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高山瘤足蕨、小貫眾、斗雞草
|
漢語拼音 |
lian ye liu zu jue
|
英文名 |
all-grass of Distinct Plagiogyria
|
藥材基原 |
為瘤足蕨科植物鐮葉瘤足蕨的全草或根莖。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植株高30-45cm。具直立或斜升的根莖。葉簇生,二型;營養(yǎng)葉柄長14-18cm,基部三棱形,有1-2對氣囊體,向上略呈三棱形或半圓形;葉片狹長三角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7-25cm,基部寬8-11cm,一回羽狀分裂;羽片紙質(zhì),15-20對,互生,長4-6cm,寬8-13mm,上下面均為綠色,漸尖頭,向上微彎呈鐮狀披針形,基部不對稱,上側(cè)沿葉軸上延,下側(cè)圓形,邊緣近全緣或有齒;葉脈羽狀,側(cè)脈單一或二叉狀。孢子葉葉柄長30-40cm;葉片一回羽狀,長14-22cm,寬4-6cm;羽片15-25對,極度收縮呈線形,長5-7cm,寬2-3mm;側(cè)脈通常二叉,伸至葉邊1/2處。孢子囊生于小脈頂部,成熟時(shí)布滿羽片下面。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西南及江蘇、江西、湖南、福建、臺灣、廣東、廣西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00-1800m的常綠闊葉林或針葉林下及溪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或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涼
|
歸經(jīng) |
入膀胱、肺、肝三經(jīng)
|
功效 |
發(fā)表清熱;祛風(fēng)止癢;透疹
|
功效分類 |
解表藥
|
主治 |
流行性感冒;麻疹;皮膚瘙癢;血崩;扭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或研末。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燒灰研末調(diào)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新華本草綱要》:用于感冒發(fā)熱、皮膚搔癢。
|
考證 |
始載于《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Plagiogyria rankanensis Hayata[P.distinctissima Ching;P.adnata Bedd.]
|
科屬分類 |
瘤足蕨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