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 花(《開寶本草》)
紅花為菊科植物紅花的干燥花。多系栽培。主產于河南、河北、四川、浙江等地。原植物多為栽培。喜溫暖高燥氣候,耐旱、耐寒、耐鹽堿、耐貧瘠,以向陽、地勢高燥、土層深厚、中等肥力、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最宜生長喜。味辛,性溫。入心、肝經。功效活血通經、祛瘀止痛。臨床用名有紅花、酒紅花。
【本草匯言】
《開寶本草》:味辛,溫,無毒。主產后血運口噤,腹內惡血不盡,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蠱毒下血。
《
珍珠囊》:苦,陰中微陽,入心養(yǎng)血。
《藥類法象》:治產后口噤、血暈,腹內惡血不足,絞痛,破留血神驗。
《藥性賦》:味辛,性溫,無毒。陽也。其用有四:逐腹中惡血而補血虛之虛,除產后敗血而止血暈之暈。
《本草衍義補遺》:破留血、養(yǎng)血。多用則破血,少用則養(yǎng)血!侗静荨吩疲
產后血暈口噤,腹內惡血,胎死腹中,并酒煮服。又其子吞數顆主天行瘡不出。又其胭脂治小兒耳,滴耳中妙。
《本草發(fā)揮》:潔古云:破留血,神驗。入心養(yǎng)血,謂其苦溫,為陰中之陽,故入心。
《本草綱目》:血生于
心包,藏于肝。屬于沖任,紅花汁與之同類,故能行男子血脈,通女子經水。多則行血,少則養(yǎng)血!娥B(yǎng)疴漫筆》:新昌徐氏,病產運已死,但胸膈微熱。有名醫(yī)陸氏曰:血悶也。得紅花數十斤,乃可活。遂亟購得,以大鍋煮湯,盛三桶于窗格之下,舁婦寢其上熏之,湯冷再加。有頃指動,半日乃蘇。按此亦得唐許允宗以
黃芪湯熏柳太后風病之法也。
活血潤燥,
止痛散腫,通經。
《本草經疏》:紅花稟地與火之氣,潔古、海藏皆兼甘苦溫。
陰中之陽,故入心。海藏以為肝經血分藥也。入酒良,乃行血之要藥。其主產后血暈口噤者,緣惡血不下,逆上沖心,故
神昏而暈及口噤。入心,入肝,使惡血下行,則暈與口噤自止。腹內絞痛由于惡血不盡,胎死腹中,非行血活血則不下,瘀行則血活,故能止絞痛,下死胎也。凡蠱藥之毒必傷血分,此藥能行血,血活則毒可解。子主天行瘡子者,痘瘡因血分有毒,血行則毒散,故主之也。小兒聤耳亦血凝也,血散則耳腫自消矣。
簡誤:紅花本行血藥也,血暈解,留滯行,即止。過用能使血行不止而斃,世人所不知者。
《藥性解》:紅花,味辛,性溫,無毒,入心、肝二經。逐腹中惡血而補血虛,除產后敗血而止血暈,療跌撲損傷,瘡毒腫脹,老人血少便結,女子經閉不行,催生下
胎衣及死胎。其苗生搗敷腫毒。其子吞服數粒,主天行痘瘡不出。
按:紅花下行血海,宜入足厥陰而逐血。潔古去苦溫為陰中之陽,故又入手少陰而補血。然長于行血,欲其補血須少用,或佐補劑。
《藥鑒》:氣溫味辛,可升可降,陽也。惟入血分,專治女科。下胎死腹中,為未生圣藥。療口噤血暈,誠已產佳品。多用破血,小用養(yǎng)血。大都辛溫則能和血,故少用養(yǎng)血。若過于辛溫,則血又走散,故多用破血。此通經藥中宜用之,必須酒煮。東垣以為補血虛者,為其兼血藥用之,斯能行血養(yǎng)血,而有補血之功也。苗搗敷游毒殊功,胭脂滴耳立效。
《景岳全書》:味甘微苦微辛,氣微涼,陰中微陽,惟入血脈,多用女科。少用可活血引經,多用能破血通瘀。可下死胎,亦療血暈。達痘瘡血熱難出,散斑疹血滯不消。潤燥活血,止痛通經,亦消腫毒。
《本草備要》:古名紅藍花。通,行血潤燥。辛苦甘溫。入肺經而破瘀血,活血瘀行則血活。有熱結于中,暴吐紫黑血者,吐出為好,吐未盡,加
桃仁、紅花行之。大抵鮮血宜止,瘀血宜行。潤燥,消腫止痛。凡血熱、血瘀則作腫作痛。治經閉便難,血運口噤,胎死腹中,非活血行血不能下。痘瘡血熱,《本草》不言治痘。
喉痹不通。又能入心經,生新血。須兼補益藥為佐使。俗用染紅,并作胭脂。胭脂活血解毒。痘疔挑破,以油胭脂敷之良。少用養(yǎng)血,多則行血,過用能使血行不止而斃。血生于心包,藏于肝,屬于沖任,紅花汁與相類,故治血病。有產婦血悶而死,名醫(yī)陸氏以紅花數十斤煮湯,寢婦于上而熏之,湯冷再加,半日而蘇!督饏T》有紅藍花酒,云治婦人六十二種風。
