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曰∶藥之溫者入肝,而藥之大熱者又直入腎,何也?
答曰∶此正足見厥陰主風(fēng),屬陰中之故入肝,巴戟,茴香之類是矣。少陰主熱,依積陽之氣,故性大熱者,直入下焦膀胱腎中,附子是也。
□
問曰∶治風(fēng)寒之藥?
答曰∶寒者,水氣也。水屬北方壬癸,在卦為坎,在人屬腎。《內(nèi)經(jīng)》云諸寒收引,皆屬于腎,腎之腑為膀胱,代腎司化,是為寒水之府,經(jīng)名太陽!秲(nèi)經(jīng)》言太陽之上,寒氣治之,寒者太陽膀胱之本氣也。夫坎中一陽,實人身元氣,寄于膀胱水府之中,化氣而上行,外達為人身衛(wèi)外之氣,名曰太陽,陽之大者也。陽氣衛(wèi)外,安得有寒,其有寒者,乃陽氣不伸,而寒水獨勝,于是乎有寒病矣。冬月水結(jié)成冰,即是水中之陽不伸,是以純陰互結(jié)而為寒。人身膀胱水中之陽氣,透膜膈,出肌肉,達皮毛,則能衛(wèi)外而不受寒。寒主收塞,故受寒則閉其毛孔,汗不得出。發(fā)熱者,內(nèi)之陽不通于外而湊集皮間,遂郁而發(fā)熱。陽為所遏,故愈惡寒。法用麻黃通陽氣,出于毛孔,汗出而寒去。麻黃莖細叢生,中空直上,氣味輕清,故能透達膀胱寒水之陽氣,以出于皮毛,為傷m.payment-defi.com/yishi/寒要藥。后人用羌獨活代麻黃,羌獨活根深莖直,能引膀胱下焦之陽,以達于經(jīng)脈,而發(fā)散其表。惟味辛烈,較麻黃更燥兼能去濕,不似麻黃輕清直走皮毛。薄荷亦輕清,但薄荷升散在味,故力稍遜。麻黃升散純在于氣,故力更峻。蔥管通陽,與麻黃之義同。然麻黃莖細象毛空,蔥莖粗象鼻孔,故蔥能治鼻塞。辛夷花亦升散鼻孔腦 之寒,又以花在樹梢,尖皆向上,故主升散。荊芥性緩于薄荷,紫蘇亦然,二物皆色赤,能入血分,味辛香能散寒,故皆主散血分肌肉中之寒。人身外為皮膜是氣分,內(nèi)為肌肉是血分,寒入血分在肌肉中堵截,其氣不得外出,以衛(wèi)外為固,故毛孔虛而汗漏出。法當溫散肌肉,桂枝色赤味辛散入血分,故主之。枝又四達,故主四肢。紫蘇性同桂枝,然較輕,不如桂枝之大溫。防風(fēng)以味甘入肌肉,氣香而溫,故散肌肉中之寒氣。皮與肌肉之交有膜相連,名曰腠理,柴胡莖中白瓤象膜,一莖直上,能達清陽,故治腠理之寒熱也。荊芥得木火之勢,入少陽經(jīng),亦能發(fā)腠理之寒熱,肌肉中寒凝血滯則為痹痛。仲景名曰“血痹”,是指血分而言。故五物湯用桂枝、當歸,四逆湯用桂枝以溫血分。用羌獨活、荊芥,不及桂枝力優(yōu)。寒入于筋脈或拘急不能屈伸,或 緩不能收引,或疼痛不可忍耐,總宜續(xù)斷、秦艽引入筋脈。寒入骨節(jié)、腰膝周身疼痛,手足厥冷,宜附子以溫腎,腎主骨,用細辛以引經(jīng),入骨驅(qū)寒。