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分類 | 常用植物藥
|
二級分類 | |
分類 | 凡秋
|
年份 | fanh ziu
|
別名 | 辣子
|
來源 | 茄科植物辣椒Capsicum annuum L.的葉、果實。
|
形態(tài)特征 | 多年生小灌木,常作一年生作物栽培,高50~100厘米。單葉互生,葉片常卵狀披針形,長3.5~10厘米,寬1.5~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沿葉柄下延,邊全緣或是波狀,近無毛。花白色,1~3朵生于葉腋或枝腋。漿果直立或下垂,球形、圓錐形或紡錘形,形狀及大小,各變種不同,熟時紅色;ㄆ6~7月,果期7~10月。
|
生態(tài)分布 | 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
采集加工 | 夏秋季采,曬干備用。
|
性味 | 果,味辛,性溫。
|
功效 | 溫中散寒,健胃消食。根,活血消腫。葉,味淡,性涼。清熱解毒。
|
傳統(tǒng)應(yīng)用 | |
用法用量 | 果3~9克,根、葉15~30克,水煎服;外用果、葉適量搗敷或用果研粉,冷開水調(diào)敷或用很適量水煎洗。
|
方例 | |
化學(xué)成分 | |
藥理 | 1.對消化系統(tǒng)的作用 辣椒酊或辣椒堿內(nèi)服可作健胃劑,有促進(jìn)食欲、改善消化的作用。巴索夫胃瘺狗實驗證明,辣椒水能刺激口腔黏膜,反射性地加強胃的運動[1]。用各種辣椒制成的調(diào)味品,入口服后,可增加唾液分泌及淀粉酶活性[1,2]。大劑量口服可產(chǎn)生胃炎、腸炎、腹瀉、嘔吐等。曾有報告辣椒對離體動物腸管有抑制及解痙作用[1]。辣椒堿灌胃,可促進(jìn)幽門結(jié)扎大鼠胃潰瘍形成,但不影響胃液成分。辣椒堿還可促進(jìn)利血平對大鼠的致潰瘍作用。十二指腸給藥,不會促進(jìn)結(jié)扎十二指腸大鼠胃潰瘍發(fā)生,但可增加胃液總酸度[3]。 2.抗菌、殺蟲作用 辣椒堿對蠟樣芽胞桿菌及枯草桿菌有顯著抑制作用,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無效[4]。 |
化學(xué)成分參考文獻(xiàn) | [1]Vincent K A,et al.J Agr Food Chem,1987,35(5):777. [2]江蘇新醫(yī)學(xué)院:《中藥大辭典》(下冊),第1版,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77:2570。 [3]Terada S.C A,1984,100:33464r [4]Terada S.C A.1983,99:174475t. [5]Dethe M D,et al.C A,1982,97:214338t. |
藥理參考文獻(xiàn) | [1]江蘇新醫(yī)學(xué)院:《中藥大辭典》(下冊),第1版,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77:2570。
[2]Blumherger W,et al.C A,1965,63:15420f.
[3]Makarat G,et al.C A,1966,64:2610d.
[4]Gall E,et al.C A,1968,69:104148v.
|
附注 | |
出處 | 中國瑤藥學(xu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