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
脈弦而滑,兩寸或浮而弦,或浮而滑,或沉而遲,或緊而洪,或洪而數(shù),或沉而遲,胸中寒飲。洪數(shù)者,熱痰在膈間,時吐酸水,欲成翻胃之疾也。
病
丹溪曰∶吞酸與吐酸不同。吐酸,《素問》明以為熱,東垣又言為寒,何也?吐酸,是吐出酸水如醋,平時津液隨上升之氣郁積而成。郁積而久,溫中生熱,故從火化,遂作酸水吐出,非熱而何?
其有積之以久,不能自涌而出,伏于肺胃之間,咯不得上,咽不得下。肌表得風寒,則內熱愈郁,而酸味刺心;肌表得溫暖,則腠理開發(fā);虻孟銦釡瑁蛞旱眯,亦得暫解,非寒而何?《素問》言熱者,主其本;東垣言寒者,言其標也。
戴氏曰∶濕熱在胃口上,飲食入胃,被濕熱郁遏,其食不得傳化,故作酸也。如谷肉在器,濕熱則易為酸也。
《原病式》曰∶吐酸者,肝木之謂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盛,故為酸也。如飲食熱則易于酸矣。必用 米菜蔬以自養(yǎng),宜節(jié)濃味。
方
清郁二陳湯 治吞酸刺心及吞酸嘈雜。
陳皮(一錢) 半夏(一錢) 茯苓(一錢) 蒼術(八分) 川芎(八分) 香附(一錢)
神曲(炒,五分) 枳實(炒,八分) 黃連(炒,一錢) 梔子(炒,一錢) 白芍(七分) 甘草(三分)
上銼一劑,生姜三片,水煎服,或為丸服,尤效。
茱蓮丸 治郁積吞酸。
吳茱萸(去梗,湯泡浸半日,炒) 陳皮(去白) 黃芩(陳壁土炒,各五錢) 黃連(陳壁土炒,一兩) 蒼術(米泔浸炒,七錢半)
上為末,神曲糊為丸。每服六七十丸,津液咽下。
蒼連丸 治郁積吐酸。
蒼術(米泔浸炒,一兩) 陳皮(一兩) 半夏(一兩,姜汁炒) 黃連(一兩半,夏月倍用) 白茯苓(一兩) 吳茱萸(炒,一兩,冬月倍用)
上為末m.payment-defi.com/shiti/,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服。
曲術丸 治中脘宿食、留飲,酸螫心痛,口吐清水。
神曲(炒、三兩) 蒼術(米泔浸,一兩半) 陳皮(一兩) 加砂仁(一兩)
上為細末,生姜汁,煮神曲糊為丸,如梧桐子大m.payment-defi.com/yaoshi/。每服七十丸,姜湯送下。
平肝順氣保中丸(云林制)〔批〕(按此方治吞酸、吐酸、嘈雜、噯氣兼治之劑)
治郁火傷脾,中氣不運,胃中伏火,郁積生痰,致令嘔吐,吞酸嘈雜,心腹脹悶。常服順氣和中,健脾開胃,進美飲食,化痰消滯,清火抑肝。
香附米(三兩,童便浸三日,炒) 川芎(二兩) 陳皮(去白,三兩) 白術(四兩,土炒) 濃樸(一兩) 枳實(二兩,炒) 黃連(姜汁炒,一兩) 神曲(炒,二兩) 麥芽(炒,七錢) 木香(三錢) 梔子(姜汁炒,二兩) 萊菔子(炒,一兩) 半夏(姜汁炒,一兩半) 白茯苓(一兩) 砂仁(炒,四錢) 干生姜(一兩) 山楂(取肉,二兩) 青皮(六錢,香油炒) 甘草(炙,四錢)
上為末,竹瀝打神曲糊為丸,綠豆大。每服百丸,食后白滾湯送下,日服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