寒循太陽經(jīng)發(fā)為痙,用葛根引麻桂循經(jīng)脈以散之,寒入腦髓名“真頭痛”,用細辛以引經(jīng)上達,用附子以助陽上行,皆從督脈以上入于腦也。肝脈亦入腦髓,故仲景用吳茱萸治腦髓寒痛。鼻孔通腦,故北人以鼻煙散腦中之寒。西洋有用藥吹鼻以治腦髓之法,又西醫(yī)云腦筋多聚于胃,故白芷、辛夷皆從胃能達腦以散寒。寒由皮毛入肺,閉肺之竅,則鼻塞,薄荷、辛夷治之。肺主行水,寒傷肺陽,水不得行,則停胃而為飲,上逆氣咳,仲景用細辛以行水,用干姜以散寒,用麻桂以驅(qū)寒外出,小青龍湯是也。但溫肺而不兼胃治者,則用甘草干姜湯,其姜炮過,則輕而上浮,故但溫肺。后人用白芥逐水,陳皮降氣,冬花溫肺,蘇子降氣,皆是仿仲景小青龍湯以辛溫去肺寒也?傊螂字骱,內(nèi)含坎陽,陽氣升則水化而下,無陽氣矣。陽氣不升則水停不化,為寒飲。故用細辛以達水中之陽,用附子以助水中之陽,用干姜以溫土中之陽,陽出則陰消,而寒飲之水自化,寒水犯中宮,上吐下瀉為霍亂洞泄,干姜溫中故主之。砂仁、白蔻、良姜亦治之,凡去寒必兼利水,以寒即水之氣,去水即是去寒。大寒紐結(jié)作痛,陽氣不通,用烏頭、細辛、川椒、小茴、吳萸助腎陽,兼達肝陽,陽氣暢則寒散痛止。四肢逆冷者,由于腎陽不達,附子溫水中之陽,故治之。故紙溫腎但能溫斂而不伸達,故但治腰痛而不治手足逆冷。肉桂本木火之氣,大辛入下焦,火交于水則陽生,而寒水自化,故腎氣丸用桂附溫補坎陽,以化氣行水,寒在腰腎精冷者宜之。寒在膀胱,水停不化,名曰蓄水,用苓澤以利之,而尤必用桂枝以宣水中之陽,五苓散是也。烏藥色紫入血分,又氣溫入肝,肝主血室,故烏藥入血室以散寒!侗窘(jīng)》言治膀胱腎間冷氣,即指血室中之冷氣也。凝血作痛用艾葉,亦是入血室也。寒水凌心,必用桂枝、遠志、公丁香,以宣心陽。寒挾肝風(fēng)則生蛔蟲,侮脾土則用川椒、姜附以溫肝。若硫黃石中之液,而能然,是水中火也。其味酸,是得木味水中之陽,發(fā)則生木,故味酸而能燃。是為水中之火,為溫下焦肝腎之猛藥。天生黃,生于云南,下有硫黃,上有溫泉,泉氣熏巖,結(jié)成天生黃。真水中之陽氣所化,純而不燥,然人之陽氣上達則歸于肺,天生黃生在巖上,故為溫肺妙藥,不得作硫黃本性論也。夫熱藥具辛味者,雖大溫猶不至烈以得木性,而未得木味,非純于生火之性,故不烈惟溫而味酸。則既得木性又得木味,純于生火,故性烈,硫黃砒石是也。
□
問曰∶病有上熱下寒,外熱內(nèi)寒,當用何藥?
答曰∶此以在下在內(nèi)之寒為主,用姜桂附而兼膽汁、人尿、麥冬、牛膝等以抑之使下。
□
問曰∶病有內(nèi)熱外寒,下熱上寒,又當用何藥?
答曰∶此以在下在內(nèi)之熱為主,用苓連知柏而兼生姜、桂枝、薄荷、荊芥、蔥白以引之使上,要在用藥之妙,未可責效于一藥已也。
□
問曰∶五行惟土主濕,李東垣重脾胃,專于燥土去濕。而仲景治太陰不專用燥藥,何也?
