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里熱外發(fā),則身熱。熱氣m.payment-defi.com/zhicheng/熏蒸,則汗自出。汗出表解,但熱無寒,故不惡寒,反惡熱。此后全是內(nèi)熱為害,與外寒無關也。
【183】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fā)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
得陽明病之一日,太陽表證未罷,則猶見惡寒,以胃熱未盛故也,遲則胃熱隆盛,孔竅蒸泄,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
【184】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為陽明病也。
感傷三陽則為熱,傳之三陰則為寒,以陽盛于腑,陰盛于臟,腑病則熱,臟病則寒也。感證一傳胃腑,則胃熱日增,不復再傳三陰而為寒。緣陰盛之人,三陽方病于外,三陰即應于中,傳陰則后之惡寒無有止期,此但入三陰為寒,不入胃腑為熱者也。陽盛之人,太陽被感,腑熱郁生,其始熱未極盛,猶見惡寒,俟至二日,熱盛之極,氣蒸汗泄,則惡寒m.payment-defi.com自止,此但入胃腑為熱,不入三陰為寒者也。
陽盛則生,陰盛則死,陰莫盛于少陰,陽莫盛于陽明。病入三陰,死多生少,雖用姜附回陽,難保十全無失,最可慮也。一傳胃腑,則正陽司氣,三陰無權,萬不一死,至為吉兆,俟其胃熱盛實,一用承氣攻下,自無余事。陽貴陰賤,正為此也。
【185】傷寒,發(fā)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zhuǎn)屬陽明也。
太陽傷寒,經(jīng)證未解,發(fā)熱無汗,嘔不能食,緣寒邪束迫,胃氣壅逆,故無汗而嘔,食不能下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必因胃腑有熱,蒸其皮毛,是為轉(zhuǎn)屬陽明也。
【187】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系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fā)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fā)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為陽明病也。
【188】傷寒轉(zhuǎn)系陽明者,其人濈濈然微汗出也。
太陽傷寒,陽旺則傳陽明,陰旺則傳太陰。若脈浮而緩,手足自溫,是陽明、太陰所同,且以系之太陰。然太陰身當發(fā)黃,緣濕土被郁,必見黃色。雖脾胃俱有黃證,而胃之發(fā)黃,乃太陰濕土所傳也。若小便自利者,則濕去,又不能發(fā)黃。太陰、陽明,何從別之?必驗之大便,太陰之大便自利,陽明之大便則硬。至七八日,大便硬者,此為陽明病也。又,太陰無汗,傷寒轉(zhuǎn)系陽明者,其人濈濈然微汗出也。此與太陰至七八日,暴煩下利條,彼此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