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轉)從《運氣學》談歷代名醫(yī)用藥之偏2
    

中醫(yī)學子:(轉)從《運氣學》談歷代名醫(yī)用藥之偏2

從《運氣學》談歷代名醫(yī)用藥之偏1
http://med126。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04626

從《運氣學》談歷代名醫(yī)用藥之偏2
清末民初醫(yī)家張錫純
  
  
  張錫純活躍于清末民初,正值大司天七十七甲子---上元陽明燥金少陰君火.<參西錄>第四期數(shù)卷為藥物學講義.首論生石膏.兼述白虎湯,人參白虎湯在臨床中每派上用場.驗案鑿鑿.此誠與當時氣候大環(huán)境相吻合.
  
  
  又,發(fā)明赭石之功用,暢述其鎮(zhèn)逆順降涼血之妙用,仍以大量驗案證之. 發(fā)明升陷湯以治大氣下陷并論與李氏補中益氣湯之區(qū)別.作<駁方書貴陽抑陰論>應是與丹溪名論"陽常有余,陰常不足"相仿fo.
  
  
  以余意觀之,張師所用藥,最常用者大致可分二大類型:一是清降肺胃(應主要是降肺氣)藥如生石膏,麥冬,知母,花粉,黃芩,沙參,赭石粉,栝蔞等方如白虎湯,白虎人參湯等.一是升肝脾(應主要是肝)如黃芪,柴胡,萸肉續(xù)斷,桂枝類補肝體肝用之不足;龍膽草,連翹茵陳,白芍,石決明,赭石等治肝氣之有余.其余如生熟二地玄參當歸天冬之屬是與丹溪同轍.蒲黃,三棱,莪術,乳香,沒藥,三七丹參與王清任法同源.
  
  于是可得:燥火主令之時,  滋陰遠遠多于扶陽.燥火氣盛(最宜白虎西方金神),水木易虛,滋陰同時,木氣不及,法當升補木氣.唯木中寄火,又木火同氣,木宜清涼者亦復不少.
  
  至于張師與人論天體運動處,此誠為時代所囿,視若不見可矣.
  
  清初醫(yī)家傅青主陳士鐸
  
  
  傅陳醫(yī)法,原是一脈.傅長陳二十.皆可謂(以傅師為主)活躍于第七十三甲子上元厥陰風木少陽相火(1624---1684年)風火主令之時重用白芍當歸熟地生地(兼伍柴胡),誠有源頭,余如六味四君,及氣血論(異于前人補血湯芪倍于歸之論,并理血多加有桑葉),再如重用常用麥冬.總不肝之治,滋肝陰以配其陽,清其火抑其用;或以助金平木法,要之,滋養(yǎng)肝腎,扶脾清肺是其大旨.外經中所論,尤重真水,以人身中水少而火多,水需灌溉各臟腑,似與丹溪同法,與錢仲陽(論中有天師仲圣孫真人,并有錢真人,并多處引以六味地黃丸)同旨.
  
  從著中,并考古,可知傅所處大司天略晚于李東恒,而稍早于朱丹溪(此早晚二字,當從大司天周期性來看).故論中多有與二人醫(yī)法同旨之處.
  
  可知陳氏所述,應是當時數(shù)位大賢集體智慧的結晶,又其所處司天大環(huán)境與今極為類似,  故其書為今日臨床不可不讀之本.
  
  
  
  清朝醫(yī)家黃元御
  
  黃元御,字坤載,清朝乾隆年間名醫(yī).雖未得高年,然著作甚豐.足見自視甚高.<四圣心源>為代表作,其中天魂地魄等方名亦足以征之.持論以扶陽配陰為宗,大非滋陰熄火之陋習.深得仲圣理中四逆輩之精義.因黃師(1705~1758年),正值大司天第七十五甲子中元太陰濕土太陽寒水中的太陰濕土之令(1744---1774年為太陰濕土主令).黃師在<中氣解>言"泄水補火,扶陽抑陰,使中氣輪轉,清濁復位,卻病延年之法,莫妙于此矣".唯黃師的暖水燥土不同于李氏的補中益氣.故在<醫(yī)方解>中批劉河間朱丹溪陶節(jié)庵等之時,仍批李氏"以升麻柴胡升膽胃之陽,謬矣."
  
  張錫純先生在<參西錄>中言,黃氏(元御)陳氏(修園)用藥恒偏于溫,即是此意(寒濕令中宜于此法).  天時大氣候不同之故.用古方以治今病,能不加減化裁否?
  
