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蘿摩科植物
柳葉白前或
芫花葉白前的干燥根莖及根。多系野生。主產(chǎn)于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原植物生于灘邊、江邊砂礫處,甚至半浸于水中。喜溫暖濕潤氣候,以土層深厚肥沃的的腐殖質(zhì)土壤最宜生長。味辛、苦,性微溫。歸肺經(jīng)。功效降氣止咳、祛痰。臨床用名有白前、蜜炙白前。
《名醫(yī)別錄》:味甘,微溫,無毒。主治胸脅逆氣,
咳嗽上氣。
《藥性論》:臣,味辛。兼主一切氣。
《日華子本草》:治賁豚腎氣,肺氣煩悶,及上氣。
《開寶本草》:味甘,微溫,無毒。主胸脅逆氣,咳嗽上氣。
《本草衍義》:保定肺氣,治嗽多用。以溫藥相佐使,則尤佳。
《湯液本草》:氣微溫,味甘,微寒,無毒。
《本草》云:主胸脅逆氣,咳嗽上氣,狀似
白薇、
牛膝輩。
《衍義》云:白前保定肺氣,治嗽多用。白而長于
細(xì)辛,但粗而脆,不似細(xì)辛之柔。若以溫藥相佐使則尤佳。仲景用。
《本草綱目》:白前色白而味微辛甘,手太陰經(jīng)藥也。長于降氣,肺氣壅實而有痰者宜之。若虛而長哽氣者,不可用也。仲景治嗽而脈浮,
澤漆湯中亦用之,方見《金匱》,藥多不錄。降氣下痰。(又名嗽藥)。
《本草經(jīng)疏》:白前感秋之氣而得土之沖味,故味甘辛,氣微溫。蘇恭又謂微寒。性無毒,陽中之陰,降也。入手太陰肺家之要藥。甘能緣,辛能散,溫能下。以其長于下氣,故主胸脅逆氣,咳嗽上氣二病。皆氣升氣逆,痰隨氣壅所致,氣降則痰自降,能降氣則病本立拔矣。微溫,微寒,見人
參條下。
簡誤:白前辛溫,走散下氣之藥,性無補益。凡咳逆上氣,咳嗽氣逆,由于氣虛氣不歸元,而不由于肺氣因邪客壅實者,禁用。《深師方》中所主
久咳上氣,體腫短氣脹滿,當(dāng)是有停飲、水濕、濕痰之病乃可用之。病不由于此者,不得輕施。
《本草蒙筌》:味甘、辛,氣微溫。無毒?人陨蠚饽芙,胸脅逆氣堪驅(qū)。氣壅膈,倒睡不得者殊功;氣沖喉,呼吸欲絕者立效。仍治氣塞咽嗌,時作水雞聲鳴。故古人氣嗽方中,每每用之不遺,亦以其善主一切氣也。又有保定肺氣,溫藥佐使尤奇。
《本草乘雅》:在色為白,在藏歸肺矣。前者坐而至,不行而進也,當(dāng)入手太陰、陽明,足陽明,為治咳之君主藥。經(jīng)云:咳嗽上氣,厥在胸中,過在手太陰陽明。白脈之至也,喘而浮,上虛下實驚,有積氣在胸中,得之酒使內(nèi)也。藏真高于肺,以行營衛(wèi)陰陽也;不行焉,則為厥為積矣。大明主奔豚,及腎氣,亦即下實上虛之象乎。然則白微功力,三因并施,藏府咸入,腠理皮毛,靡不前至,蓋以功用為名也。
《藥性解》:白前,味甘辛,性微溫,無毒,入肺經(jīng)。主下氣除嗽、氣寒呃上沖不得睡臥、氣逆沖喉、呼吸欲絕、喉中時時作水雞聲。忌
羊肉。按:白前色白味辛,故入肺經(jīng),專主一切氣癥。
《本草備要》:瀉肺,降氣下痰。
辛苦微寒。長于降氣下痰止嗽。治肺氣壅實,胸膈逆滿。虛者禁用。似牛膝粗長堅直易斷者,白前也;短小柔軟能彎者,白薇也。忌羊肉。
《本經(jīng)逢原》:甘辛微溫,無毒。
時珍曰:白前入手太陰,長于降氣,肺氣壅實而有痰者宜之!督饏T》治咳嗽而脈沉者,用澤漆湯,以中有白前也!渡顜煛分尉盟陨蠚怏w腫,短氣倚息不得臥,常作水雞聲者,用白前湯!锻馀_》治久嗽
