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主五色,肺主五聲,前已詳言之矣。如心主五臭,凡病者喜臭惡臭,皆主于心,此統(tǒng)而言之也。若分而言之,則自入喜焦,病生心也。入脾喜香,病主脾也。入腎喜腐,病生腎也。入肺喜腥,病生肺也。入肝喜臊,病生肝也。脾主五味,凡病者喜味惡味,皆主于脾,此統(tǒng)而言之也。若分而言之,則自入喜甘,病生脾也。
入肝喜酸,病生肝也。入心喜苦。病生心也。入肺喜辛,病生肺也。入腎喜咸,病生腎也。腎主五液,凡病者多液少液,m.payment-defi.com/wszg/皆主于腎,此統(tǒng)而言之也。若分而言之,則自入出而為唾,病生腎也。入心出而為汗,病生心也。入肝出而為淚,病生肝也。入脾出而為涎,病生脾也。入肺出而為涕,病生肺也。其色之順逆、聲之微壯、法同推也。
凡病朝慧者,以朝則人氣始生,衛(wèi)氣始行,故慧也。晝安者,以日中則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也。夕加者,以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也。夜甚者,以夜半人氣入臟,邪氣獨居于身,故甚也。此百病消長,邪正進退之常也。凡病來潮,發(fā)作之時,精神為貴。病至精神不衰,則為邪氣不能勝正,正氣實也。病至精神困弱,則為正氣不能勝邪,正氣虛也。
凡病晝則增劇煩熱,而夜安靜者,是陽自旺于陽分,氣病而血不病也。凡病夜則增劇寒厥,而晝安靜者,是陰自旺于陰分,血病而氣不病也。凡病晝則增劇寒厥,而夜安靜者,是陰上乘于陽分之病也。凡病夜則增劇煩熱,而晝安靜者,是陽下陷于陰分之病也。凡病晝夜俱寒厥者,是重陰無陽之病也。凡病晝夜俱煩熱者,是重陽無陰之病也。凡病晝則寒厥,夜則煩熱,名曰陰陽交錯者,飲食不入,其人之死,終難卻也。
凡食多氣盛,此其常也。若食多氣少,非胃病火化,即新愈之后,貪食而谷氣未足也。凡食少氣少,此其常也。若食少氣多,則必是胃病不食,肺病氣逆,兩經(jīng)之愆也。喜冷者,中必有熱;喜熱者,中必有寒;虛熱則飲冷少,實熱則飲冷多,虛寒則飲熱少,實寒則飲熱多,是寒熱虛實,辨在多少之間也。如傷食不思食。若雜證思食,為有胃氣則生,絕食為無胃氣則死。
大便之利不利,關乎里之虛實也。閉者為實,若內(nèi)外并無熱證,則為陰結便閉也。通者為虛,若內(nèi)外并無寒證,則為陽實熱利也。小便之紅與白,主乎里之寒熱也。紅者為熱,若平素淺紅淡黃,則為陰虛也。
白者為寒,若平素白渾如米泔,則為濕熱所化也。
一問寒熱二問汗,問其寒熱多寡,以審陰陽,以辨真假。問其汗之有無,以辨風寒,以別虛m.payment-defi.com/rencai/實。
三問頭身四問便,問其頭痛為邪甚,不痛為正虛。暴眩為風火與痰,漸眩為土虛氣陷。問其身之部位,以審經(jīng)絡。亦以一身重痛為邪甚,軟弱為正虛。問其小便紅白、多少,大便秘溏,清谷、清水以辨寒熱虛實。
五問飲食六問胸,問飲食以察其胃氣之強弱。問胸者,該胃口而言也。濁氣上干,則胸滿痛為結,胸不痛而脹連心下為痞氣。
七聾八渴俱當辨,問聾者,傷寒以辨其在少陽與厥陰,雜病以聾為重,不聾為輕也。問渴者,以寒熱虛實俱有渴,大抵以口中和,索水不欲飲者為寒;口中熱,引飲不休者為熱;大渴譫語,不大便者為實;時欲飲水,飲亦不多,二便通利者為虛。
九問舊病十問因,問舊病以知其有素病與否,問其致病之因,以為用藥之準。
再將服藥參機變。
表里寒熱補瀉之中,自有神機變化之妙。
婦人尤必問經(jīng)期,遲速閉崩皆可見。
婦人以經(jīng)為主,問其有無遲速,以探病情,兼察有孕與否。
小兒欲作痘疹,與外感同,宜辨其手中指、足脛、耳后筋色為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