  
  究之,黃師心法似較鄭老爺子的更全面更系統(tǒng).也是彭子益先生著作的雛形.然,醫(yī)之道,何其大,黃師各書當與溫病學各家心法互參.<四圣心源>尤當與<外經微言>相參閱.
  
  
  明末醫(yī)家李中梓
  
  
  李中梓(1588~1655年),后世醫(yī)家有不少推重李氏醫(yī)旨的.因李氏與金元明時代的其他醫(yī)家相較,最講中庸之道.作<水火陰陽論>:陰陽并重,而更認為養(yǎng)陽在滋陰之上,補氣在補血之先.
  
  李氏重脾腎,法多尚溫補,略似張景岳(1563~1640年),因1564---1624年為中元甲子太陽寒水太陰濕土;。保叮玻矗保叮福茨隇橄略鬃迂赎庯L木少陽相火.二人皆經歷過太陰濕土厥陰風木之主氣.英雄略同也.  
  
  唯醫(yī)案多有十數(shù)劑,數(shù)十劑病乃愈之病例."遠不若經方快捷",為后人所譏,此實為后人誤解李師(傷寒論治外感,多易速效,李師治多內傷,或外感染雜成內傷,原難速愈). 又作四大家論,  誤將仲圣與后賢并列,確有失公允. 另為庸工設法(以溫補君子品試藥),為后賢所批,尤以程國彭為典型.  ---程氏以豐富的臨床心得批其用溫補藥之過.  仍是不離大司天運氣之范圍.程氏一生主要生活在1684---1744年的上元少陰君火陽明燥金之令.幾近與李師相反.  醫(yī)法不同,誠為各有所本。
  
  
  清醫(yī)家程國彭
  
  
  程國彭  程師生卒之年不可確考,但可確定程師一生主要生活在1684---1744年上元少陰君火陽明燥金之令.程師雖無醫(yī)案傳世,但不難看出一生臨癥甚多.<醫(yī)學心悟>首卷所言,皆貼切于實用,字字句句都從閱歷中來.<火字解>可知程師一生用藥大旨矣.實程師所重者,仲圣之下,丹溪,東恒,河間數(shù)人.而宗丹溪河間又最多.尤可知大司天之于醫(yī)家心法.<醫(yī)門八法>歸納治要,不惜筆墨反復辨解.數(shù)十年心血之凝結,學者不可忽之.
  
  唯程師所言"呂祖師人參果"之事,本人多方考究,不得其意.敬請閱此文高賢,賜教解惑 .
  
   
 
  清醫(yī)家程杏軒
  
  
  醫(yī)家程杏軒  考程師醫(yī)案,可知程師活躍于1804---1864年下元少陽相火厥陰風木之令.滋水柔木,潛陽清肝等法最為常見,尤以續(xù)編中最為顯然,如辨證語"內風乘虛上升潛陽熄風,靜以製動雖云火熾之相煎,實由水虧之莫濟 水足則木暢而筋柔 肝陽上升,沖心為煩,沖肺為咳 木失水涵,以致肝陽內熾肝為剛臟,須和柔濟之腎元下虛,水不生木,肝風鴟張"最為多見.
  
  觀程師醫(yī)案,除卻特定人事乖違病例.大致最常選用下列藥物:當歸,白芍,阿膠菊花,勾藤,桑葉,生地,熟地,丹皮,石決明,赤芍,黃芩,牡蠣,女貞子,羊角,梔子,沙參,麥冬,人參,石斛等.而案中病例,多與今之民病相仿fo.可知相火風木令中醫(yī)家心法,于今人 參考師法價值極大.
  
  
  
  清朝醫(yī)家王孟英 
  
  王孟英,名士雄(1808~1867年)清代著名醫(yī)家.臨床甚豐,尤以治濕熱癥見多,所著全集中于<王孟英醫(yī)學全書>中,所言精當,議論有理,當屬清代醫(yī)家中集大成者.王師所處江折一帶,地勢地平,水道湖泊甚多,此其地理;而1804---1864年為下元少陽相火厥陰風木主事.<霍亂論>之作,誠有根緣.醫(yī)案數(shù)卷中,亦可見濕熱癥甚伙.所用藥品,幾率最高者全屬清利濕熱之品.其中又以清肝之品最多.
  
  濕熱在身,各種補法皆宜暫緩,故王師多以驅邪為首務.王師又推重魏柳洲,魏氏名方一貫煎是也,閱此亦可征大天時之于醫(yī)家心得之隱意.
  
