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xiao ye yun shi |
英文名 | twig or fruit of small leaf caesalpiniae |
藥材基原 | 為豆科植物小葉云實(shí)的根。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小葉云實(shí) 有刺藤本。各部分均密被棕色短柔毛。二回羽狀復(fù)葉,長19-20cm,葉軸具成對(duì)的鉤刺;羽片7-12對(duì);小葉15-20對(duì);對(duì)生,長圓形,長5-17mm,寬4-5mm,先端圓鈍,基部斜截形,兩面被棕色柔毛,下面毛較密。圓錐花序腋生,長達(dá)30cm;花多數(shù),上部稠密,下部稀疏,花左右對(duì)稱;花梗長15mm,被稀疏短柔毛;花托凹陷;萼片5,最下面一片長達(dá)8mm,其余的長約5mm;花瓣黃色,近圓形,寬約8mm,最上面一片較小,只有4mm寬,基部具柄;雄蕊10,2輪排列,長約1cm,花絲下部被長柔毛;雌蕊較雄蕊略長,長約13mm,子房與花柱下部被柔毛,柱頭截平,有短毛。莢果倒卵形,沿背縫線直而有狹翅,革質(zhì),無刺。種子1顆,腎形,紅棕色,長約11mm,寬約6mm,有光澤,具環(huán)紋;ㄆ8-9月,果期12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江西、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山腳灌叢中或溪水旁。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全年均可采,挖出根部,洗凈,切片,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cè)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甘;溫 |
歸經(jīng) | 胃;脾經(jīng) |
功效 | 祛風(fēng)除濕,健脾和胃 |
功效分類 | 消食藥 |
主治 | 風(fēng)濕痹痛,胃病,消化不良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新華本草綱要》:根用于胃病、消化不良。 |
考證 | 始載于《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Caesalpinia millettii Hook.et Arn. |
科屬分類 | 豆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