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白及配伍地榆臨床治驗舉隅
    

本草求真:白及配伍地榆臨床治驗舉隅

作者:關秀莉

關鍵詞 白及 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過敏性紫癜
  
  咯血
  
  患者,男,45歲。支氣管擴張病史10余年。2002年1月20日初診?┭寻雮月,前日又咯鮮血約100ml,咳痰色黃,面色萎黃,舌紅晦苔,薄黃而干,脈沉數。X線提示:支氣管擴張。中醫(yī)診斷為咯血,證屬肺熱壅盛。治以清熱化痰、降氣止血。處方以瀉白散加減:桑白皮20g,丹皮15g,地骨皮20g,黃芩20g,梔子20g,甘草10g,白及30g,地榆25g,貝母20g。水煎服。本方以瀉白散加減清熱化痰、降氣涼血,重用白及、地榆以涼血止血。諸藥合用,可使熱除痰清、氣降血止。守方服用數劑,隨訪1年余未見復發(fā)。
  
  肌衄
  
  患者,男,15歲。2005年2月21日初診;颊3天前因食魚致雙下肢皮膚出現形狀不一大小不等紅色斑點,伴口渴、便秘、尿赤,舌暗紅,苔薄黃微膩,脈滑數。中醫(yī)診斷為肌衄,證屬熱盛迫血。治以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犀角地黃湯化載。處方:白鮮皮20g,蟬蛻10g,僵蠶10g,地榆15g,白及20g,黃芩15g,生地20g,丹皮15g,水牛角20g,丹參20g,赤白芍各15g。水煎服。3劑紫癜消失。此癥熱在血分,邪熱亢盛,迫血妄行,溢于脈外而發(fā)肌衄。用犀角地黃湯加味以清熱涼血解毒,配伍地榆、白及旨在增強涼血止血解毒之功,并佐以白鮮皮、蟬蛻、僵蠶以疏風清熱。
  
  胃脘痛
  
  患者,男,17歲。2004年9月5日初診。胃脘部疼痛,嘈雜泛酸,腹脹,口干不欲飲,煩躁易怒,舌紅苔黃,脈弦數。胃鏡提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中醫(yī)診斷為胃脘痛,證屬肝氣犯胃。治以疏肝理氣,清熱止痛。處方:陳皮15g,半夏10g,元胡15g,靈脂10g,兒茶(沖)5g,香附lOg,郁金10g,膽草15g,牡蠣20g,海螵蛸15g,白芍15g,青皮10g,柴胡10g,地榆20g,白及25g,三棱10g,莪術10g。水煎服。數劑而癥狀痊愈。本方以柴胡疏肝散加減疏肝理氣,大劑量應用白及、地榆以清熱涼血,生肌止痛,佐海螵蛸、牡蠣以清熱制酸,諸藥合用,效如桴鼓。
  
  泄瀉
  
  患者,女,37歲。1998年12月28日初診。腹痛泄瀉2個月余,大便每日4~5次,食少納呆,舌淡苔薄白,脈沉細。腸鏡提示為結、直腸炎。中醫(yī)診斷為泄瀉,證屬脾虛泄瀉。治以益氣健脾止瀉,參苓白術散加減。處方:太子參30g,黃芪50g,白術20g,茯苓20g,地榆25g,白及50g,元胡20g,兒茶15g,扁豆20g,蓮肉20g,砂仁10g,五倍子15g,山藥30g,薏米30g,甘草10g。水煎服。本方以參苓白術散健脾益氣為主,重用地榆、白及旨在澀腸止瀉,解大腸之毒,祛腐生新。臨床辨證用藥,效果顯著。
  
  討論
  
  《本草新編》謂白及屬“陽中之陰”,地榆“陰中陽也”,二藥相伍,一陰一陽,陰陽相合,相須為用,辨證用藥,效若桴鼓,F代藥理研究認為,白及質黏,含揮發(fā)油、黏液質等,能增強機體防御能力,具有抗感染作用,可消除局部炎性水腫,保護消化道、呼吸道黏膜,還可促進血細胞凝集,達到生肌止血之效。地榆含大量鞣質,三萜皂苷等,具有殺菌作用,可收縮血管,降低血管通透性,減少炎性滲出。因此,二藥相伍能消炎止血,故在治療消化性潰瘍、支氣管擴張、出血性疾病等方面具有顯著效果。

來源:《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2007年第23期
-----------好藥,我 也常用,謝謝!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