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狗奶根、刀口藥、黃連、刺黃檗、小檗 |
漢語拼音 | huang lu mu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小檗科植物黃蘆木的根和莖、枝。 |
動植物形態(tài) | 黃蘆木,落葉灌木,高1-3cm。枝有溝,灰黃色,老枝灰色。刺粗大,常3分叉,稀單一,長8-20mm。葉5-7片簇生;葉柄長5-15mm;葉片長橢圓形、倒卵狀橢圓形或卵形,長3-8cm,寬2.5-5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漸狹下延成柄,邊緣密生刺狀細鋸齒,齒距1-2mm,上面綠色,下面有時被白粉,網(wǎng)脈明顯。總狀花序開展或下垂,花序長4-10cm,有花10-25朵或稍多,花梗長5-10mm,花淡黃色;小苞片2,三角形;萼片倒卵形;花瓣橢圓形,先端微缺,內(nèi)面近基部有1對蜜腺;雄蕊6,花藥瓣狀開裂;子房卵圓形,內(nèi)含2胚珠,柱頭頭狀,扁圓形。漿果橢圓形,長約1cm,直徑6mm,鮮紅色,常被白粉,先端無宿存花柱;ㄆ6-7月,果期8-9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東北、華北及山東、陜西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250-2850m山坡灌叢中山溝、山區(qū)地埂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春、秋季采挖根及莖,洗凈,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根含小檗堿(berberine)1.16 %,小檗胺(berbamine)1.28%,還含藥根堿(jatrorrhizine),大葉小檗堿(berbamunine),氧化小檗堿(oxyberberine),木蘭花堿(magnoflorine),非洲防已堿(columbamine),掌葉防已堿(palmatine),尖刺堿(oxyacanthine)。莖含小檗堿、掌葉防已堿。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1.降壓作用,尖刺堿10mg注入麻醇犬股動脈,可此起給藥側(cè)下肢血管張,全身血壓顯著下降。此堿具有利膽作用,強度較小檗堿為弱,但較持入。40μg/ml能抑制小鼠腥水癌細胞的氧攝取。在體外無抗結(jié)核菌作用。在麻醇、二仙迷走神經(jīng)切斷及人工呼吸的狗身上,尖刺堿對腎上腺素引起的血壓上升及腎血這收縮有阻斷作用。 2.對平滑肌入心臟的作用,黃蘆木葉酊劑能引起動秀子宮肌收縮,加快心率,增加心肌收縮力,降低血壓。根制劑作用相比例尺 。歐小檗作用與大葉小檗相似,并能降低膽囊收縮張力,減少收縮次數(shù),增加膽汁流量,減輕疼痛及炎癥現(xiàn)象。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苦;性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燥濕;解毒 |
功效分類 | 清熱燥濕藥;解毒藥 |
主治 | 腸炎;痢疾;慢性膽囊炎;急慢性肝炎;無名腫毒;丹毒濕疹;燙傷;目赤;口瘡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5-20g。外用:適量,研粉撒布或調(diào)敷;煎水洗或點眼。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Berberis amurensis Rupr. |
科屬分類 | 小檗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