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調理脾胃如何辯證用藥?
    

醫(yī)師交流:調理脾胃如何辯證用藥?

本帖最后由 yixing妙善 于 2012/2/3 05:09 編輯 m.payment-defi.com/Article/

    一.①調理脾胃,同中有異:脾與胃一臟一腑,一運一納,一升一降,在生理上相輔相成,共同完成飲食的消化吸收,其精微物質由脾轉輸?shù)狡渌K腑及四肢百骸,以供養(yǎng)全身,共為”后天之本“;在病理上脾與胃常相互影響而發(fā)病,故在用藥上有共同之處,如脾胃氣虛、陽虛常并稱,用藥大致相同;但脾與胃又有不同之處,如脾主運,胃主納,脾主升,胃主降,脾為陰土喜燥,胃為陽土喜潤,故在治療用藥上有區(qū)別。大致說,治脾宜甘溫、苦燥、升提,如黨參、黃芪、白術、升麻、柴胡之類,偏陽虛者宜配伍辛熱之品;治胃宜甘涼、濡潤、通降,如沙參、麥冬、石斛、枳實、川軍之類,火盛者宜配伍苦寒、甘寒之品。
 、诮∵\通降,補消兼顧:脾以健運為常,胃以通降為順,二者用藥雖有虛實之分,但需要兼顧,對濕阻、氣滯、食積、痰飲等實證,用祛濕、理氣、消食、化痰藥中常配以健脾的黨參、白術、甘草等以兼顧中氣,使消而勿伐;尤其對脾胃虛證,雖然應以甘藥補之,但不可蠻補、壅補以礙脾之健運,胃之通降。故補脾胃之方劑常于甘藥中伍以理氣助運之品,如陳皮、木香、枳殼之類,如補中益氣湯中配升麻、柴胡以升舉清陽,伍陳皮以理氣助運;升陽益胃湯中配羌活、防風以鼓舞中氣、燥濕助運等。在脾胃陰虛證中。宜用清補、平補,忌用滋膩壅滯、香燥耗陰之品,在甘涼濡潤劑中如沙參、麥冬、石斛、玉竹、扁豆大棗、粳米等。宜少佐以酸味和輕苦微辛之品,以和胃通降、理氣助運,如烏梅、白芍、fo手、枳殼、橘皮之類為宜。此種消補兼顧用藥配伍法,前者如東垣,后者如葉桂,為我們做出了范例。
 、蹪窭⑽,芳化苦燥:臨床上濕困脾胃證最為多見,如納呆食少,痞滿脹塞,脘脹不暢,大便不爽,舌苔厚膩等,治療上切忌用辛燥行氣、瀉下導滯之法,愈消愈滿而耗傷中氣,宜用芳香化濕之藥如蓉香、砂仁、蔻仁、佩蘭等,以苦燥之藥黃連蒼術、厚樸等,少佐以理氣藥如陳皮、fo手、枳殼等,使氣行濕化。在特殊情況下,有脾胃陽虛之象者,慎伍小量溫陽藥如公丁香桂枝以溫陽化濕,蓋”濕勝則陽微“故也。
  ④虛實夾雜,以和為法:對脾胃本虛,寒熱夾雜,濕熱中阻者,癥見脘痞,納呆,口苦嘔惡,泄瀉者,用健脾化濕、溫中清熱均非所宜,宜用辛開苦降之和法,方如半夏瀉心湯,寒溫并用,補瀉兼施,常有卓效。另外,脾胃疾患常與肝膽密切相關,有肝胃不和者,是肝膽之氣橫逆犯胃,以致胃失通降而病,出現(xiàn)胃脘脹痛,氣逆上沖,嘔惡不食等。
  不論其肝膽先病,或脾胃先病,治療均需以疏肝利膽、理氣和中為法,常用柴胡、枳殼、白芍、香附、蘇梗郁金、甘草等四逆散化裁。也有肝脾不調者,由脾氣虛弱,肝木乘脾,或由肝旺犯脾而致脾失健運而病,出現(xiàn)腹痛泄瀉、腹脹腸鳴、噫氣、矢氣等癥。治療用藥均需疏肝理脾以和之,常用柴胡、白芍、防風、白術、腹皮、陳皮、木瓜等,如痛瀉要方等化裁治之?傊蔡搶崐A雜,寒熱相擾,肝氣犯胃,肝脾不調等病證,均宜以和法為主,隨證化裁而取效。
  .調理脾胃注意事項(1)顧護脾胃三法第一,重視調和脾胃。臨床上處方用藥,應處處顧及調和脾胃,以保持納化健運,增強機體的抗病力,重病可以轉輕,輕病可速愈。歷代醫(yī)家都非常重視調和脾胃的重要性。
