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關于脈診的原文共有146條,約占全文的1/3強。古本《傷寒論》中尚有“辨脈法” (34條)*和“平脈法”(42條)兩篇脈法的專論,可見仲景對脈診十分重視。再檢閱《傷寒論》每篇的命題來看,又均以“辨某某病脈證并治”為篇名,說明其診疾論病乃是以脈、證、治三者相結合的。由此可知,《傷寒論》診察疾病的方法,是以“四診合參”進行憑脈辨證,因證擇方。這個有機聯(lián)系的全過程,自然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辨證論治”理論體系。 綜觀全論的脈診原文,約可概括為辨別證候、闡發(fā)病機、指導治療、判斷預后四個方面的臨床意義。茲分述于后: 一、辨別證侯 論中以脈診來辨別證候的,有辨六經(jīng)主證,有辨病名,有辨病性,有辨病位,雖然其所辨不同,但都是以脈診來規(guī)定其特定意義則是完全一致的。 (一)辨主證 《傷寒論》說:“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1)傷寒三日,陽明脈大。(191) “傷寒脈弦而細,頭痛發(fā)熱,屬少陽!(266)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278)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281)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腹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338) 凡上述六經(jīng)主證的脈法,是辨別主證的關鍵所在。比如,太陽病具有頭項強痛而惡寒的表證,則必須有“脈浮”的表脈。相反如具上述表證而沒有脈浮的表脈,那就不能成為太陽表證。再如,少陰病的“脈微細”,一般地說,微為氣虛,細乃血少,微細之脈并見,反映少陰病是氣血虛弱的全身性功能低下的病癥,故病者精神不支而欲寐?梢,六經(jīng)的主證和主脈有其內在的聯(lián)系,兩者必然是(當然也有脈證不符的情況)以一定的病機所決定的。有是證必有是脈,六經(jīng)脈法皆然,余者以此類推. (二)辨病名 《傷寒論》說:“太陽病,發(fā)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薄疤柌,或已發(fā)熱,或未發(fā)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薄啊L溫為病,脈陰陽俱浮! 如上所述的“緩”、“緊”、“浮”三種脈象,是如何在辨別病名上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為如果太陽中風表虛證,具有發(fā)熱汗出惡風的主癥,若其脈不緩而數(shù),那疾病的本質就變成了風熱表實證。又如傷寒脈浮,因為風寒束表,衛(wèi)陽郁遏,正氣抗邪有力,脈象應當是浮緊有力。假如具有傷寒表實之證,其脈不緊而緩或弱,無疑就是表兼里虛證,這顯然又不能診斷為傷寒表實證。所以,脈象在“脈證合參”的前提下,它對病名是有定性的作用的。至于風溫脈陰陽俱浮,而在臨床上應當是脈浮數(shù),即吳鞠通所說的“不緩不緊而動數(shù)”的意思。再結合原文116條“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弱者發(fā)熱脈浮,解之當汗出愈”的精神,前后印證,風溫脈陰陽俱浮的浮數(shù)脈就一目了然了。 (三)辨病性 《傷寒論》說:“脈浮者,病在表…”(51)“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者,沉為里!(223)“傷寒脈遲。。。脈遲為寒。”(333)“病人脈數(shù),數(shù)為熱……”(126)“尺中脈微此里虛……”(49)“陽明病,譫語,發(fā)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之……”(219) 如上所述,浮脈主表,沉脈主里;遲脈主寒,數(shù)脈主熱;微細屬虛,滑疾屬實。這是論中以脈診辨病性的基本規(guī)律。若再從全論的脈法和臨床實際來推論,雖然以浮沉分表里,遲數(shù)辨寒熱,但又當視其脈象相兼而定。例如浮緊為表寒,浮數(shù)為表熱:沉數(shù)屬里熱,沉緊屬里寒等,這樣把兩種脈象結合起來,才更切合臨床實際。 (四)辨病位 《傷寒論·辨脈法》說:“寸口脈,浮為在表,沉為在里,數(shù)為在腑,遲為在臟……”此即以浮沉遲數(shù)來測定病變的部位。程知說:“軀殼之外,榮衛(wèi)為表,軀殼之內,臟腑為里,故以浮沉別之!薄峨y經(jīng)‘九難》說:“何以別知臟腑之病?然數(shù)者腑也,遲者臟也,數(shù)則為熱,遲則為寒,諸陽為熱,諸陰為寒,故以別知臟腑之病也!币陨纤,就一般而言,以脈之浮沉遲數(shù),配合表里臟腑,是言其常,而不是言其變。不過,浮沉定表里似無可 非議,而遲數(shù)定臟腑則多有疑義,如程知說:“傷寒中之傳變,亦有數(shù)而入臟,遲而腑!