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珍珠草、魚骨草、日開夜閉、音葉葉下珠、山油柑。 |
漢語(yǔ)拼音 | huang zhu zi cao |
英文名 | Simple Phyllanthus |
藥材基原 | 為大戟科植物黃珠子草的全草。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黃珠子草 一年生草本,高達(dá)60cm。有時(shí)主莖不明顯,枝通常自莖基部分出。全株無(wú)毛。單葉互生;幾無(wú)柄;托葉膜質(zhì),卵狀三角形,長(zhǎng)約1mm,粉紅色;葉片近革質(zhì),線大辯論披針形、長(zhǎng)圓形或狹橢圓形,長(zhǎng)5-25mm,寬2-7mm,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圓而稍偏斜,上面綠色,下面略帶白霜。花小,單性同株;通常1朵雌花和2-4朵雄花簇生于葉腋;雄花花梗長(zhǎng)約2mm,萼片6,雄蕊3,化絲分離,花盤腺體6;雌花花梗長(zhǎng)約5mm,花萼6深裂,紫紅色,外折,子房球形,3室,具鱗片狀凸起,花柱分離,2深裂;花盤不分裂。蒴果扁球形,直徑2-3mm,果皮紫紅色,具鱗片狀凸起,果梗絲狀,長(zhǎng)5-12mm,萼片宿存;種子具細(xì)疣點(diǎn);ㄆ4-5月,果期6-11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西南及陜西、江西、福建、臺(tái)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350mm以下的山坡、草地。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夏、秋采收,曬干或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cè)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甘苦;平 |
歸經(jīng) | 脾經(jīng) |
功效 | 健脾消積;利尿通淋;清熱解毒 |
功效分類 | 消食藥 |
主治 | 疳積;痢疾;淋病;乳癰;牙疳;毒蛇咬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煎水洗或含漱。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1.《南寧市藥物志》:全草:消食,退翳。治疳積及疳積入眼。 2.《廣西藥植名錄》:全草:補(bǔ)脾胃,治淋病,骨哽喉,小兒疳積。根:治乳房膿腫。 |
考證 | 出自《廣西中藥志》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Phyllanthus virgatus Forst.f.[P.simplex Retz.;P.simplex Retz.var.virgatus(Forst.f.)Muell.Arg.;P.ancepssensu Benth.] |
科屬分類 | 大戟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