  對漢代張仲景氏的《傷寒論》,后人評語說不過”保胃氣、存津液“六字而已,論中處處可以見到調和脾胃的方藥和用法。如論中第一方,桂枝湯之用甘草、、棗,及藥后啜熱稀粥,在某種意義上說都有調和脾胃以助解肌散邪之力。清代的葉天士常以二陳湯加減,用于治療內傷外感方藥中,用量極輕,并非完全為了化濕祛痰,意在調理脾胃,我們今天處方用藥亦應重視調和脾胃的重大意義。
  第二,注意防止呆滯脾胃,這是用滋補藥必須注意的。
  如用參、芪、術、草等補氣方藥時,須伍以小量的理氣藥,如歸脾湯中配木香,異功散中伍陳皮均為了不使滯胃而設,用養(yǎng)陰藥更須注意及此,如麥門冬湯中伍半夏,六味地黃湯中的地黃拌砂仁九蒸九曬,均含有預防呆滯脾胃之意。一些慢性病人,在飲食調配上亦應注意少食肥甘厚味。以免影響消化吸收。
  第三,防止損傷脾胃。這在《傷寒論》各篇章中多次提出告誡,如”凡可下者,中病即止,不必盡劑“、”凡用吐湯,中病即止,不必盡劑“,以及大、小承氣湯后的”若一服利,則止后服“、”得快止后服“均含有防止脾胃受傷之意。在運用峻猛或有毒之品的方劑中,均配伍有護胃養(yǎng)胃之藥,如十棗湯中用大棗、糜粥;調胃承氣湯、核承氣湯中之用甘草,白虎湯中之用甘草、粳米等等皆是其例。方書中治療遺精的封髓丹,方中重用黃柏而配伍砂仁、甘草亦屬防止脾胃損傷之例。
  (2)用藥禁忌的三個問題第一,苦寒敗胃問題:臨床上調理脾胃有時應用苦寒藥治療某些脾胃病,是有效的方藥之一!笨嗪當∥浮笆侵笐每嗪帲ㄈ琰S連、膽草大黃、茵陳、苦參等)不當,損傷胃氣,從而出現(xiàn)納呆食少、泛惡欲吐等癥狀?嗪幠芊駭∥甘怯袟l件的。一是適應癥問題,如胃火蘊結所致之脘痞嘔逆、脾蘊濕熱之瀉痢后重等,需用苦寒藥清胃降逆以開痞止嘔,燥濕清熱以助脾運治熱痢泄瀉,如左金丸、連蘇飲、香連丸,都屬有效的方藥。反之,脾胃陽虛、寒濕困中之痞滿嘔逆,泄瀉下痢,再投苦寒方藥,勢必損傷陽氣而敗胃,此為辨證之誤,非苦寒藥之過。再有胃陰不足之胃痛,或濕熱病恢復階段過用苦寒藥,損傷胃陰,胃氣不振,出現(xiàn)納呆食少,泛惡痞滿,嘈雜似痛,舌紅少津等證候,需用沙參、麥冬、石斛等甘涼養(yǎng)胃之品以復其陰,如投苦寒藥傷滓敗胃,亦屬辨證之誤。二是劑量過大,服用時間過長,辨證無誤亦能導致敗胃。適當?shù)赜嗅槍π缘貞靡恍┬┝康目嗪幱薪∥缸饔,如應用大劑量苦寒藥而又缺乏適當?shù)呐湮,以糾其偏,即使藥證相符,亦可出現(xiàn)敗胃現(xiàn)象,此在臨床上并不鮮見。如素有胃病的患者(特別是胃虛寒者)在治療其他疾病的過程中,服了過量的苦寒藥后引起胃病復發(fā)甚至敗胃等。
  第二,甘藥滯中問題:甘能使人中滿,這是甘能生濕,有礙運化的緣故。這里所說的甘味藥,是指甜味較濃的甘草、大棗、飴糖、蜂蜜等,故有”嘔家忌甘“之說。臨床上確有因過服甘味藥,或多吃甜食而引起脘悶惡心欲吐,或已有嘔吐反而加劇的事例。但是名方旋覆代赭湯中有甘草、大棗,治療胃反的大半夏湯重用蜂蜜,《千金方》卷十六載有:
  ”嘔吐不能服湯藥者,用一味甘草煎湯服,如吐再服。然后服湯劑不吐“。于此可見嘔吐病人并不完全忌用甘味藥,有的甚至重用它。一忌一宜,似乎矛盾,須知兩者各有所指。
