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胃皆在中。脅肋在身之側。故脅肋之癥,在雜癥門,以肝膽肺三經所主;外感門,一惟少陽,蓋表邪傳里,必由胸以至脅,故胸滿多是表癥,腹?jié)M方是里癥,若滿脅痛,皆是半表半里之癥。然傷寒發(fā)熱脅滿痛,亦有兼太陽陽明表邪者,故無汗脈浮,惡寒脅痛,先用羌活柴胡防風湯,發(fā)散表邪,然后用小柴胡湯合小陷胸湯,加枳殼、桔梗、山梔、青皮治之。若有痰飲內結,再加豁痰藥。另有一起,即從少陽發(fā)寒熱,或兩肋或一肋刺痛,甚則痛極而死,此感時行燥熱,伏積于中,又被風寒外束,郁于少陽,名肋刺傷寒。又名沙脹是也。若無汗惡寒,脈浮緊,先用羌活敗毒散發(fā)散表邪,隨用小柴胡湯加山梔、青皮、蘇梗、木通,疏散少陽。若是燥熱www.med126.com,加知母、石膏,則汗出邪散。不愈,刺委中三里,并刺十指出血,即名放沙法。另有脅痛,寒熱,又見咳嗽氣逆,此肺受外邪,名金邪入木。又有膽經有火,刑克肺金,名木火刑金。此二癥最重,初起發(fā)熱,脈浮m.payment-defi.com/jianyan/無汗者,防風瀉白散加枳殼、桔梗;若無汗,惡寒身痛,有表癥者,加羌活、柴胡,先散表邪;若有汗脈沉數,用黃芩瀉白散,合梔連枳桔湯;若燥熱流年,重加知母、石膏。即見少陽胸脅痛癥,亦是金邪入木,仍以肺邪為重,當清肺燥,禁用辛溫;若無肺經喘咳之癥,則單治少陽。按外感脅痛,最重刺肋傷寒,以時行厲氣,害人最速,宜詳歲運何氣司政。余故分詳少陽脅痛、肺邪脅痛二條。其下手認癥處,以不咳嗽為少陽,以咳嗽為肺邪;以左脅痛為少陽,以右脅痛為肺邪。其認脈處,以左手脈病為少陽,以右手脈病為肺邪。其論治法,以脈浮身熱無汗,先散表;以脈沉里熱,時時有汗,清里熱。其有服發(fā)汗之藥,汗大出,邪不解,表藥中重加黃芩、山梔、枳殼、青皮以清少陽,重加知母、石膏、枳殼、桑皮以清肺邪。又有用一半散表,一半清里,重用木通、蘇梗疏通經絡,得和解之力而愈者。余嘗以木通、蘇梗各五錢,加入和解方中,以治無汗脅痛身痛,汗必出,痛必減。以木通通竅,蘇梗疏散耳。余嘗以木通、蘇梗、各五錢煎湯,治發(fā)熱脅痛,多有發(fā) 痧而愈者。按此二味藥未嘗治痛,今以之疏通經絡,則不痛矣。按此二味藥未嘗主發(fā) 痧,今以之疏通經絡,則邪散而 出矣。
太陽病,十日外表已解也。若胸脅痛,小柴胡主之。若脈浮者,仍與麻黃湯。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去半夏,加天花粉。
太陽病十日外,胸脅痛,是邪傳少陽,當用小柴胡湯。設脈浮者,尚是太陽表脈,尚宜散表。若四五日身熱脅下滿,手足溫而渴,則熱邪內傳,當用小柴胡湯,去半夏辛溫,易天花粉潤渴。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fā)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癥不得利。今反利,知誤以丸藥下之。先以小柴胡湯以解表,后加芒硝湯主之。
十三日胸脅滿而嘔,日晡潮熱微利。此本柴胡癥,未應利而利,必誤下而然。故先解表,后用芒硝治潮熱。
傳經熱邪,脅滿干嘔,大柴胡湯主之。
傳經熱邪,當用攻里。今因脅滿干嘔,尚非承氣湯癥,故用大柴胡湯。
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發(fā)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干嘔短氣,汗出不惡寒,十棗湯主之。
太陽癥表解, 汗出,發(fā)作有時,形容里癥可攻。心下痞硬,脅下痛,汗出不惡寒的,是無寒熱短氣之實癥。即其頭痛,亦是懸飲上攻頭痛,故用十棗湯。夫小青龍湯,治冬月太陽表癥,干嘔脅痛也;小柴胡湯,治少陽寒熱干嘔脅痛也;十棗湯治表邪已解,痰飲內結,干嘔脅痛也。
陽明病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小柴胡湯主之。
潮熱,陽明里癥,法當清下。今以大便溏,小便自可,則里無結熱,且見胸脅滿。尚是柴胡湯癥也。
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小柴胡湯主之。
脅下硬滿,不大便,理宜下矣。然嘔而見舌上白苔,尚是小柴胡湯癥。
脅滿干嘔,往來寒熱者,屬少陽。
脅滿,少陽也;干嘔,少陽也;往來寒熱,少陽也。言屬少陽,小柴胡湯也。
羌活柴胡湯
羌活 柴胡 防風 枳殼 青皮 甘草
脅痛無汗,脈浮,惡寒身熱,為太陽、少陽,故用此湯。家秘用蘇梗、木通,取通則不痛也。
小柴胡湯 見寒熱。
此方治少陽脅痛。若見太陽表邪,加羌活;陽明表邪,加葛根,痛即汗出火也,多加山梔、青皮、木通、蘇梗。熱痰膠結合小陷胸湯。
小陷胸湯 見結胸。
敗毒散 見發(fā)熱。
防風瀉白散
此方本治肺風痰喘,故脅痛若見咳嗽氣逆,用此方。
黃芩瀉白散
黃芩 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前方瀉白散加防風,開示肺冒風邪脅痛;此方去防風加黃芩,開示肺中伏火脅痛。
梔連枳桔湯
山梔 黃連 桔梗 甘草 青皮 木通 蘇梗
胸脅作痛,氣道壅滯者,多以梔連;加入氣分藥中,則火痛可除。然此方治里熱作痛者,若外有表邪,仍加散表之藥。
芒硝湯
芒硝 枳殼 濃樸
脅痛上焦病,無下行法。今以誤下癥后復見下,不得已而用之。
大柴胡湯 見潮熱。
前方柴胡、芒硝各用,此先表后攻之法。此方柴胡、大黃合用,此雙解表里之法。前方用芒硝,重在下穢腐;此方用大黃,重在清里熱。
十棗湯 見痞氣。
三陽表邪盡解,脅下仍見硬痛,此懸飲結聚,故以十棗湯下痰飲水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