  
  自網上談醫(yī)來,目擊"偽火神風"盛行,不得已又錄出下一段,以醒有緣人.
  
  
  魏:"陰虛證,初投桂、附有小效,久服則陰竭而死,余目擊數(shù)十矣。"雄按∶此真閱歷見道之言。又徐洄溪曰∶大熱大燥之藥,殺人最烈。蓋熱藥有毒,其性急暴,一入臟腑,則血涌氣升。若其人之陰氣本虛,或當天時酷暑,或其人傷暑傷熱,一投熱劑,兩火相爭,目赤便悶,舌燥齒干,口渴心煩,肌裂神躁,種種惡候,一時俱發(fā)。醫(yī)者及病家俱不察,或云更宜引火歸元,或云此是陰證,當加重劑熱藥而佐以大補之品,其人七竅流血,呼號宛轉,狀如服毒而死。病家全不以為咎,醫(yī)者亦洋洋自得,以為病勢當然?傊奕讼卜䶮嵫a,雖死不悔。
  
   
  清朝醫(yī)家雷豐
  
  
  雷豐所著<時病論>.以內經"冬傷于寒,春必病溫;春傷于風..."四時六氣(伏氣)為綱.逐條分析,辨析立法,成方講解,驗案證明,所述甚是明暢.觀點中正無偏.個人認為,業(yè)醫(yī)者,欲臨床思路清晰而不茫然無措,必讀此書. 前人醫(yī)著中,確有不少醫(yī)家"工于怒罵",而醫(yī)術差強人意.雷師不沾染此惡習.
  
  

醫(yī)家何廉臣編著的<全國名醫(yī)驗案類編>
  
  
  醫(yī)家何廉臣編著的<全國名醫(yī)驗案類編>.上集以六氣為綱,選錄了民國當時不少名家(如周小農,張錫純,陳務齋,黃仲權,何拯華,袁桂生,蕭琢如,孫少培,丁甘仁等名流).清醫(yī)家雷豐言:"六氣明而雜病少".此書以六氣為綱,所錄又是全國各地名醫(yī)佳案,誠如序中所言"一卷可抵萬卷".下篇所集是傳染性疾病,非典之類正可仿效而治(當時全國恐慌,世少良醫(yī)可知).由此可知,今世風日下,中醫(yī)遠不如以前.怪不得鄉(xiāng)里老人家談及治病往事,欣賞之情每盎然臉上.
  
  讀是書可知,同病異治,異病同治之原由.總緣于辨證施治.執(zhí)成方以治病,不通之論.世之執(zhí)"秘方"以自矜者,厚顏之徒也.今之習醫(yī)者,可以此書為自測題,理論擇取之于臨床究竟如何,立可捫心自問.
  
   
  
   清朝醫(yī)家李冠仙
  
  
  李冠仙行道于1804---1864年下元少陽相火厥陰風木之甲子.著有<仿寓意草><知醫(yī)必辨>等.李師重視喻嘉言心法,敬重之意溢于字里行間.觀李師醫(yī)案及<知醫(yī)必辨>中所闡述的觀點,十有九與費伯雄,程杏軒,曹仁伯同法.常用藥物幾盡相同.同時代英雄所見如此如此.哪似當今眾說紛紜
  
   李師喜用生地之外,尤發(fā)明黑芝麻為藥中妙品."腎不養(yǎng)肝,陰虛火盛滋肝清熱"之類滋肝清肝之言出現(xiàn)頻率最高.又常不惜筆墨批用熱藥溫燥之害.余深以為然.
  
  。贾t(yī)必辨>中議論諸賢,自是李師個人臨癥閱歷而慨嘆.不必多議.唯批<石室秘錄>與<臨證指南>太過.不必泥其所言.
  
  
  
  錄數(shù)節(jié)以示李師心法大要:
  
  吐酸一癥,有屬熱者,有屬寒者;蛘Ц酗L寒,立即作酸作吐,此化熱不及,得不謂之寒乎?或并未受寒,而肝火犯胃,因而吐酸,得不謂之熱乎?大約此癥出于胃,則屬寒有之;由肝犯胃,則屬熱有之。且果屬寒,脈必沉滯;果屬熱,脈必弦數(shù)。乃二名家不分肝胃,不論脈象,惟主熱者執(zhí)見無寒,主寒者執(zhí)見無熱,殊不可解。予診病四十余年,所見吐酸之癥,不可勝數(shù),大約屬寒少而屬熱多,而婦人則尤多屬熱,蓋十婦九肝氣也。書曰∶曲直作酸!端貑枴吩啤弥T嘔吐酸,皆屬于熱。
  