  凡因濕濁、飲邪阻滯中焦引起的嘔吐痞滿證,當忌用甘味藥;反之,胃氣虛弱的嘔吐痞滿證,在應用降逆和胃藥同時配伍扶助胃氣的甘味藥如人參、甘草等,是培本之法,必須用之,即《內經》”塞因塞用“之旨。如旋覆代赭湯、大半夏湯之用人參及甘草、大棗、蜂蜜等均為扶助胃氣而設。另如治療濕阻中州的平胃散及治療痰飲的苓桂術甘湯中均用甘草,是因上述方劑以燥濕、通陽助運藥物為主,其中甘草是為調和蒼術、厚樸、桂枝等藥的溫燥而設,一般用量不宜過大;量小則無助濕之弊。
  第三,辛散耗氣問題:歸經脾胃的辛味藥多性溫,具有健胃醒脾、行氣散結、消痞止痛之效,如橘皮、木香、枳殼、砂仁、厚樸、烏藥等,這些辛溫行氣藥是調理脾胃的常用藥,用之得當是疏通氣機、治療氣滯諸證的有效藥,用之不當則有”辛散耗氣“之弊。氣滯需要行氣開郁的藥物,以疏通氣機。然而造成氣滯的原因很多,需要辨證求因,根據(jù)不同情況選擇和應用理氣藥。以脾胃病氣滯出現(xiàn)的脘腹痞脹為例,或由肝郁,或由濕阻,或由食滯,或由血瘀等。原因不同,選藥和配伍方法則不同,不能一概單純應用理氣藥。
  特別是脾胃虛弱,運化功能不健,氣滯不暢而出現(xiàn)的虛證脘腹痞滿,如果單純應用行氣寬中藥,往往會愈通愈脹,這是由于辛散太過,反耗中氣傷其脾運功能。應當以益氣健脾為主,適當選擇和配伍行氣藥,使脾氣健而氣滯消。香砂六君子湯是一張代表方。再如參苓自術散之用砂仁,歸脾湯之用木香,補中益氣湯之用橘皮,均是補脾劑中的行氣藥的例子,但為佐藥用量宜少?梢姟毙辽⒑臍狻半m是行氣藥不利的一面,但不是說忌用于氣虛證,問題在于辨證求因、配伍恰當、用量多少而已。
  綜上所見,調理脾胃的用藥規(guī)律是從藥物的性味歸經、脾胃的生理病理、辨證用藥幾個方面進行分析歸納而得出的結論。在注意事項方面,一是強調臨床上診治病人處處要顧護脾胃的重要性,二是用藥宜忌要注意以下三點,即應該從正反兩方面去掌握藥性功用,既要看到對人體有利的方面。
  也要看到對人體不利的方面,此其一;其二,藥物的副作用是在一定條件下產生的,與疾病的性質、藥的用量及服用時間長短等有著密切的關系;其三,”苦寒敗胃“、”甘藥滯中“、”辛散耗氣“是各有所指的,明于此則有益于臨床選擇應用。但只要通過辨證合理使用,配伍恰當,用量合適是可以減輕副作用。并擴大應用范圍的。
  以上從脾胃學說與臨證實踐等有關方面進行了討論,這僅僅是筆者在學習和臨床應用中的一點膚淺的體會。脾胃學說還有很多問題需要進行探討,特別是要跟上時代步伐的發(fā)展而發(fā)展,例如總結辨證辨病與辨治的規(guī)律;脾胃的功能和實質的實踐研究等,有許多新課題需要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二、淺談葉桂養(yǎng)胃陰的學術思想和應用自東垣創(chuàng)”陰火“之說,辨證強調”內傷“治法,重視溫補理論之后,‘明清醫(yī)家對脾胃學說又有新的補充和發(fā)展,有代表性的當屬清代葉桂的養(yǎng)胃陰的學術經驗,補充和完善了脾胃學說的內容,他的學術經驗概括起來約有兩個方面:
  .養(yǎng)胃陰的學術思想葉桂,字天士,是明清以來著名的溫病學家。葉氏據(jù)《內經》”胃為水谷之海,五臟六腑之大源“、”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之理,博采眾家之長,結合臨證實踐,提出了”養(yǎng)胃陰“的學術觀點,補充了東垣偏于溫補升陽以治脾胃的缺陷。他指出:”脾喜剛燥,胃喜柔潤“、”胃為陽明之土,非陰柔不可為功“、”胃易燥“,并據(jù)此提出養(yǎng)胃陰的理論。
