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肖芒
|
漢語拼音 | SUANMO
|
拉丁名 | 1.Rumex acetosa L.; 2.R.nepalensis Spreng.
|
英文譯名 | |
銷售地區(qū) | |
保護品種 | |
中藥材基原 | 為蓼科植物酸模、尼泊爾酸模的根。
|
動植物形態(tài) | 1.酸模:多年生草本,高40~80cm。根粗壯,長20~30cm,直徑4cm左右,黃色。莖直立,通常不分枝,具溝槽,有節(jié),中空;~長卵圓形,長5~10cm,寬2~3cm,先端鈍尖或急尖,基部箭形,全緣,具長柄;莖生葉片較小,披針形,無柄,抱莖;托葉鞘膜質(zhì),筒狀,破裂。圓錐花序頂生;花小,單性,雌雄異株;雄花內(nèi)輪花被片長約3mm,外輪花被片較小,雄蕊6;雌花內(nèi)輪花被片果期增大,近圓形,長3~4mm,包被果實,外輪花被片較小,反折;子房三棱形,柱頭3,畫筆狀,紫紅色。瘦果卵圓形,具三棱,黑色,有光澤。 2.尼泊爾酸模:多年生草本,高50~80cm。根及根莖粗壯,圓柱形,長30~50cm,徑3~5cm,有分枝,表皮棕黃色。莖直立,常2~3條從根莖處發(fā)出,有明顯縱溝棱;~長圓狀卵形,長10~15(~20)cm,寬4~6cm,先端鈍尖,基部圓形或淺心形,邊緣皺波狀;葉柄長3~5cm;莖生葉較小,卵狀披針形,基部圓形或廣楔形;托葉鞘膜質(zhì),筒狀。花序圓錐狀,頂生;花兩性,數(shù)朵簇生,花梗細弱,有關節(jié),長約5mm,下垂;花被片6,2輪,內(nèi)輪果期增大,寬卵形,長5~6mm,邊緣有針刺狀齒,齒端成鉤狀;雄蕊6,成對排列,每對與外輪花被片對生,花絲細弱;子房三棱形,花柱3,向下彎曲,柱頭3,畫筆狀。瘦果卵形,具3棱,深褐色,有光澤,長約3mm。 |
動植物資源分布 | 1.酸模:產(chǎn)于西藏、青海、甘肅、四川及云南;遼寧、吉林、河北、陜西、新疆、江蘇、浙江、湖北有分布。
2.尼泊爾酸模:產(chǎn)于西藏、青海、甘肅、四川、云南;陜西、江西、湖南、湖北、貴州有分布;伊朗、阿富汗、印度、巴基斯但、尼泊爾、緬甸、越南、日本、印度尼西亞亦有分布。
|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 1.酸模:生于海拔4000m以下的農(nóng)田附近、荒地、濕潤草坡、河谷階地。
2.尼泊爾酸模:生于海拔2700~4300m的河谷階地、宅旁、荒地、農(nóng)田附近。
|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 1.酸模:花期6~7月,果期7~8月。 2.尼泊爾酸模:花期6~7月,果期7~8月。 |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 秋末采挖,去凈枯葉、莖苗和須根,洗凈,曬干或曬至六成干,切片,再曬干。
|
藥用部位 | 以根入藥。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呈類圓柱形或圓錐形,長短不一,直徑3~5cm,下部有分枝。根頭部有莖基殘余及支根痕,尚有少數(shù)殘存的棕色須根,橫紋密集。表皮淡黃色或黃灰色,有橫向皮孔樣疤痕。質(zhì)硬,易折斷,斷面淡黃色或棕黃色,或為圓形或卵圓形塊狀,厚10~15mm,表皮和切面顏色與整根同。味苦澀。 顯微鑒別:尼泊爾酸模根橫切面: 木栓層薄。皮層中無機械組織。韌皮部細胞壓縮,形成層環(huán)明顯。木質(zhì)部導管呈半徑向排列,無纖維伴隨。薄壁組織中含眾多淀粉粒,均為單粒類棱形或類球形,長5~46cm。根頭部橫切面特征與根相似,但中心有髓部薄壁組織。 |
