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診斷過程中,常常聽醫(yī)生提到“脾胃不和”這一概念,但對于什么是“脾胃不和”?可能連許多醫(yī)生本人也缺乏清析的認(rèn)識。
脾與胃相表里。正常情況下,它們是協(xié)調(diào)一致的,共同完成對水谷的初步消化。但在異常情況下,脾與胃所處的狀態(tài)與功能,卻各行其事、背道而馳,此謂之“脾胃不和”。
“脾胃不和”大致有三種類型:
1、脾虛胃實: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虛運化無力,則飲食難以充分消化,從而產(chǎn)生食積痰飲,蓄于胃脘,可引發(fā)膨脹、口臭、呃腐、吞酸等種種不適。究其根源,胃之實濁,源于脾之怠工。治之法,如:偏于脾虛用四君子湯,偏于胃實用
保和丸,也可二者裁化合用。
【病案舉例】閻某,男,45歲。1987年10月5日初診。
胃脘痛史4年,近來胃脘隱痛加重。
初診:胃脘痛史4年,近因季節(jié)轉(zhuǎn)換,胃脘隱痛加重,空腹尤甚,得食稍減,多食又痛,噫氣惡心,
嘈雜泛酸,脘腹脹滿,夜痛尤甚,大便燥結(jié)如羊糞。X線及上消化道鋇透診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屢用胃仙優(yōu)、甲腈咪胍未愈。舌淡紅苔白滑,舌下絡(luò)脈淡紫粗長,脈沉細(xì)而弦。脘腹柔軟叩之有振水音,中脘穴有壓痛。診為胃脘
癰(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脾胃虛寒證。治以健脾和胃,化飲導(dǎo)滯,祛瘀愈瘍。方擬健中調(diào)胃湯加減治之。處方:
黨參15g,
白術(shù)15g,
茯苓15g,
甘草10g。
陳皮10g,
姜半夏lOg,
降香15g,公
丁香7.5g,
當(dāng)歸15g,
丹參10g。
三七5g,
烏賊骨20g,姜棗為引。6劑,水煎服。
復(fù)診:服藥后胃脘痛大減,僅空腹時偶有不適。12劑后諸癥消失,脈轉(zhuǎn)弱滑,壓痛消失。舌紅,苔薄白,舌下絡(luò)脈轉(zhuǎn)紅潤。復(fù)查X線、鋇透,十二指腸球部病灶愈合,龕影消失,隨訪半年未見復(fù)發(fā)。
注:脾虛不運,以致痰飲內(nèi)滯,妨礙氣血運行,久則成瘀,故以四君子湯(黨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補脾之虛,以陳皮、半夏化痰,以三七、丹參祛瘀,消胃中之實。其余為輔藥。
----------------------------------------------------------------------------------------------------
2、脾寒
胃熱:即
脾陽虛的同時,卻胃火重,屬寒熱混雜證型,治宜溫寒并用,半夏
瀉心湯、
黃連湯類方與之。
【病案舉例】周文祥醫(yī)案:張某,男,27歲,1986年2月5日診;颊咭蜃蛲盹嬀
發(fā)熱,渴涼水?dāng)?shù)杯,早晨
腹痛腹瀉,瀉下如水色黃,腹中轆轆有聲,惡心欲吐,胸中滿悶不舒,口干欲冷飲,舌質(zhì)紅、苔白膩,脈沉細(xì)數(shù)。證屬胃熱腸寒,治宜寒熱并調(diào)、除濕止瀉。予
半夏瀉心湯:半夏12克,
黃芩、黃連、黨參各6克,
干姜9克,甘草5克,
大棗4枚。水煎溫服,1劑而愈。
【病案舉例】俞長榮醫(yī)案:白葉鄉(xiāng)林某,五十歲,患胃病已久。近來時常
嘔吐,胸間痞悶,一見食物便產(chǎn)生惡心感,有時勉強進(jìn)食少許,有時食下即嘔,口微燥,大便溏泄,_二日兩三次,脈虛數(shù)。我與干
姜黃芩黃連
人參湯。處方:黨參5克,干姜9克,黃芩6克,黃連.4.5克,水煎;煎后待稍涼時分四次服。服1劑后,嘔惡
泄瀉均愈。
因病者中寒為本,上熱為標(biāo);現(xiàn)標(biāo)已愈,應(yīng)扶其本。乃仿照《內(nèi)經(jīng)》“寒yin于內(nèi),治以甘熱”之旨,囑病者
生姜、
紅棗各一斤,切碎和搗,于每日三餐蒸飯時,量取一酒盞置米上蒸熟,飯后服食。取生姜辛熱散寒和胃氣,大棗甘溫健脾補中,置米上蒸熟,是取得谷氣而養(yǎng)中土。服一療程(即盡兩斤姜棗)后,胃病幾瘥大半,食欲大振。后病又照法服用一療程,胃病因而獲愈。
按語:本證屬
上熱下寒,如單用苦寒,必致下泄更甚;單用辛熱,必致口燥、嘔吐增劇。因此只宜寒熱、苦辛并用,調(diào)和其上下陰陽。又因素來胃虛,且脈虛弱,故以黨參甘溫為君,扶其中氣。藥液不冷不熱分作四次服,是含“少少以和之”之意。因胸間痞悶熱格,如果頓服,慮藥被拒不入。
----------------------------------------------------------------------------------------------------
3、脾濕胃燥:原本“脾喜燥而惡濕,胃喜潤而惡燥”,可病理狀態(tài)下,卻胃(液)陰不足而大便稀溏。胃液不足則胃中燥,口渴、欲飲水;脾濕重則大便稀而惡水,故患者雖欲飲卻不能多飲。
【病案舉例】某女,胃脘
灼痛七八年之久,形瘦枯槁,不饑少納,咽干口燥,五心煩熱,大便溏泄,甚至五更登廁,舌光紅無苔,脈象沉細(xì)兼數(shù)。先辨證為胃陰不足證,投以
沙參、
麥冬、
石斛之類,胃中灼痛減,而溏泄更重。后通觀全局,詳加分析,乃胃陰脾陽虛之胃脘痛,方中增添健脾溫運之藥,如黨參、白術(shù)、
吳茱萸等,2劑后胃痛和溏泄均獲減輕。(《黃河醫(yī)話·脾陽虛兼胃陰不足之治》)
注:咽干口燥與大便溏泄并見,既有胃陰不足,又有脾虛生濕。單用滋陰則便溏加重,后兼以補脾,方獲良效,
-----------好,清晰,這種小塊的講解能及時理解、消化
-----------我好像就是脾寒胃熱,屬寒熱混雜證型!學(xué)習(xí)了!!
-----------乃我輩學(xué)習(xí)之楷模!感而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