  實際所說的脾屬陰土而喜剛燥,胃屬陽土而喜柔潤,此乃言其常,脾與胃一臟一腑表里相合,皆系有陰陽,故葉氏所倡導的”養(yǎng)胃陰“實質亦含養(yǎng)脾陰之義,只是術語上習慣之稱,觀葉氏醫(yī)案和運用方藥亦說明這一點。臨床上導致胃脾)陰虛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素體陰分不足,或年老液虧,或感受燥熱之邪劫奪脾胃之陰,此其一;木火體質易生內熱,煩躁多怒,五志過極,以致陽升火熾,此其二;飲食偏嗜辛熱,或嗜酒劫陰、燥熱助火,此其三。以上3個方面的致病因素,雖不盡全面,亦不越其范圍。
  綜觀葉氏醫(yī)案辨證用藥規(guī)律,胃(脾)陰虛的主癥有:
  不饑不食或納少,音低氣餒,口干舌紅,大便秘結等。由于病因病機不同而有偏氣虛、偏虛熱、偏肝旺等兼癥。在辨證方面,強調舌象之觀察,胃陰虛者多見”舌干紅無苔“甚或裂,氣陰兩傷者則見”舌淡紅而光“。葉氏根據(jù)”胃喜潤,以通為用,得降則和“的特點,強調胃陰虛證,忌用溫燥、苦寒、滋膩之品,宜用性味和平、益胃而不呆滯、清熱而不損胃氣、清淡輕靈之藥,形成了獨到的用藥特色。如常用養(yǎng)胃陰藥有玉竹、麥門冬、鮮石斛、北沙參、生扁豆、粳米、甘草等。并喜用食療之品,如山藥、南棗、粳米、扁豆、蓮子大麥、薏米、鮮、蜂蜜、甘蔗、梨等開胃醒神、甘平益陰、清淡之食物。
  .養(yǎng)胃陰的辨治大法(1)甘緩補胃法適用于胃陰虛而兼脾虛不足的病證。
  常見于久病虛損、失血傷陰諸證之后,主癥有:納呆食少。
  便溏不調,形神倦怠,音低氣餒,口干不多飲,脈虛大或細弱,舌淡紅無苔。治宜甘平微涼之品,扶中氣而益胃生津,補氣而不溫燥,養(yǎng)陰而不涼滯。益胃健脾之甘緩藥,常用黃芪皮、北沙參、白扁豆、玉竹、生山藥、蓮子肉、芡實、大棗、粳米、糯稻根須、茯苓、炙甘草、飴糖等。氣虛便溏者,常佐以白術、人參與參須;血虛寐少心悸者,常佐以棗仁、茯神、桂圓等。
 。2)甘涼潤胃法適用于燥熱證,或木火升騰,灼傷肺胃之陰病證,癥見口燥咽干,煩渴飲冷,肌膚灼熱,納呆食少,便秘燥結,舌紅絳少津,脈數(shù)或大,或咽癢干咳,或痰中帶血。治宜甘寒涼潤以救陰清熱,常用沙參、花粉、生地、麥門冬、鮮石斛、玉竹、生白芍、生扁豆、生甘草、梨汁、甘蔗漿等,外感肺衛(wèi)咳嗽有痰佐桑皮杏仁貝母;營分有熱加鮮生地竹葉心、玄參、銀花;肝經熱盛佐丹皮、地骨皮;大便燥結佐火麻仁白蜜等。
  (3)清養(yǎng)益胃法適用于濕溫、暑溫后期,胃陰胃氣不復的病證,癥見納呆食少,口渴口淡或口苦,大便不暢,形氣虧虛,倦怠無力,舌淡紅而光,脈細或澀,治宜甘平、芳香、微辛藥物,味薄清養(yǎng)胃陰,芳香悅胃醒脾,常用藥如石斛、沙參、麥門冬、香鼓、半夏、橘皮、白扁豆或扁豆衣薏苡仁、大麥芽、鮮荷葉、生谷芽等,常伍小量烏梅以生津開胃,余熱不清者加知母、花粉。
  (4)酸甘養(yǎng)陰法適用于肝陰不足,肝火太過,火熱上擾,損傷胃陰的病證,常見脅痛隱隱不已,惡心干嘔,或嘔吐涎沫,頭目眩暈,甚則昏迷欲厥,噫氣不除,脘悶納呆,大便不爽,心中煩熱,口渴不多飲,或喜食酸甘,舌干唇紅,或舌絳光剝,脈弦或數(shù),治宜酸甘生津,斂陰制肝以和脾胃,常用藥如烏梅、木瓜、生白芍、北沙參、五味子、麥門冬、生扁豆、鮮生地、生麥芽、阿膠、鮮石斛等。肝風內動者,另加生牡蠣、黑稽豆衣以清肝熄風;腎陰虧損者,酌選水制熟地、枸杞子、山萸肉、淡菜等。