答曰∶東垣知已成之濕,而不知濕何由生,則以為土不治水也。豈知濕者土之本氣,先要解得土字,然后解得濕字。金木水火各居四方,而土屬中央。中者,四方之所交央者,陰陽之所會,詩夜未央,言天未明,是陰未會于陽之義。鴛鴦鳥不獨宿,字從鴦,取陰陽交會之義。蓋陰陽二字,雙聲合為一音,即央字也。土居中央者,是陰陽相交而化成。蓋水以火交,遇木則腐而成土,遇金則化而歸土,故河圖之數(shù)一水二火三木四金,土居五行之末,猶能旺于四季.蓋水火木金交合而成土也,故土于四季皆旺。夫五行名為土,是就其形論;六氣名為濕,是就其氣論。氣之所以濕,亦只是水火木金交妒而成,未有腐質(zhì)金含水潤,故皆能生土生濕。究竟金木之氣交少,而水火之氣交多。夫火不蒸水,則為寒水,非濕也。水不濡火,則為烈火,亦非濕也。譬如甑中有米,無火以蒸之,則不濕;無水以濡之,亦不濕。必水火相交,而m.payment-defi.com/yaoshi/后成為濕矣。長夏之時,濕氣用事,正陰陽交妒之時,水火相蒸之候。故當夏月,墻壁皆濕,而人之濕病多感于此,人之脾土本天之濕氣,為心火腎水交會而成。能化物運四臟,皆功在濕也。胃以燥納谷,全借脾之濕以濡之,而始能化。脾生油膜,上腹中之物既化為汁,則引入油膜,達于各臟,而充周身。長膏油主潤澤,皆其濕之功用也。顧脾氣不及則為燥,而太過又反病濕,所以《內(nèi)經(jīng)》言脾主濕,又言脾惡濕。故凡濕病皆以治脾為主,水火相蒸為濕,故濕之為病,水火兼具。治濕之藥,其性皆平,正是水火兼能治之也。茯苓、扁豆、苡仁,其味皆淡,是為利濕正藥,濕甚則土困,故利濕即能健脾。蓮米、芡實,微甘而澀,能收濕氣,故健脾。白術(shù)有油,以補脾之膏油,而油又不粘米,故能利水。氣香溫亦主利水,又能升發(fā),使脾土之氣上達,故白術(shù)為補脾正藥。蒼術(shù)氣溫而烈,故帶燥性,補胃不補脾,且色蒼,得木之性,更能疏泄,為治寒濕之品。夫濕兼水化,水化有余,為濕兼寒,病則腹脹,溏瀉。花椒辛溫以散寒濕,能殺濕化之蟲。吳萸辛烈,去濕尤速。白蔻、干姜等,皆治寒濕,吞酸、吐酸有二病。一是寒濕,宜吳萸、蒼術(shù)、桂枝、生姜,一是熱濕,宜黃連、黃柏、黃芩、石決明、青皮、膽草等藥。微加吳萸、花椒,以反佐之。夫酸者,濕所化也,濕挾熱而化酸。如夏月肉湯,經(jīng)宿則酸;有冰養(yǎng)之,則不酸。麥麩發(fā)熱,則成醋而酸。皆是以熱蒸濕而酸也。故黃連等苦燥之品,正治其熱化之濕。其一是寒濕,又如菜入壇腌則化為酸,是為寒化之濕,吳萸等辛燥之品,正治其寒化之濕。濕注于腳,則為香港腳腫病,西醫(yī)言香港腳病,其尿必酸,知是濕也。凡香港腳,寒濕者多,宜以溫藥為主,再加木瓜、苡仁、牛膝為引導(dǎo),所以利腳下之濕也。然而香港腳亦有系熱濕者,宜防己、黃柏、蒼術(shù)、木通、膽草等苦降之品治之。濕積于脾,則腹中脹,久則水多為臌,宜逐其水,甘遂、大戟、芫花、牽牛功力峻猛,隨用大棗、參、術(shù)、甘草以補脾土去其太過,又恐損其不足也。脾停飲食,則濕不化,宜神曲以散濕,枳殼、陳皮、木香行氣以行濕。夫水火交而為濕土,人身之脾應(yīng)之。白術(shù)溫而有汁,正是水火相交之物,故正補脾經(jīng)。黃精甘平有汁液,得水火氣交之平,故正補脾經(jīng)。山藥有質(zhì)色白,故補脾之火以補濕。蒼術(shù)有汁而味烈,則扶脾之火以燥濕。赤石脂,土之質(zhì)也,能燥濕。橘樸、檳榔之去濕,以木疏土也。桑皮、蒺藜之利濕,以金行水也。濕溢于腠理則腫,桑皮象人之膜故治之。防己中空,紋如車輪,能外行腠理、內(nèi)行三焦,能通水氣。木通中空與防己同,味苦泄,故均為行濕之要藥。腰腳之濕,土茯苓、萆 、威靈仙、苡仁,凡利降者皆治之。再宜隨寒熱加減,濕蒸皮膚為發(fā)黃,宜茵陳、秦皮、益母草以散兼利者治之,膀胱不利,宜澤瀉、車前、昆布、海藻諸物,多生水石間,故化膀胱之水,此清火利水,為治濕之法。濕與熱蒸,則為暑。各書論暑,不知暑之原,而分陰暑、陽暑,與中熱、中寒熱無異,非暑之實義也。