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點128:扣鍋煅法(悶煅)
藥物在高溫缺氧條件下煅燒成炭的方法稱悶煅法,亦稱扣鍋煅法。煅制的目的有:為了改變藥物性能,產(chǎn)生新的療效,增強止血作用,如血余炭、棕櫚炭 等;有些有毒藥物經(jīng)煅炭后可降低毒性,如干漆等;有些藥物經(jīng)煅炭后可增強收澀、斂瘡等作用,如燈芯、蜂房等。煅燒時應隨時用濕鹽泥堵封兩鍋相接處,防止空 氣進入,使藥物灰化;煅后應放至完全冷卻后開鍋,以免藥物遇空氣而燃燒灰化;煅鍋內(nèi)藥料不宜裝滿,以免煅制不透;判斷藥物是否煅透,可用觀察扣鍋底部米或 紙變?yōu)樯铧S色或滴水即沸的方法來判斷。
血余炭:有較好的止血作用,從血余炭提得的粗結晶止血作用更強,除去血余炭中的鈣、鐵離子后,其凝血時間延長,說明血余炭的止血作用可能與其所含的鈣、鐵離子有關。
☆ ☆☆☆☆考點129:蒸法
目的:①便于保存(如桑螵蛸、黃芩、人參);②擴大用藥范圍(如地黃、何首烏、大黃);③保存藥效(在藥物蒸制過程中加入酒、醋后有類同的輔料作用);④便于軟化切制(如木瓜、天麻、玄參)。
操作方法:將待蒸的藥物洗漂干凈,并大小分開,質(zhì)地堅硬者可適當先用水浸潤1~2h以加速蒸的效果。與液體輔料同蒸者,可利用該輔料潤透藥物,然 后將洗凈潤透或拌均勻輔料后潤透的藥物,置籠屜或銅罐等蒸制容器內(nèi),隔水加熱至所需程度取出,蒸制時間一般視藥物而定,短者1~2h,長者數(shù)十小時,有的 要求反復蒸制(九蒸九曬)。蒸制過程中一般先用武火,待"圓氣"后改用文火,保持鍋內(nèi)有足夠蒸汽即可。
何首烏:有何首烏、制首烏。生首烏經(jīng)黑豆汁拌蒸后,味轉(zhuǎn)甘厚而性轉(zhuǎn)溫,增強了補肝腎,益精血,烏須發(fā),強筋骨的作用,同時消除了生首烏滑腸致瀉的 副作用,宜于久服。制首烏,取生首烏片或塊,用黑豆汁拌勻,潤濕,置非鐵質(zhì)蒸制容器內(nèi),密閉,蒸或燉至汁液被吸盡,藥物呈棕褐色時取出,干燥。何首烏每 100kg用黑豆lOkg汁。蒸制過程中,外表顏色加深,總蒽醌、結合蒽醌含量隨著蒸制時間延長而減少,游離蒽醌開始時增加,20h后開始減少,二苯乙烯 苷含量亦隨蒸制時間增加而降低,外觀質(zhì)量以蒸32h為最好,九蒸九曬品顏色稍淡,無光澤,質(zhì)疏松,結合藥理作用提示炮制時間以常壓蒸32h為好。制首烏具 有免疫增強作用和肝糖原積累作用,而生首烏無此作用。醫(yī)學全.在線提供
黃芩:有黃芩、酒黃芩、黃芩炭。生黃芩酒制入血分,并可借黃酒升騰之力,用于上焦肺熱及四肢肌表之濕熱;同時,因酒性大熱,可緩和黃芩苦寒之性,以免傷害脾陽,導致腹痛;黃芩炭清熱止血為主,用于崩漏下血,吐血衄血。
地黃:有鮮地黃、生地黃、熟地黃、生地炭、熟地炭。鮮地黃清熱、涼血、止血、生津;生地黃性寒,為清熱涼血之品,具有養(yǎng)陰清熱,涼血生津的功能; 蒸熟地黃藥性由寒轉(zhuǎn)溫,功能由清轉(zhuǎn)補,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能;生地黃炭涼血止血;熟地黃炭以補血止血為主,熟地黃有酒蒸和清蒸兩法。生地黃經(jīng)長時 間加熱蒸熟后部分多糖和低聚糖可水解轉(zhuǎn)化為單糖。單糖含量比生地黃明顯增加。炮制亦可使環(huán)烯醚萜苷類成分分解,三糖苷-地黃苷D(降血糖主要成分)幾乎不 分解。地黃炮制后氨基酸含量下降,微量元素和溶出率變化不大。
黃精:有蒸黃精、酒黃精。生黃精蒸后增強補脾潤肺益腎的功能,并除去麻味,以免刺激咽喉;酒制能助藥勢,使之滋而不膩,更好地發(fā)揮補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