  綜觀葉氏養(yǎng)胃陰的學術思想和用藥特點,散見于葉氏醫(yī)案《臨證指南》中,他的養(yǎng)胃陰法,獨辟蹊徑,補東垣溫補升陽之偏。華岫云注說:”蓋東垣之法,不過詳于治脾,而略于治胃耳!裼^葉氏之書,始知脾胃當分析而論!啊庇^其論云:納食主胃,運化主脾,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又云: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以脾喜剛燥,胃喜柔潤也“。此乃葉氏養(yǎng)脾胃學術思想形成的理論基礎。林佩琴贊揚葉氏養(yǎng)胃陰的方藥效驗如神,”舉凡脾陽不虧,胃有燥火,出現(xiàn)舌紅、咽干、口燥、肌熱、不饑不納、煩躁不寐、大便不爽等證,最宜采用養(yǎng)胃陰之法!斑@種評論是恰如其分的,但葉氏的養(yǎng)胃陰法實含有滋脾陰的意義,不能不知。葉氏創(chuàng)制的甘緩補胃、甘涼潤胃、清養(yǎng)益胃、酸甘養(yǎng)陰等法極其豐富,今僅舉其要而言之,亦可見其一斑。葉氏的養(yǎng)胃陰法,填補了東垣調理脾胃的空白,養(yǎng)胃陰與升脾陽二法互相補充,充實了脾胃學說的內容。 轉帖學習。


-----------後天之氣源水穀,水穀不化,氣不久矣
-----------好文章!學習
-----------感謝樓主分享。學習了。
-----------四逆散的臨床應用四逆散在《傷寒論》中用治少陰病傳經熱邪、陽郁不伸的四逆證。實際在臨床中使用四逆第四卷571散的這種機會比較少。但由于該方理法嚴謹,用藥精練,應用范圍較廣,所以后世治療肝脾(胃)疾病的許多有效藥方,多從此方發(fā)展而來。因而,正確理解四逆散的組方原則和臨床效用,對治療一些肝脾疾病有其重要意義。
   四逆散中之柴胡疏肝郁,枳實理肝氣,芍藥養(yǎng)肝陰,甘草緩肝實脾,方藥針對肝的疏泄功能失調和肝體陰而用陽,以及肝病傳脾的生理病理特點而設。柴胡之升運益于脾之虛,枳實之降和適于胃之實,芍、草酸甘化陰,柔肝扶脾,以防“土虛不能升木”,調理中焦脾胃,四藥實在缺一不可。實際在臨床中見肝之病往往傳脾,脾病也常常礙肝,出現(xiàn)肝脾同病的證候。四逆散既能調肝培土,又能和胃益木,藥味不多而功專力合,堪稱肝脾病證的方藥典范。
   四逆散用治有“肝氣郁結”表現(xiàn)的膽囊炎、膽石癥、急慢性肝炎、肋膜炎以及肋間神經痛等許多疾病,均可獲得良好效果,這是人所共知,習以為用的。但也有用四逆散療效很高而卻被臨床忽視的一些病證。如有的患者,上有頭痛、眩暈、耳鳴、眼花,中則胸悶、脅痛、噯氣不除,下有少腹重墜、二便不調,內則心煩、口苦、食少、腹?jié)M、多夢紛紜,外則體倦神疲、時熱時冷、周身盡痛,總之,從患者主觀感覺上,全身內外上下無處不病,且常年治療不見有效。對這種錯綜復雜的病證,如不仔細分析,也容易辨為臟腑皆虧、虛實兼有,是補是瀉難以著手的疑難大證。其實,象這種病證,證候表現(xiàn)雖多,但不論從經絡部位或癥狀表現(xiàn)上,都具有肝的陰陽失調,氣血失和、肝氣郁結,所謂“神經官能癥”的特征。正確的治療應以治肝為主,“蓋肝氣一舒,諸痛自愈”,用四逆散治之,確實能起到“治一經而諸經無不自愈也”的應驗。