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燥癥
    

證治匯補:燥癥

燥癥大意諸澀枯涸.干勁皴揭.皆屬于燥.(經文)燥萬物者.莫 乎火.(易經)火氣一 .五液皆枯.故燥之為。核ド伲謿庋荒芡〞常ㄔ∈剑┰锇Y內因燥者.陽明金氣所化.金受火制.木旺風生.風火相合.勝濕損津.(原病式)亦有天時久晴.黃埃蔽空.風熱怫…

燥癥大意

諸澀枯涸.干勁皴揭.皆屬于燥.(經文)燥萬物者.莫 乎火.(易經)火氣一 .五液皆枯.故燥之為病.血液衰少.而又氣血不能通暢.(原病式)

燥癥內因

燥者.陽明金氣所化.金受火制.木旺風生.風火相合.勝濕損津.(原病式)亦有天時久晴.黃埃蔽空.風熱怫郁而成者.此屬外邪.(六要)其內因所致者.病端不一.有減氣而枯.有減血而枯.(好古)或大病而攻伐太過.或吐瀉而津液頓亡.或饑餓勞倦.損傷胃液.或思慮勞神.心血耗散.或房勞太過.腎水干枯.或金石剛劑.預求峻補.或膏粱濃味.炙爆太多.皆能助火爍陰而為燥.(良方)總之.金為水源.金受火克.不能生水而源絕于上.則無以榮膚澤毛.而諸燥作矣.(六要)

燥癥外候

在外則皮膚皴揭.在上則咽鼻焦干.在中則水液衰少而煩渴.在下則腸胃枯涸而便難.(良方)

m.payment-defi.com/zhuyuan/燥病變癥

風燥.由肝血不能榮筋.故筋痛爪裂.火燥.由脾多伏火.故唇揭便秘.血燥.由心血失散.故頭多白屑.發(fā)脫須落.虛燥.由腎陰虛涸.故小便數.咽干喉腫.此皆燥之初因也.濡潤自愈.若不加嗇養(yǎng).使真水涸竭.為消渴噎膈.為痿痹經閉.為干咳聲。蠲}勁強.口噤拳攣.筋緩不收.而千 競起.雖欲靜攝.則燎原不可遏矣.(匯補)

燥癥脈法

脈緊而澀.或浮而弦.或芤而虛.皆屬燥癥.(正傳)

燥癥治法

治燥須先清熱.清熱須先養(yǎng)血.養(yǎng)血須先滋陰.(繩墨)宜甘寒之品.滋潤榮衛(wèi).甘能生血.寒能勝熱.陰得滋而火殺.液得潤而燥除.故曰.莫治風.莫治燥.治得火時風燥了.(子和)

虛燥宜補

若病后曾服汗下藥.及吐后產后.老年瘦羸人.見諸燥癥.脈細澀或洪數者.俱屬血液不足.當濡潤之.縱欲人發(fā)燥者.多腎虛.以腎主五液也.(匯補)

燥癥禁戒

切忌香燥動火.及發(fā)汗?jié)B濕利便通導之藥.(入門)損傷津液.至于苦寒辛涼.亦逐末而忘本.世多此弊.其燥愈增.(匯補)

燥癥用藥

主以四物湯加減.如皮膚皴揭.加秦艽、防風.咽鼻焦干.加知母黃芩.煩渴.加麥冬、花粉.便難.加麻仁、牛膝.痰燥.加貝母、栝蔞.血燥.加天冬、熟地.火燥.壯實者.用清涼飲子以治上焦之燥.用脾約麻仁丸以治中下之燥.虛燥.在腎經者.用地黃湯丸.加天麥冬.在肝脾經者.用加味逍遙散.加麥冬.或枯梗.或生地.隨癥加減.不可膠泥其說也.

燥癥選方

清涼飲子 治上焦積熱.口舌咽干鼻燥.

黃芩 黃連 薄荷 玄參 當歸 芍藥(各一錢半) 甘草(一錢)

便燥.加大黃.水煎服.

脾約麻仁丸(和劑) 治脾家伏火.血液燥.大便閉結.

濃樸 枳實 芍藥(各二兩) 大黃(蒸四兩) 杏仁 麻仁(各一兩半)

蜜丸.溫水下.

地黃湯 加味逍遙散 四物湯(三方俱見中風)

大補地黃丸 治下焦虛火.精血枯燥.因而便閉.

熟地(四兩) 當歸 山藥 枸杞(各三兩) 知母 黃柏(各二兩) 山萸白芍藥(二兩) 生地(二兩五錢) 蓯蓉 玄參(各一兩半)

煉蜜丸.鹽www.med126.com湯下.

新制通幽湯 治幽門不通.大便閉結.上沖吸門.嘔食不下.腸燥胃閉.將成噎塞之癥.

當歸 紅花 韭汁 香附 牡丹蘇子 桔梗 陳皮水煎.磨檳榔五分.調和服.

朱砂蘆薈丸 治大便不通.

朱砂(研如飛面五錢) 真蘆薈(研細七錢)

滴好酒少許為丸.每服一錢二分.好酒服.朝服暮通.暮服朝通.須天晴時修合.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