中藥化學成分 | 尼泊爾酸模根部含蒽醌類衍生物,其總量0.98%~1.2%。游離狀態(tài)的蒽醌0.72%~0.88%,結合狀態(tài)蒽醌0.26%~0.31%,其中有大黃素(emodin,C(15)H(10)O(5))、大黃酚(chrysophanol,C(15)H(10)O(4))、大黃素甲醚(physcion,C(16)H(12)O(5))及酸模素(nepodin,musizin,C(12)H(12)O(3))。結合性蒽醌的甙元也是以非大黃酸類的蒽醌為主。尚含有鞣質(zhì)8%~22%,其中有兒茶鞣質(zhì),沒食子鞣質(zhì)、沒食子酸桂皮酸鞣質(zhì)等。酸模據(jù)《中國經(jīng)濟植物志》記載:根、葉中含鞣質(zhì)7.6%~27.5%,以根為多!堕L白山植物藥志》記載:根內(nèi)含蒽醌類衍生物有:大黃素(emodin,C(15)H(10)O(5))、牛耳大黃甙(neposide,C(19)H(22)O(8)) 、大黃酸(rhein,C(15)H(8)O(6))、大黃酚(chrysophanol,C15H10O4)及多種有機酸、維生素C、咖啡酸、沒食子酸、原兒茶酸、氯原酸、香豆酸、阿魏酸、酒石酸、鞣酸。葉中含維生素C、草酸、阿魏酸,氯原酸、葉綠醌(plastoquinone,C(53)H(30)O(2))、金絲桃甙(hyperoside,hy-Perin,C(21)H(20)O(12))、矢車菊素(cyanidin,C15H11O+6)、錦葵花素(malvidin,C17H15O7+)、牡丹花甙(paeonin,C(28)H(33)O(16))、飛燕草素(delphinidin,C(15)H(11)O(7+))、菸酰胺(nicotinamide,C(6)H(6)ON(2)),以及草酸鹽、碳酸鹽、鐵鹽等。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藥劑型 | 散劑,膏劑。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 | 1.酸模提取物的抗腫瘤活性:把酸模的根切細,熱水提取后得到高分子多糖部位(RAP)。此部位口服或腹腔給藥對小鼠移植性實體瘤有顯著的抗腫瘤活性,且對人的補體C3有很強的活化作用。Swiss/NIH系小鼠在S-180實體瘤及艾氏腹水癌移植后24小時,腹腔給予BAP,劑量為每天20、50、100及200mg/kg,給藥10天。對于艾氏腹水癌(2 x 106細胞/小鼠),兩種給藥途徑都無抗腫瘤活性,而對S-180實體瘤,兩種途徑都有效,特別是口服給藥,腫瘤移植后第五周的抑制率達92.4%。用抗原抗體交叉電泳的方法來測定補體C3的活化程度時,發(fā)現(xiàn)RAP是作用于C(3)活化的旁路。 2.解痙作用:本品提取物牛耳大黃甙具有明顯的解痙作用,其作用近似罌粟堿。 3.其他:有抑制大孢子霉菌繁殖和生長的作用。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篩選 | |
新藥的臨床評價 | |
實驗動物的品種 | |
方劑組成 | |
藥物和劑量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酸,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瘡熱,解毒。
|
性味分類 |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配方或單用,內(nèi)服或外服。內(nèi)服配方每次9~15g,單用5~6g;外用適量。
|
用藥忌宜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藍琉璃》記載:莖中松軟,紅色,高大,具節(jié)。葉油綠,大,花紅黃兩種,粗糙,簇生。果狀如菱角。味甘、苦。治瘡瘍發(fā)燒,燒灰治時疫熱病!秷D鑒》記載:浪肖生長在沼澤地。莖紅色,高大;葉油綠,扁平;花紅色,粗糙、簇生;果狀如菱角。味甘、苦,治一切瘡瘍。 《如意寶樹》記載:肖芒治乳蛾、白喉。讓鈞多杰說:“肖芒消腫,解蟲毒!薄毒е楸静荨酚涊d:肖芒解瘡癤毒。肖芒分九種,本品為其中之一的浪肖。 |
藥物應用鑒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