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瀉心湯是治療胃病的千古名方,緊緊扣住了慢性胃病的主要環(huán)節(jié),臨床療效顯著。筆者首先簡述一病例如下。 趙某,女,50歲;悸詼\表性胃炎十余年,間斷發(fā)作,間斷治療,近日發(fā)作頻繁,癥狀加重,遂前來就診。 刻診:上腹部、胸骨后燒灼,返流頻繁,胃脘疼痛,壓之更甚,喜暖;大便微溏。舌尖紅,舌苔白微厚,右關(guān)尺沉弱。 辨證:膽腑郁熱,胃脘寒滯,脾腎陽虛。 處方:黃連3克,黃芩10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法半夏15克,陳皮15克,茯苓15克,甘草4克,竹茹12克,炒枳實12克,干姜(搗)6克,黨參12克,大棗4枚(撕開)。5劑。 患者服藥自覺燒灼感大減,胃痛顯減,偶爾還會有輕微胃痛、燒灼,原方繼服7劑而愈。 在此,筆者想淺析該方結(jié)構(gòu),以助對胃病病機的深層認識。半夏瀉心湯實際上由三組藥組成:一是黃連、黃芩清膽泄熱;二是法半夏、干姜和胃氣,散寒滯,辛開導滯止痛;三是黨參、大棗、炙甘草健脾益氣?梢哉f是緊扣“膽、胃、脾”三個環(huán)節(jié),靶向用藥,目標明確。 對于慢性胃病病人,絕大多數(shù)都是寒熱并見,虛實夾雜,很少有純寒純熱的情況。往往既有口干口苦、咽部充血,胃脘燒灼,舌紅,胃黏膜充血、糜爛、水腫等熱象;又有胃脘怕涼、喜按、疼痛等寒象。筆者認為,“熱在膽腑,寒在胃腑,虛在脾臟”,集中反映了本病的基本規(guī)律。 淺表性胃炎病人多見舌苔厚濁,筆者常把“法半夏”擴充為溫膽湯,增強和胃化濁之力;把“干姜”豐富成干姜、香附、川芎,增強辛開、化瘀、止痛之力。 教科書中說本方的特點是“辛開、苦降、甘調(diào)”,但筆者一直覺得這句話太空泛,不好理解,落不到實處。后來感覺豁然開朗了,這不正是“辛開胃滯(法半夏、干姜)、苦降膽火(黃連、黃芩)、甘調(diào)脾虛(人參、大棗、炙甘草)”嗎?理解到這個份上,再到臨床心里就有了一種踏實感,使用本方便有了把握。 在臨床中還有一點需要注意,“膽熱、胃滯”僅僅是本病的“標象”,當這些問題解決了之后,最后一環(huán)是健脾、補腎、扶正氣,只有走到這個環(huán)節(jié),把機體的“本”培植好了,才能有遠期的療效保證。 也就是說,我們一定要有“局部”和“整體”的觀念,知道治療最終要走向哪里,這對于一個中醫(yī)來說很重要;否則只會在表象上覓覓尋尋,來來回回,終因找不到最后的歸宿而無法收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