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地耳、地踏菇、鼻涕肉、地踏菜、天仙菜、天仙米、地軟、地衣、地木耳、地皮菜、地撿皮 |
漢語拼音 | ge xian mi |
英文名 | nostoc |
藥材基原 | 為念珠藻科植物念珠藻或其同屬植物的藻體。 |
動植物形態(tài) | 藻體為多數(shù)球形的單細胞串連而成,外被透明的膠質(zhì)物,集成片狀,與木耳相似;濕潤時開展,呈藍綠色,干燥時卷縮,呈灰褐色。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東北、華東、中南、西南及陜西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夏、秋季雨后潮濕草地或濕水灘旁。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雨后采收,洗凈,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藻體形似木耳。質(zhì)堅固,外被透明的膠質(zhì)物。干后卷縮,呈灰褐色,易碎裂,鮮品藍綠色。具青草氣,味淡。 顯微鑒別 藻絲體由念珠狀單列有異形胞的藻絲組成,藻絲細胞短桶形或近球形,多數(shù)長較寬小,長約5μm,異形胞近球形,直徑約7μm。繁殖細胞和營養(yǎng)細胞等大,極罕見,外壁平滑無色。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含肌紅蛋白(myoglobin),β-胡蘿卜素(β-carpteme),海膽烯酮(echinenone),雞油菌黃質(zhì)(canthaxanthin),磷脂,甾醇(sterol)及其葡萄糖甙、香樹脂醇類(amyrin),蛋白質(zhì) (protein),鐵,鈣和維生素(vitamin)C等。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甘;淡;涼;寒 |
歸經(jīng) | 肝經(jīng) |
功效 | 清熱明目;收斂益氣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 |
主治 | 目赤紅腫;夜盲癥;燙火傷;久痢;脫肛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食,1-2兩。外用:研粉調(diào)敷。 |
用藥禁忌 | 《綱目拾遺》:“不宜多食”。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①治夜盲癥: 地軟二兩, 當(dāng)菜常食。 (《陜西中草藥》)②治湯火傷: 地欽五錢。焙干研粉,菜油調(diào)敷患處,或加白糖三錢,香油調(diào)敷患處。 (《陜西中草藥》)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藥性考》:清神解熱,痰火能療。 2.《綱目拾遺》:解熱,清膈,利腸胃。 3.《陜西中草藥》:清熱收斂,益氣明目。治湯火傷,夜盲癥。 4. 江西《草藥手冊》:治目赤紅腫。 |
考證 |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1.《梧州府志》:葛仙米,出勾漏草澤間。采得曝干,仍漬以水,可作羹入饌,味甚鮮。原非谷屬,而以象形,故稱米爾。 2.《綱目拾遺》:葛仙米,生湖、廣沿溪山穴中石上,遇大雨沖開穴口,此米隨流而出,初取時如小鮮木耳,紫綠色,以醋拌之,肥脆可食,干則以水浸之,與肉同煮,作木真味。性寒不宜多食。四川亦有之,必遇水沖乃得,歲不常有。他如深山背陰處大雨后,石上亦間生,然形質(zhì)甚薄,見日即化,或干如紙,不可食矣。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Alga Nostoc Communis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Nostoc commune Vauch.[Stratonostoc commune(Vauch.)Flenk.] |
科屬分類 | 念珠藻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