèi)蟬鳴,風寒濕痹,香港腳緩弱。
天雄(炮,去皮臍) 細辛(各三兩) 山茱萸肉 干姜(炮。各五兩) 防風 山藥(各七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溫酒調(diào)服。
人參湯 治風虛眩運,但覺屋地俱轉,目不敢開。
人參 白術 麥門冬 當歸 防風(各兩) 獨活 官桂 黃 芍藥(各兩半)
上咀,每服五錢,水盞半煎八分,食遠服。
白術散 治風邪在胃,頭旋不止,復加嘔逆。
白術 濃樸(姜制) 甘菊花(各半兩) 防風 白芷 人參(各一兩)
上咀,每服五錢,水盞半,姜五片,煎八分,食遠服。
蔓荊子散 治風氣頭旋運悶,起則欲倒。
蔓荊子 甘菊花 半夏 羚羊角(鎊) 枳殼 茯神 芎 黃芩 防風(各七分) 麥門冬石膏(各一錢) 地骨皮 天麻 細辛 甘草(各半兩)
上咀,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時服。
芎 散 治風虛頭旋,眼目昏痛,眩運,倦怠,心忪。
芎 前胡m.payment-defi.com/shiti/(各一兩) 防風(各半兩) 人參(一兩) 蔓荊子 天麻(酒浸焙) 白僵蠶(一兩,炒)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后酒調(diào)服。
□
(隱君)滾痰丸 治痰火頭眩目運,如坐舟車,胸滿背脹,一服立止。(方見痰門。)
防風通圣散 治風熱眩運,一服即愈。(方見風門)
芎犀丸 治偏正頭痛及風眩目運,一邊鼻不聞香臭,常流清涕或作臭氣,服芎、蝎等藥不效者,此藥不十服愈,及治噴嚏稠濃。
川芎 朱砂(一兩為衣) 石膏(研,四兩) 冰片(四錢) 人參 茯苓 甘草(炙) 細辛(各二兩) 犀角(鎊) 梔子仁(各一兩) 阿膠(炒,兩半) 麥門冬(三兩)
上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朱砂為衣。食后細嚼三丸,茶酒任下。
(秘方)加味二陳湯 治氣郁痰火眩運。
陳皮 半夏 人參 茯苓 黃芩 川芎(各一錢) 甘草 木香(各五分,磨汁)
上水二盞,姜三片,煎七分,食后服。
(嚴氏)玉液湯 治七情氣郁生涎,隨氣上逆,頭目昏運,心悸眉痛。
大半夏(泡七次,四錢) 沉香(磨汁,二匙) 生姜(十片)
水煎溫服。
□
(《局方》)十全大補湯 治氣血兩虛,頭眩運痛。(方見虛損門。)
茯神湯 治七情所感,氣血不足,臟氣不行,郁而生涎,結為痰飲,留于心經(jīng)則有怔忡,四肢緩弱,頭目眩運。
人參 黃 半夏 麥門冬 山藥 前胡 熟地黃(各一錢) 枳殼(一錢半) 遠志(甘草水煮,姜汁炒) 甘草(炙。各七分) 白茯苓 茯神(各二錢)
上作二服,水盞半,姜五片,秫米一小撮,煎一盞服。
□
黑錫丹 治陰陽不升降,上盛下虛。
黑錫(二兩,炒末) 肉豆蔻 附子(炮,去皮濟) 破故紙(炒) 胡蘆巴 官桂 茴香(各一兩) 青皮 川楝子 陽起石 木香 沉香(各半兩)
上用新鐵銚內(nèi)將錫化開,下硫黃末,提起,以木杵擂極細,投地上退火毒,同余藥研百至黑光色為度,酒糊丸,梧桐子大,陰干,入布袋內(nèi)擦亮?招慕}湯下四十丸,女人艾葉湯下。
養(yǎng)正丹 治上盛下虛眩運,此藥升降陰陽,及咳逆翻胃,霍亂吐瀉。
硫黃 黑錫 水銀 朱砂(研。各一兩)
先以硫黃為末,將鉛入鐵銚內(nèi)溶化傾出,取凈錫一兩復化,入硫末,漸入漸攪,為末,再入水銀同擂,如硬再火上微 ,又擂勻放冷,研極細末,糯米糊丸,綠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鹽湯下。
(嚴氏)沉香磁石丸 治上盛下虛頭目眩運,耳鳴耳聾。
沉香(半兩,研) 磁石( 七次,醋淬研,水飛) 巴戟 胡蘆巴 陽起石( ) 附子(制)川椒(去目炒) 山茱萸肉山藥(炒。各一兩)青鹽(另研) 甘菊花 蔓荊子(各半兩)
上為細末酒煮米糊丸。每服七十丸,空心鹽湯下。
□
芎術湯 治冒雨中濕,眩運嘔逆,頭重不食。(方見頭痛門。)
除眩湯 治感濕感寒,頭重眩運。(方見濕門。)
丹溪頭運方 治痰火眩運,清降利痰極效。
南星 半夏(各一錢) 甘草(五分) 桔梗 陳皮(各一錢) 枳殼(七分) 茯苓 黃芩(各八分)
上咀,水二盞,姜七片,煎八分,食后服。
(丹溪)加味六君子湯 治氣虛痰甚,風邪眩運不休者。
人參 白術 茯苓(各一錢) 甘草(五分) 陳皮 半夏(各錢半) 荊芥穗(五分)
上水二盞,姜三片、棗二枚,煎一盞去滓,入竹瀝二匙,溫服。
(《良方》)六合湯 治血虛風眩。
四物湯加秦艽、羌活,水煎服。凡失血過多,血虛眩運,只以芎、歸二味煎服。
□
一方∶治頭目眩運,大黃、荊芥穗、防風各等分,水煎服,以利為度。
一方∶治失血過多,眩運不醒,用芎 、當歸酒浸,等分,每服四錢,水煎溫服。甚者,加附子。
一方∶治諸風目運,用蟬蛻為末,飲下,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