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外科手術操作的基本原則及技術操作要求 | |||||
文章來源:醫(yī)學全在線 更新時間:2006-8-16 2:28:09 技能論壇 | |||||
(二)滅菌的監(jiān)測 由于滅菌效果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在處理時必須加以監(jiān)測。目前常用的方法有: 1.儀表監(jiān)測 即依靠滅菌設備上的有關儀表,如溫度計、壓力計等進行控制,并通過自動記錄儀記錄備查。 2.化學指示劑 利用化學物質特征性的顏色或其他反應指示作用因子的強度和時間。 3.生物指示劑 直接用細菌的存亡來證明是否達到滅菌的要求。 4.程序監(jiān)測 根據滅菌處理的程序作回顧性或前瞻性監(jiān)測。 手術室工作中使用較多的是化學監(jiān)測法,近年來化學指示劑的發(fā)展較快,既可指示作用的強度又可指示作用的時間,已廣泛用于高壓蒸氣、環(huán)氧乙烷和甲醛熏蒸滅菌。有貼于包外的化學指示膠帶或膠簽,用于表示該物是否經過滅菌處理;也有放于包內中央的指示卡(管),用于表明包內物品是否達到滅菌要求。 (三)無菌物品的保存 1.設無菌物品室專放無菌物品,所有物品均應注明消毒滅菌日期、名稱以及執(zhí)行者的姓名。 2.高壓滅菌的物品有效期為7天,過期后需重新消毒才能使用。 3.煮沸消毒和化學消毒有效期為12小時,超過有效期限后,必須重新消毒。 4.已打開的消毒物品只限24小時內存放手術間使用。 5.無菌敷料室應每日擦拭框架和地面1~2次,每日紫外線燈照射1~2次。 6.無菌敷料室應專人負責,做到三定:定物、定位、定量。 7.對特殊感染病人污染的敷料器械應作兩次消毒后再放回無菌室。 手術室中的器械經消毒滅菌后還應注意防止再污染。運送滅菌后的手術包、敷料包等,不論從供應室領取或是手術室內周轉,均應使用經消毒的推車或托盤,決不可與污染物品混放或混用。手術室內保存的滅菌器材,應雙層包裝,以防開包時不慎污染。小件器材應包裝后進行滅菌處理,連同包裝儲存。存放無菌器材的房間,應干燥無塵,設通風或紫外線消毒裝置,盡量減少人員的出入,并定期進行清潔和消毒處理。 (四)手術室管理的基本要求 1.個人衛(wèi)生和健康 手術室工作人員應嚴格講究衛(wèi)生。手指甲應剪短,有呼吸道疾病、開放傷口、眼鼻喉部感染者,均不宜進入手術室。 2.手術室制度 ⑴工作人員進入手術室制度:嚴格遵守無菌原則,穿手術室備好的衣、褲、鞋,戴口罩、帽子,保持清潔安靜。禁止吸煙或大聲喧嘩。有呼吸道感染及化膿性病灶者原則上不進入手術室。加強工作計劃性,減少出入手術室的次數。 ⑵手術室參觀制度:參觀人員應穿手術室準備的衣、褲、鞋,戴口罩、帽子。每間手術室參觀人員不超過3人。參觀時嚴格遵守無菌規(guī)則,站在指定的地點。參觀者不得距手術臺太近或站立過高,不得隨意走動。參觀感染手術后不得再到其他手術間參觀。 ⑶消毒隔離制度:每次手術后徹底清掃洗刷,清除污染敷料和雜物,紫外線燈照射消毒,接臺手術需照射30分鐘后才可再次施行手術。所用物品、器械、敷料、無菌物品應每周消毒一次。打開的無菌物品及器械保留24小時后應重新消毒滅菌。氧氣管、各種導管、引流裝置等用后浸泡在消毒液內消毒,并每天更換消毒液一次,定期作細菌培養(yǎng)。無菌手術間與有菌手術間相對固定,無條件固定者,應先施行無菌手術,后施行污染或感染手術。 ⑷手術室空氣消毒:手術室內空氣應定期消毒,通常采用乳酸消毒法。100m3空間可用80%乳酸12m1倒入鍋內,置于三腳架上,架下酒精燈加熱,待蒸發(fā)完后將火熄滅,緊閉30分鐘后打開門窗通風。 更多信息請訪問醫(yī)學全在線網站考研頻道 |
|||||
教程錄入:凌云 責任編輯:凌云 | |||||
【發(fā)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
最新熱點 | 最新推薦 | 相關文章 | ||
胸部(心肺)聽診的技巧 心電圖淺介 外科手術基本技術操作指導 骨科牽引與關節(jié)穿剌術 繃帶包扎與石膏固定 導尿和膀胱造瘺術 外科引流與換藥 麻醉(Anesthesia) 氣管切開術 心肺復蘇術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