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1989,5(4):28
|
劑型 |
膏劑
|
藥物組成 |
當歸、川芎、羌活、威靈仙、青楓藤、葛根、乳香、沒藥、生川烏、生草烏、三棱、莪術(shù)、白芷、細辛、生附子、丁香、紅花、肉桂、生南星、樟腦。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肩周炎。
|
制備方法 |
①用95%乙醇浸泡乳香、沒藥,使溶解,取上溶液回收乙醇。②將白芷、細辛、三棱、莪術(shù)、肉桂、丁香提取揮發(fā)油。③將提取揮發(fā)油的藥渣和當歸、威靈仙、青楓藤、葛根、生附子、紅花加水煎3次濃縮。④將川芎、羌活、生川烏、生草烏、生南星、樟腦研細粉。⑤取凡士林加熱,另取硬脂酸、單硬脂酸甘油酯及尼泊金乙酯放另一容器中加熱,與凡士兵林混勻成油項。⑥取適量蒸餾水與月桂醇硫酸鈉、甘油為水項。將藥物煎出液加入水項,混勻加熱至80℃。在同溫下將水項流入油項,攪拌成水/油乳膏,然后加入乳香、沒藥浸膏攪勻,再加入揮發(fā)油,最后加上藥粉拌勻成頸肩膏。
|
用法用量 |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肩周炎589例,男263例,女326例;年齡30-78歲;病程半月至10年;左肩279例,右肩296例,雙肩14例;壓痛點:肩前區(qū)224例,外側(cè)區(qū)133例,肩后區(qū)42例,肩前、外側(cè)區(qū)152例,肩前、后區(qū)38例;有明顯外傷后患本病者68例,患頸椎病者89例。治療3日為1個療程。療效標準:顯效:治療1-3次后癥狀、體征基本消失;有效:治療3個療程后,癥狀、體癥有改善,疼痛緩解,功能活動有明顯的恢復;無效:3個療程后無明顯改變。結(jié)果:顯效195例,有效376例,無效18例,總有效率達97%。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