吐血,用白前、
桔梗、桑
白皮、
甘草,皆取其下氣耳。若虛嗽常哽氣者,不可用也。白前較白薇稍溫,較細(xì)辛稍平,專搜肺竅中風(fēng)水。非若白薇之咸寒,專泄肺胃之燥熱;亦不似細(xì)辛之辛竄,能治腎肝之沉寒也。
《本草崇原》:寇宗奭曰:白前能保定肺氣,治嗽多用,以溫藥相佐使尤佳。李時珍曰:白前色白而味微辛甘,手太陰藥也。長于降氣,肺氣壅實而有痰者宜也。若虛而長哽氣者,不可用。張仲景治咳而脈浮者,澤漆湯中亦用之。愚以澤漆湯方有
紫參,復(fù)有白前,故因紫參而附白前于此也。白前雖《別錄》收入中品,而仲祖方中先用之,則弘景亦因古方錄取,但出處不若《本經(jīng)》之詳悉,學(xué)者須知之。
《本草求真》:[批]搜肺中風(fēng)水。
白前專入肺。甘辛微溫,為降氣祛風(fēng)除痰要藥。緣人氣實則痰壅,痰壅則風(fēng)作,風(fēng)與痰氣膠固,則肺因爾不寧,而有喘嗽喘促體腫之病矣。非不用此以泄肺中實痰風(fēng)邪,則氣曷降,而嗽曷止,是以《金匱》用以治咳嗽脈沉,深師白前湯用此以治久咳上氣,《深師方》體腫短氣脹滿,晝夜倚壁不得臥,常作水雞聲者,白前湯主之。白前二兩,
紫菀、
半夏各三兩,
大戟七合,煮取溫服,禁食羊肉、
飴糖。皆取降肺除痰之意。非若白薇氣味咸寒專泄肺胃燥熱,細(xì)辛辛熱專發(fā)腎中寒邪也。此惟實者用之,虛者不宜用耳。
《得配本草》:忌豬羊肉。
辛、甘,微寒。入手太陰經(jīng)氣分。下胸脅通逆氣,咳嗽上氣,呼吸喉中作水雞聲。痰氣壅盛也。
配紫菀、半夏、大戟,治久咳上氣;體腫、短氣、脹滿,晝夜不得臥,喉中常作水雞聲。配桔梗、
桑皮,治久嗽吐血。佐
蒼術(shù),治濕腫,焙研為末,溫酒服二錢,治久嗽口叚 呷不得眠。
氣虛,虛痰,二者禁用。
《本經(jīng)疏證》:別錄白前主治,首言胸脅逆氣。夫胸中固肺所治,脅則陰陽升降之道路也。次言咳嗽上氣,氣升降之相隨,即陰陽之分而合者也。升多降少,則或陰或陽皆能病之,如下之真陰不足,即無以召上之陽而氣不降,上之真陽不足,即不能生下之陰而氣亦不降,此皆屬虛,固非白前輩所能治。惟后天之病,外邪所感,如痰熱上壅奔豚上沖之類,所謂上實下虛,下實上虛者,隨其所主而以是為先導(dǎo),庶幾近之,此其所當(dāng)然,固如是矣。其所以然,卒未明也。予謂白前與白薇,形本相似,故其功能亦復(fù)相似。但一雖柔軟,以其味咸苦,更加以氣平,故力反能自上抵下;一則粗長堅直,絕似力益猛者,然脆而易折,究竟進銳退速,且味甘微溫,自然降力覺緩,是其形質(zhì)受牽制于氣味,即遂其所欲詣,亦不過自上及中止矣。雖然,方其胸脅逆氣咳嗽上氣之際,縱使咸苦而平,直達(dá)于下之白薇,終不能參一臂之助,以其柔軟故也。而此則堅剛俊爽,一往無前,不過不能耐久,乘興而行,興盡即止耳。若如澤漆湯之治咳而脈沉,在上并以生
姜之橫散,紫參之下泄,在下并以
桂枝之止逆,澤漆之收水,偏得成其治下之功,又可謂僅及中乎。剪裁之妙,輔相之宜,原用藥之權(quán)衡也。
《本草分經(jīng)》:辛、甘,微寒。降氣下痰,止嗽,治肺氣壅實。
【現(xiàn)代藥理研究】
1. 白前有祛痰、鎮(zhèn)咳、平喘作用。
2. 白前有抗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