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白松 |
漢語拼音 | shan song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松科植物杉松的葉、樹皮。 |
動植物形態(tài) | 常綠喬木,高達(dá)30m,胸圍達(dá)1m。樹皮幼時淡褐色,不剝裂,老時暗褐色,淺線裂;枝條平展;一年生枝淡黃灰色或淡黃褐色,無毛,有光澤;冬芽卵圓形,有樹脂。葉線形,長2-4cm,寬1.5-2.5mm,堅硬,直伸或彎鐮狀,先端急尖或漸尖,不分叉,下面沿中脈兩側(cè)各有1條白色氣孔帶,生于果枝上的葉上面中上部或近先端通常有2-5條不規(guī)則的氣孔線。雌雄同株,均著生二年枝上;雄球花圓筒形,著生葉腋,下垂,長約15mm,黃綠色;雌球花長圓筒狀,直立,長約35mm,淡綠色,生于枝頂部。球果圓柱形,長6-14cm,徑3.5-4cm,近無梗,果鱗腎狀扇形,長約1.5cm,寬約3cm;苞鱗短,長不及種鱗的一半,不露出。種子倒或歪三角狀,長8-9mm,種翅寬大,淡褐色,較種子為長。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東北地區(qū)。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海拔500-1200m的中山地帶。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葉春、夏、秋季可采收,根皮全年采挖,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樹皮幼時外表面灰褐色或白褐色,不剝裂;老時暗褐色,淺裂,內(nèi)面灰白色。葉條形,長2-4cm,寬1.5-2.5mm。先端突出或漸尖,堅硬,葉內(nèi)樹脂管中生。樹皮氣微,味微苦。葉氣微,味淡。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
歸經(jīng) | |
功效 | 祛風(fēng)濕 |
功效分類 | 祛風(fēng)濕藥 |
主治 | 風(fēng)濕痹痛 |
用法用量 | 外用:適量,浸泡在60℃左右水中熏洗。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Cortex et Folium Abietis Holophyllae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Abies holophylla Maxim. |
科屬分類 | 松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