陳修園以暑為熱,而不知熱合濕乃為暑。月令云土潤溽暑,惟其潤溽,然后成暑。故治暑者,必兼濕熱二字,乃為得宜。夏秋瘟疫痢瘧皆感于暑,即濕熱也。此斷不可用燥藥,燥則壅濕而不流;又不可用表藥,用表則發(fā)熱而濕蒸。唯一味清利,六一散雖輕,為清熱利濕之正藥。黃連苦能瀉熱,又能燥濕,亦為去暑之正藥。傷暑發(fā)熱,宜香薷以散皮膚之濕熱。暑變瘟疫,石膏、黃連為主。已有專書,未能枚舉,總之不可發(fā)表,但宜瀉熱利濕。傷暑變痢,不可發(fā)汗,更不可利水,但宜清熱而濕自化,黃連、黃芩為主。傷暑變瘧,貴于散濕清熱,三焦膀胱之小便清則瘧自除,土茯苓、豬苓、葛根、獨活散濕,以治太陽膀胱;黃芩、鱉甲、青皮、膽草清熱,以利少陽三焦,兩腑兼治為宜。痰瘧是濕積而成,常山苗能透達以吐之。瘧母是痰與血合,鱉甲、牡蠣、山甲能破之,此濕之兼證也,未能盡詳。又如五加皮引治皮膚,五苓散用桂枝以治寒濕,五淋湯用山梔以治熱濕,要之濕為脾所司。脾之膏油連焦膜而徹內(nèi)外,以達膀胱,所以治濕兼治各處。究濕之水火合化者也,故有寒熱二證。
經(jīng)論書籍: | 《經(jīng)絡(luò)全書》 | 《四圣心源》 | 《內(nèi)經(jīng)評文》 | 《靈樞懸解》 | 《素問懸解》 | 更多>> |
傷寒金匱: | 《傷寒說意》 | 《傷寒心法要訣》 | 《傷寒懸解》 | 《傷寒尋源》 | 《傷寒醫(yī)訣串解》 | 更多>> |
診治書籍: | 《脈訣刊誤》 | 《脈訣乳! | 《脈理求真》 | 《脈確》 | 《脈象統(tǒng)類》 | 更多>> |
本草書籍: | 《本草崇原》 | 《本草從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經(jīng)》 | 《本草綱目》 | 更多>> |
方言書籍: | 《洪氏集驗方》 | 《華佗神方》 | 《回生集》 | 《本草分經(jīng)》 | 《急救便方》 | 更多>> |
內(nèi)科書籍: | 《中國醫(yī)籍考》 | 《中風(fēng)論》 | 《重訂靈蘭要覽》 | 《重訂廣溫熱論》 | 《止園醫(yī)話》 | 更多>> |
婦科書籍: | 《產(chǎn)寶》 | 《產(chǎn)鑒》 | 《婦科秘方》 | 《婦科秘書》 | 《婦科問答》 | 更多>> |
兒科書籍: | 《保嬰撮要》 | 《保幼新編》 | 《慈幼便覽》 | 《慈幼新書》 | 《達生編》 | 更多>> |
外科書籍: | 《金瘡秘傳禁方》 | 《救傷秘旨》 | 《立齋外科發(fā)揮》 | 《傷科補要》 | 《傷科大成》 | 更多>> |
五官書籍: | 《白喉全生集》 | 《白喉條辨》 | 《包氏喉證家寶》 | 《喉科秘訣》 | 《喉科指掌》 | 更多>> |
針灸書籍: | 《針經(jīng)指南》 | 《針灸大全》 | 《針灸甲乙經(jīng)》 | 《針灸聚英》 | 《針灸神書》 | 更多>> |
醫(yī)論書籍: | 《思考中醫(yī)》 | 《四圣懸樞》 | 《塘醫(yī)話》 | 《推求師意》 | 《外經(jīng)微言》 | 更多>> |
醫(yī)案書籍: | 《馬培之醫(yī)案》 | 《奇癥匯》 | 《三家醫(yī)案合刻》 | 《邵蘭蓀醫(yī)案》 | 《孫文垣醫(yī)案》 | 更多>> |
綜合書籍: | 《急救廣生集》 | 《景岳全書》 | 《明醫(yī)雜著》 | 《明醫(yī)指掌》 | 《儒門事親》 | 更多>> |
養(yǎng)生書籍: | 《食療方》 | 《壽世傳真》 | 《壽世青編》 | 《心醫(yī)集》 | 《服食導(dǎo)餌》 | 更多>> |
其它書籍: | 《本草問答》 | 《瘋門全書》 | 《厘正按摩要術(shù)》 | 《醫(yī)暇卮言》 | 《圓運動的古中醫(yī)學(xué)》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