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沙蟲、沙腸子、海腸子、星蟲 |
漢語拼音 | guang luo xiang chong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星蟲科動(dòng)物裸體方格星蟲的全體。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裸體方格星蟲,體長圓形,略似蚯蚓,體長120-220mm,大者寬約10mm。體壁縱肌成束,30-31條,與環(huán)肌交錯(cuò)排列成方格狀布紋,縱橫分明。吻長約為體長的1/10左右,吻基部有一環(huán)溝,有許多覆瓦狀皮膚小凸,不規(guī)則排列;吻前段光滑,前端有一圈觸手,伸張時(shí)呈星狀,收縮時(shí)成皺褶,口即位于其中近體前1/6的背面,有一橫裂突起的裂縫。即肛門的開口,肛門腹面方兩側(cè)各有一腎孔,消化道細(xì)長,約為體長2倍,扭曲成螺旋形。體后端鈍。體乳白色而略帶淡紅色。 |
資源分布 | 我國沿海均有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穴居在沿海潮間區(qū)灘涂內(nèi),以低潮線處量多。漲潮時(shí)鉆出洞穴,也能在水中作蛇形游泳,以有機(jī)質(zhì)為食。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到低潮線沙灘掘取,除去內(nèi)臟,洗凈,加水煎至蟲體由紅變白時(shí),撈起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全體呈扁長圓柱形,形狀略似蚯蚓,體長12-22cm,表面灰白色至淡棕黃色。吻短,基部有一環(huán)狀鉤,前端有一圓觸手,形成皺褶。軀干遍布縱模溝紋,構(gòu)成格子狀花紋,周圍共有29-30行方格。體后端鈍,肛門呈一橫裂縫,位于接近體前1/6的背面。氣微腥,味咸。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肌肉含印章魚(肉)堿脫氫酶(octopine dehydrogenase),磷酸果糖激酶(phosphofructokinase),磷酸鹽(phosphate),果糖2,6-二磷酸鹽(fructose2,6-bisphosphate),腺苷酸(adenylic acid),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副肌球蛋白(paramyosin)。 表皮含膠原蛋白(collagen),粘多糖(mucopolysaccharide),亞表皮結(jié)締組織含綠色素(green pigments)。 體壁、內(nèi)臟及體腔含膽甾醇(chole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 全體含粗氨酸激動(dòng)酶(arginine kinmase),膽堿酯酶(cholinesterase),糖原磷酸化酶(glycogen phosphorylase),琥珀酸脫氫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N-(1-羥乙基)-L-丙氨酸脫氫酶(alanopine dehydrogenase),N-羥甲基-L-丙氨酸脫氫酶(strombine dehydrogenase),N-羥甲基-L-丙氫鹽(propionate),乙酸鹽(cetate),植物凝集素誘導(dǎo)粘液(lectin-indrced mucus)。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1.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麻醉犬注射星蟲水煎醇沉液0.6-1.5g/kg,在短暫輕度降壓后,血壓迅速上升。對失血性低血壓犬升壓幅度大于正常血壓犬。升壓機(jī)制分析中星蟲可使離體兔心、在體犬心冠脈血流量增加。星蟲水煎醇沉液1g/kg靜注,可使犬心率、心輸出量均增加。星蟲還使離體兔耳灌流量顯著減少,1.5g/kg靜注可拮抗血管舒緩素0.3u/kg靜注而產(chǎn)生的擴(kuò)張犬血管作用。酚妥拉明和普萘洛爾能部分陰斷星蟲的心血管作用。這表明,星蟲可能具有似腎上腺素作用,能使α和β受體興奮。 2.增強(qiáng)耐缺氧能力 100%星蟲煎劑0.2ml/10g縱隊(duì) 小鼠腹腔注射,顯著提高小鼠負(fù)壓缺氧耐受力。預(yù)先給予大劑量普萘洛爾,星蟲的保擴(kuò)作用不明顯,可能因?yàn)樾窍x的β作用被阻斷。 3.鎮(zhèn)靜、鎮(zhèn)育及興奮平滑肌作用,100%星蟲水煎醇沉液0.2ml/10g給小鼠腹腔注射,對小鼠自發(fā)活動(dòng)有抑制作用,對酒石酸銻鉀所致扭體反應(yīng)有抑制作用。星蟲對離體腸段、子宮有累度興奮作用,使自主縮頻離、張力略增,對腎上腺素的所致腸段松弛,興奮作用更明顯 4.毒性,星蟲水煎醇沉液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為224+/-31.01g/kg。星蟲對家兔尿量、小鼠凝血時(shí)間均無顯著影響。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咸;性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滋陰降火 |
功效分類 | 滋陰降火藥 |
主治 | 陰虛盜汗骨蒸潮熱;肺癆咳嗽;牙齦腫痛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20g;或泡酒。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Sipunculus Nudus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Sipunculus nudus Linnaeus |
科屬分類 | 星蟲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