《本經逢原》:血生于心包,藏于肝,屬于沖任,紅花汁與之同類,故能行男子血脈,通婦人經水,活血解痘毒,散赤腫,產后血暈,及胎死腹中,并宜和
童便服之。少則養(yǎng)血,多則行血,過用使人血行不止,且性兼上行,不可不知。亦主蠱毒下血,堪作胭脂。治小兒聤耳,解痘疔毒腫。產后血悶,以紅花十斤,煮湯盛桶,置于橫格之下,舁婦寢上熏之,湯冷再加,半日乃蘇。
《本草求真》:[批]活血通瘀。紅花專入心包、肝。辛苦而溫,色紅入血,為通瘀活血要劑。血之下而清者,營虛有熱;血之下而濁者,熱與濕蒸。血色鮮者屬火發(fā),血色黑者屬血燥極。血與泄物并下者,屬有積,或因脈絡受傷;血從尿出者,屬陰虛火動,或因房勞過度,營血妄行。血色黑黯,面色枯白,尺脈沉遲者,屬下元虛寒,陽虛陰走;
嘔吐而見血色紫凝者,屬熱甚銷鑠,故見稠濁。熱甚水化,故血見黑而紫。血從汗者屬火。喜傷心,喜則氣散,故血隨氣以行。血在糞前者為近血,其血由于大腸;血在糞后者為遠血,其血自于肺胃,由氣虛腸薄,故自滲入而下出也。血自口鼻上出,為陽盛陰衰,有升無降。蓋血生于心包,藏于肝,屬于沖任,一有外邪內侵,則血滯而不行。紅花汁與血類,故凡血燥而見喉痹不通,痘瘡不起,肌膚腫痛,因血熱血瘀,作腫作痛。經閉便難,經閉本有血滯、血枯之分,但此止就血滯論。血暈口噤,子死腹中,治當用此通活。時珍曰:紅花汁與之同類,故能行男子血脈,女子經水。多則行血,少則養(yǎng)血。按《養(yǎng)疴漫筆》云:新昌徐氏,病產暈已死,但胸膈微熱。有名醫(yī)陸氏曰:血悶也。得紅花數十斤乃可活。遂亟購得,以大鍋煮湯,盛三桶于窗格之下,舁婦寢其上熏之,湯冷再加。少傾指動,半日乃蘇。但用不宜過多,少用則合
當歸能生,多用則血能行,過用則能使血下行不止而斃。胭脂系紅花染出,[批]胭脂紅?芍涡郝姸<t藍花三錢半,
枯礬五錢,為末,以綿杖繳凈吹之。無花則用枝葉。一方去礬。并解痘瘡毒腫。胭脂即紅花染出,有痘瘡挑破,以油胭脂敷之良。
《得配本草》:得酒良。
辛、甘、苦,溫。入手少陰、足厥陰經血分。破瘀血,行新血,散腫止痛。血行痛自止。
配當歸,活血;配
肉桂,散瘀。
破血,多用,酒煮;養(yǎng)血,少用,水煮。
產后勿宜過用,使血行不止而死。《本經疏證》:紅藍花,初搗出水色黃,黃水去盡,方有紅色,以染布帛,其紅甚鮮澤,而味辛性溫,其有力于行血固宜。開寶所臚產后血運口噤,正與仲景六十二種風合。蓋口噤非風不能成也。腹內惡血不盡絞痛,又與腹中血氣刺痛合。蓋但瘀作痛定而不移,曰絞曰刺,仍是氣為之也。治血者因其始黃終赤,德協(xié)火土,故能徹上徹下;治氣者因其味辛性溫,辛則能散,溫則能通。因是而思,則其有異于他物之通瘀矣。
《本草分經》:辛、甘、苦,溫。入肝經。破瘀活血,潤燥消腫。過用能使血行不止。
【現(xiàn)代藥理研究】
1.
紅花黃色素II、III和醌甙母液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紅花油有明顯的降血脂作用。
2.紅花黃色素能明顯改善微循環(huán)障礙。
3.紅花煎劑小劑量時能增強心肌收縮力,大劑量時對心臟又產生抑制作用。
4.紅花煎劑對
垂體后葉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具有明顯保護作用;能擴張冠脈,增加冠脈流量,抗
心肌梗死。
5.紅花黃色素對
烏頭堿所致
心律失常有一定對抗作用。
6.
紅花注射液能減輕腦缺血、腦
水腫的程度,明顯保護
腦梗塞動物的腦組織。
7.紅花還能擴張外周血管;紅花黃色素具有降壓作用。
8.紅花黃色素、紅花醇提液能明顯延長常壓和減壓缺氧小鼠的生存時間。
9.紅花對腦缺血缺氧腦病及缺血心肌均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10.紅花黃色素具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的作用。
11.紅花黃色素、紅花水提液與5%甲醇提取物均有消炎作用。
12.紅花黃色素對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紅花多糖對免疫功能有既抑制又促進的雙重調節(ji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