對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大多喜用瓜蔞薤白之類或活血化瘀的方法,但對部分病人療效并不理想,尤其對發(fā)病年齡較早,病程較短、身體狀況較好,所謂“初病在氣”的冠心病患者,疼痛部位在胸脅(尤其是左脅),疼痛性質攻痛或脹滿、憋悶,每因精神刺激而誘發(fā)或加劇,疼痛時間常發(fā)生于早晨起床或夜深3~5點鐘的寅時,用四逆散加味柴胡疏肝散或四逆散的變方枳殼煮散,治療效果都相當可靠。若由氣郁發(fā)展到血瘀,一般病程較長、胸脅疼痛較劇、舌暗脈澀或沉弦結代,用四逆散合桃紅四物湯,加桔梗協(xié)同枳殼開胸宣痹,牛膝增助桃、紅行血化瘀,構成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血府逐瘀湯,對血瘀氣滯的冠心病患者有一定療效,尤其對某些變異性心絞痛患者療效更為理想。用四逆散合手拈散也可起到同樣的治療效果。治療高血壓病,一般習用滋陰潛陽、鎮(zhèn)肝熄風的方法,其實,高血壓病及至發(fā)展到這種程度,一般需要經過肝氣郁結→氣郁化火→火劫肝腎之陰這種病變過程,然后才能轉入肝腎陰虧,肝陽相對亢盛(或肝陽無制,肝風內動)的虛證,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使用滋陰潛陽或鎮(zhèn)肝熄風的方法。實踐證明,大部分年齡較輕,發(fā)病初期的高血壓病患者,很少見到肝腎陰虧的脈癥,而因長期精神刺激,情志不舒,多憂善慮致病因素,多有頭痛頭暈、胸悶不暢、苔舌正常、脈象沉弦等“肝氣郁結”的典型證候,用疏肝理氣、活血柔肝的治法,以四逆散為主的柴胡抑肝散、理氣平肝散,皆可起到消除癥狀、降低血壓的良好作用。若氣郁化火,出現(xiàn)明顯的頭痛頭脹、口苦耳鳴、舌紅、小便黃、脈弦數(shù)等“肝火上炎”的癥狀,以四逆散減去理氣的枳實,換上涼肝瀉火的丹皮、梔子,則成為清肝散、清肝達郁湯、丹梔逍遙散等四逆散的變方,均能起到滋陰潛陽、鎮(zhèn)肝熄風所起不到的降壓作用。
   脾胃病有兩種情況需用四逆散:一是肝經氣郁火旺,影響陽明胃的降和;再是脾氣中虛導致厥陰溫氣之虧敗。屬于前一種情況者,可見脘腹脹痛、脅肋不舒、嘔吐惡心、吞酸吐酸、嘈雜噯氣、口苦咽干、大便秘結、舌紅、脈弦數(shù)等四逆散的適應證。若急慢性胃炎者見有上癥,治療宜用戊己丸合四逆散以瀉肝和胃;若屬胃潰瘍,則用四逆散加煅瓦楞、白芷;若泄痢后重,腹痛第四卷572身熱,用四逆散合黃芩湯。膿多加少量肉桂,血多加當歸9~12克,配方中芍藥30克,對赤白痢有很好的療效。屬于第二種情況者,則常見消瘦乏力、心悸頭暈、煩滿腹痛、大便失調、食入作脹、心下堅大如盤、按之外堅內虛等。如有胃下垂、胃擴張,宜用四逆散合枳術湯,與方中之枳實芍藥散具有功專力合,扶脾消脹的良好作用;若食少便溏、便后脫肛,證明脾陽不但不能升運,反而進一步下陷,這時需要在四逆散、枳術湯的基礎上再加補氣升陽的參芪湯。
   對方劑的臨床應用,歷代名醫(yī)各有千秋:有的以方論證,亦有的以證求方;有的執(zhí)一方而應多法,亦有的更一法換一方。不論怎樣變換,要萬變不離其宗,抓住疾病的本質,認清病變規(guī)律,掌握方劑的核心作用,以達到切實有效的治療目的。如果不識病機,隨證加減,加來減去,法不是法、方不成方,看起來也在辨證論治,實際上是在目的頭痛治頭、腳痛醫(yī)腳,這樣不會收到好的治療效果,應當引以為戒。

-----------好文,學習了,謝謝老師。阿彌陀fo。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