背淌现,似乎是常中之變,表面看來是相矛盾,而實質上是一致的。因此不論臟腑表里,都可出現(xiàn)浮沉遲數(shù)的現(xiàn)象,這應當是屬于變法的范疇,那就不能從文字表面拘執(zhí)。所以,讀仲景書既要知常也要達變,只有知常達變,方可了然于胸中,運用于臨床。 二、闡述病機 論中以脈法來提示病機,這一精神貫穿于《傷寒論》的全部脈法之中,它啟示醫(yī)者通過脈象來揣測病機,而不是孤立地就脈論脈,那就會失卻仲景脈法的原旨。 《傷寒論》說:“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fā),陰弱者,汗自出……” (12)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shù),浮澀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249) 上述兩條,一者以脈表明太陽表虛之理,一者以脈解釋脾約之機。前者以陽浮陰弱之脈說明衛(wèi)強營弱而自發(fā)熱,自汗出的病機;后者以浮澀之脈說明胃熱津傷脾不能轉輸而約束的大便難證,又如癥象陽旦的“寸口脈浮而大,浮為風,大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痙攣……”(30)等,都是只提脈象以概病機。論中此類條文,示人從脈象去領悟病機,而不能言脈不言病,不然則失去了實際意義。 三、指導治療 論中以脈法來指導治療者,諸如可汗不可汗、可下不可下、可清不可清,以及可溫、可補、可吐、可灸不可灸等多方面。 (一)可汗不可汗 《傷寒論》說:“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fā)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者,此當發(fā)其汗……麻黃湯主之。”(46)“脈浮而數(shù)者,可發(fā)汗,宜麻黃湯!(52)“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42)“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fā)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17)“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fā)汗,何以知然,以榮氣不足,血少故也!(50)“太陽病,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fā)汗……”(27)“傷寒,脈弦細,頭痛,發(fā)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fā)汗。。。(266)“少陰病,脈細沉數(shù),病為在里:不可發(fā)汗!(285) “少陰病,脈微,不可發(fā)汗,亡陽故也……”(286) 概括言之,論中表實證可發(fā)汗者有浮緊浮數(shù)之脈,亦有表虛不可發(fā)汗的浮弱脈,前者風寒束表,正氣有力抗邪,故脈浮緊(或浮數(shù))有力,以麻黃湯峻汗攻邪;后者風寒在表,衛(wèi)外不固,營陰外泄,故脈應浮緩而弱,以桂枝湯調和營衛(wèi)。此兩者表證與表脈俱備,治療當可發(fā)汗。至于不可發(fā)汗,有表實不可用桂枝湯,表虛不可用麻黃湯之禁,以及陽氣虛脈微弱,陰血虛尺中遲,乃至少陽、少陰之禁汗例,均可以從脈象中獲得診斷的依據(jù)。 (二)可下不可下 《傷寒論》說:“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fā)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242) “結胸癥,其脈浮大者,不可下!(136) “太陰為病,脈弱者,其人續(xù)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280) “少陰病……尺脈弱澀者,復不可下之!(286) 傷寒可下之癥,因其熱聚胃腑,脈必數(shù)實有力,故以攻下逐實法治,若雖熱實,如結胸脈浮大,胃腸并無可攻之實,故不可下。少陰尺脈弱澀,為病在里,屬氣血虧虛之證,無疑是在禁下之列。 (三)可清不可清 《傷寒論》說:“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白虎湯主之!(350)“服桂枝湯,大汗出后,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26)“傷寒,脈浮,發(fā)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175) 論中可清之證,脈皆洪大滑疾,這是熱邪鼓舞,正氣盛邪亦猖獗。凡陽明熱盛于外,脈洪大必與大熱大汗大煩渴之癥并存,但亦有熱伏于里,所謂“里有熱”的熱厥證,此時脈可見沉伏或沉而滑疾。其治皆用白虎湯達熱出表。若發(fā)熱無汗表不解,脈雖浮亦不可以白虎之剽悍,此為論中先表后里的定法。 (四)可溫與可補 《傷寒論》說:“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保313) “少陰病,始得之,反發(fā)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301) “病發(fā)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里,宜四逆湯!(94) “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171)“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102) 傷寒以寒立論,論中有表寒有里寒,有經(jīng)寒有臟寒。表證病在陽經(jīng)而脈沉,應發(fā)表溫經(jīng)以散寒,里證病在臟而脈沉,應溫臟(多指脾腎)的虛寒,但不論其屬表屬里,脈沉者是為陽虛可溫之證。脈結代是脈搏間歇,屬陰陽氣血不足,故心悸不安,用炙甘草湯陰陽并補,氣血兩調。陽脈澀,陰脈弦,為土虛木旺,故小建中湯,扶土抑木,建中補虛。 在《傷寒論》中,還有可灸可不灸。如“少陰病,吐利……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292) “傷寒脈促,手足厥逆,可炙之:”(349) “微數(shù)之脈,慎不可灸……”(119) 凡此可炙者為陰寒之證,多屬陽虛,脈不至是氣血無力鼓動血脈,常見微細模糊之脈;脈促應為虛細而數(shù),亦是陽虛之虞,故灸少陰經(jīng)穴,溫經(jīng)以復脈。不可灸而脈微數(shù),是為陰血不足,亦或為熱郁伏而脈數(shù),均應禁止溫灸。由此推論,微數(shù)之脈,亦不可辛溫助陽,免于火灼筋傷而成火逆。 此外,尚有可吐之證,如“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沖咽喉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171) 又“少陰病,飲食人口則吐……脈弦遲者,此胸中實……當吐之”.(324) 以及“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354) “凡此可吐之證,其脈寸微浮,只是指病在胸膈的部位而言,而脈弦遲,及脈乍緊,均為胸膈間有痰水、宿食之故,因為有形之痰食,氣機阻滯壅澀,使之脈流不暢。 四、判斷預后 論中推論判斷預后的脈法,包括辨?zhèn)髯儭⒈娌∮、辨生死等,這類反應各種不同轉歸的脈法,驗之臨床,頗有實用價值。 (一)辨?zhèn)髋c變 《傷寒論》說:“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也;頗欲吐,若躁煩,脈數(shù)急者,為傳也!(4) 外感熱病,脈數(shù)急為病進欲傳里;脈靜是平和之意,為病不化燥入里之征,故不傳。從脈候來推斷疾病傳變與否,是臨床的重要標志之一。 (二)辨病欲愈 《傷寒論》說:“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欲已也!(271)“太陰中風,四肢煩疼,脈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274)“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287) “少陰中風,脈陽徽陰浮者,為欲愈。”(290) 傷寒三陽病不傳而欲愈,脈象多由浮緊急數(shù)而轉脈小,是病不內傳欲已之征。三陰病欲愈,由陰轉陽,脈緊去而暴微或脈長,是正氣來復,脈象因之和緩充盈。 (三)辨生與死 《傷寒論》說:“發(fā)汗多,若重發(fā)汗者,亡其陽……脈短者死,脈自和者不死!(216) “傷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發(fā)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fā)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217) “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干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xù)者生。”(315) 論中以脈決生死者,一為治不如法,以致津傷脈短者多難治或死,脈自和為津液未傷可生;一為陽熱之極,脈弦為正可勝邪者生,澀為熱灼津竭者多難治或死;一為陰寒之極,脈暴出是正氣驟脫,脈微數(shù)是正氣尚存。總之,脈證相符可生,脈證不符多難治或死,久病正氣不足脈應顯虛,脈反實者多是病進。總的原則是脈證相符,有是證即有是脈,預后多良好;脈證不符,證與脈相反,預后多不良。 前已述及,仲景脈診的涵義是多方面的,內容極為廣泛而深刻。要領悟其精神實質,應重在“脈證合參”,切不可膠柱鼓瑟。尤其是初學者,更應結合臨床細心體會,使之更好地指導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