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羅砧巴
|
漢語拼音 |
lu rui wu tou
|
英文名 |
Root of Nakedstamen Monkshood
|
藥材基原 |
為毛茛科植物露蕊烏頭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露蕊烏頭,一年生草本,高25-100cm,直根圓柱形,長5-14cm。莖直立,被短柔毛,下部有時無毛,有分枝。葉互生;基生葉1-6枚,與最下部莖生葉通常在開花時枯萎;下部葉柄長4-7cm,具狹鞘;葉片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3.5-6.4cm,寬4-5cm,3全裂,全裂片二至三回深裂,末回裂片狹卵形或狹披針形,上面被短伏毛,下面脈上疏被長柔毛或變無毛?偁罨ㄐ蛴6-16朵花;基部苞片葉狀,上部苞片披針形或線形;花梗長1-9cm;小苞片生花梗上部或頂部,線形;花兩性,兩側(cè)對稱;萼片5,花瓣?duì),藍(lán)紫色,外面疏被柔毛,上萼片船形,高約1.8cm,爪長約1.4cm,側(cè)萼片長1.5-1.8cm,疏被緣毛;距短,頭狀,疏被短毛;雄蕊多數(shù),花絲被短毛;心皮6-13,有柔毛。蓇葖果,長0.8-1.2cm。種子倒卵球形,長約1.5mm,密生橫狹翅;ㄆ6-8月,果期7-9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甘肅南部、青海、四川西部、西藏。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500-3800m的山地草坡、田邊草地或河邊沙地。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6-8月花盛開期采挖全草,去凈泥土、枯葉,切段,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根含鹽酸阿替新(atisine HCl),塔拉胺(talatisamine),露烏堿(gymnaconitine),甲基露烏堿(methyl gymnaconitine)。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溫;有毒
|
歸經(jīng) |
肺;脾;腎經(jīng)
|
功效 |
祛風(fēng)濕;溫中祛寒;止痛;殺蟲
|
功效分類 |
活絡(luò)藥;行氣藥
|
主治 |
風(fēng)濕麻木;關(guān)節(jié)痛;麻風(fēng);胃痛及感冒;流感發(fā)燒;腸道寄生蟲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2-3g。外用:適量,研末撒布。
|
用藥禁忌 |
孕婦慎服。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治風(fēng)濕麻木:露蕊烏頭根配麻黃。黃芪,泡酒服。
|
臨床運(yùn)用 |
根:治關(guān)節(jié)疼痛。花:治麻風(fēng)。葉:內(nèi)服驅(qū)蟲;碾未撒布,治疥癬。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A.gymnandrum Maxim.f.leucanthum W.T.Wang.]
|
科屬分類 |
毛茛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