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名族首頁  |   藏族醫(yī)學  |   蒙古族醫(yī)學  |   維吾爾族醫(yī)學  |   苗族醫(yī)學  |   傣族醫(yī)學  |   瑤族醫(yī)學  |   考試寶典  |  
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名族醫(yī)藥 >> 瑤族醫(yī)學 >> 瑤族醫(yī)藥 >> 正文:巴腩美 -瑤藥五葉藤、母豬藤、止血藥物說明書
    

巴腩美

  
一級分類
常用植物藥
二級分類
分類
巴腩美
年份
ba normh hmei
別名
五葉藤、母藤、止血藤
來源
葡萄科植物烏蘞莓 Cayratia japonica(Thunb.)Gagnep.的全株。
形態(tài)特征
草質藤本。塊根粗壯,圓形。莖有與葉對生的卷須,上部分叉。鳥足狀復葉,小葉5枚,中央小葉橢圓形或長圓形,長2.5~8厘米,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寬楔形,每邊有8~12(~15)個鋸齒;兩側小葉較小;ㄐ,淡綠色;聚傘花序腋生或假腋生,有長柄。漿果卵形,熟時黑色;ü6月。
生態(tài)分布
生于山坡路邊草叢或灌叢中。產于廣西樂業(yè)、那坡、德保、平果、隆安、山、武鳴、憑祥、桂平、秀等縣市;分布于云南、廣東、福建、臺灣、浙江、江西、湖南、貴州、四川、陜西、湖北、安徽、江蘇、河南、山東等省份;越南、日本、印度、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也有分布。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曬干備用。
性味
味酸、苦,性寒。
功效
清熱解毒,利尿,活血散瘀,消腫止痛。
傳統(tǒng)應用
癆咯血、肺膿瘍、尿路感染、小便不利、尿血、黃疽型肝炎、風濕性關節(jié)炎、痢疾、尿濁、跌打損傷、骨折腫瘡、無名腫毒、乳癰、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
15~30克,水煎或搗汁服;外用適量搗敷,取汁涂或研粉冷開水調敷。
方例
1.無名腫毒、發(fā)背、乳癰、便毒 巴腩美(烏蘞莓)60~90克,生1塊,搗爛,米30毫升調勻,絞汁熱服取汗,藥渣外敷患處,或全草熬膏外敷。
化學成分
全草含揮發(fā)油0.005%,內有樟腦,香檜烯,(王古)(王巴)烯,β-波旁烯,別香橙烯,β-欖香烯,γ-和δ-蓽澄茄烯,δ-蓽澄茄醇,檀香萜醇,4,8-二甲基喹啉,棕櫚酸甲酯,α-水芹烯,乙酸龍腦酯,辣薄荷酮,α-油醇,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1-二十烷炔,十甲基環(huán)己硅烷等30種成分[1]。還含芹菜素,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羽扇豆醇,β-谷甾醇,棕櫚酸[2]以及阿拉伯聚糖,黏液質,硝酸鉀[3],基酸[4]等。根中預試含生物堿、鞣質、淀粉[3]、樹膠、黏液質[4]等。果皮中含烏蘞色甙即是飛燕草素-3-對香豆;碧沁-5-單葡萄糖甙[5]。
藥理
1.抗病毒、抗菌解熱作用  烏蘞莓注射液在雞胚內對抗流行性感冒病毒A3 /滬防-77-56-E2及京科68-1株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在人胚腎組織培養(yǎng)中烏蘞莓注射液對腺病毒3型、副流感病毒仙臺株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鼻病毒及E-CHO11型病毒無明顯抑制作用[1]。體外試驗,1%與10%烏蘞莓注射液對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桿菌等致病性細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烏蘞莓注射液皮下注射對由皮下注射肺炎鏈球菌和流感桿菌引起的家體溫升高也有明顯的降低或延緩作用[2]。
2.抗炎作用  烏蘞莓水煎醇沉液28g/kg和烏蘞莓醇提取液25g/kg灌,對二甲苯所致小耳廓炎癥,對大鼠塑料環(huán)肉芽腫與對大鼠蛋清性、角叉菜膠足腫脹3種動物不同炎癥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對抗作用,對以滲出和肉芽組織增生為主的炎癥過程均有抑制作用。對去腎上腺大鼠抗蛋清、角叉菜膠足腫脹,烏蘞莓仍有一定抗炎作用,說明其抗炎作用與垂體-腎上腺系統(tǒng)無關[3]。
3.對凝血功能的影響  分別給大鼠灌服烏蘞莓水煎醇沉液25g/kg和烏蘞莓醇提取液25g/kg,連續(xù)14d,用XTN-RⅡ型體外血栓形成和血小板粘附兩用儀分別測定血栓長度和重量及血小板粘附率,結果表明烏蘞莓醇提取液能使血栓長度和血檢干重明顯減少及血小板粘附率明顯降低,而烏蘞莓水煎醇沉液則無作用[4]。烏蘞莓能顯著抑制ADP、膠原誘導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同時也明顯抑制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KPTT)和凝血酶時間(TT)[5]。
4.毒性  烏蘞莓水煎醇沉液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為51.12g/kg;烏蘞莓醇提取液的LD50為102.8g/kg[4]。
化學成分參考文獻
[1]羅莉等:《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1992,13(2):169。
[2]何福音等:《中成藥研究》,1987,(4):30。
[3]南京藥學院:《江蘇藥材志》,第1版,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65:427。
[4]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中草藥有效成分的研究)(第一分冊),第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72:424。
[5]Ishikura N,et al.C A,1971,74:10390u.
藥理參考文獻
[1]唐有元等:《中藥通報》,1982,7(2):37。 [2]唐有元:《中藥通報》,1985,10(8):378。 [3]顧月芳等:《中藥通報》,1988,13(9):558。 [4]顧月芳等:《中成藥》,1991,13(4):26。 [5]顧月芳等:《中藥藥理與臨床》,1989,5(1):46。
附注
出處
中國瑤藥學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評論加載中...
    網 名: (必填項)
    評論內容: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17320號-1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