  
  注:此言熱多寒少,而肝氣肝熱尤多.效葉霖語來一句"風火之令有宜然者   
  
  
  偶聞王九峰先生治李姓氣沖于上,用金匱腎氣湯一藥而愈,以為得有秘法,每遇氣逆上沖治之不愈,即投以腎氣湯,往往一藥而死。后李姓有婦人吐血,氣逆不下,伊芳連用腎氣湯七劑,致狂吐不止,血盡而亡。又有劉頌芬之夫人氣逆不下,伊芳久治無效,亦用腎氣湯一服而亡。此何以故?蓋方名腎氣湯,并非肝氣湯。腎為至陰之臟,陰不潛陽,虛陽上沖,故用歸、附引火歸原,用六味納氣歸腎,自有奇效。至某醫(yī)所治者,皆肝氣也。肝為陰中之陽臟,氣至上中不下,其火必甚,非滋水養(yǎng)肝以平之不可,而反投以桂、附,火上添油,有不傷人性命者哉?
  
  注:此節(jié)所言,與錢仲陽化裁仲圣方而作六味地黃之旨完全吻合.
  
   
  
  乾隆年間,揚州鹽商;不知所延何醫(yī),制有再造丸,藥味夾雜五十余味,多用香燥,以為可以通絡開竅,全不思類中多由精血不足,肝失所養(yǎng),虛風鼓動,經絡空虛,焦燥太過,轉傷陰血,何能熄風乎
  
  
  注:乾隆年間制有此藥,寒濕運中宜此類.時過境遷,不可再泥囿于這.
  
  
  
  治肝竟有十法焉。心為肝之子,實則瀉其子,一法也;腎為肝之母,虛則補其母,二法也;肺為氣之主,肝氣上逆,清金降肺以平之,三法也;膽在肝葉之下,肝氣上逆,必挾膽火而來,其犯胃也,嘔吐夾酸、夾苦酸者,肝火苦,則膽火宜用溫膽法,平其膽火,則肝氣亦隨之而平,所謂平甲木以和乙木者,四法也;肝陽太旺,養(yǎng)陰以潛之,不應,則用牡蠣、玄武版介類以潛之,所謂介以潛陽,五法也;肝病實脾,則仲景之老法,六法也;亦有肝有實火,輕則用左金丸,重則用龍膽瀉肝湯,亦應手而愈,七法也。合之《內經》三法
  
  五臟之病,肝氣居多,而婦人尤甚。治病能治肝氣,則思過半矣。
  
  注:此與王旭高先生所言相仿fo.李師與王旭高先生真正的同代醫(yī)家.
  
   
  
清朝醫(yī)家曹仁伯
  
  
  曹仁伯(1767—1834年),曹師濟世救人之時應屬于1804至1864年的下元甲子少陽相火厥陰風木中的前半截.讀曹師醫(yī)案,實則比讀天士指南更難,僅能會其大意,得其大概.故不能深述其意.唯作如下尋章摘句之事(尋章摘句,誠也不假,然明眼人從這尋章摘句中也能讀出真意)
  
  摘錄曹師醫(yī)案中辨證語:
  
  營血本虧,陰火又旺 素稟濕熱,又挾陰虛之癥內耗陰精,則臟腑榮衛(wèi)常有春夏之情,而無秋冬之氣,無怪乎其亥年之氣風火相煽,耳苦於鳴肝經之火、督脈之陽亦從而犯上衛(wèi)逆於脅,變出一番火氣者,肝火也,肝氣也。氣火之橫逆,不外腎虛,無以涵木,肺與大腸相為表裡,二金同受火刑,皮膚燥脫無陰則陽無以化
  
  肝居人左,全賴血以濡之,又為剛藏根,憑水以涵之。 左升太過,右降不及乙運之歲金不及,亥年之風木偏yin。不惟木寡於畏,反侮其金亥屬厥陰,風yin所勝,風火相煽 痰祟附於肝經,擾亂不寧肝陽化風,習習內動幼時瘦弱,已昭陰氣之虛;痘後頭疼更著,肝家之旺,不論外感何邪,頭必痛者,陰虛肝旺容易上升也
  脈細而數(shù),數(shù)則為熱,細則陰虧
  脈形細數(shù),尚未見促,陰火雖旺,陰液未竭
  
  弦主乎肝,細小無神又主乎真陰不足。惟以不足之真陰,難以涵養(yǎng)肝木,肝木順乘土中,尤為易事 發(fā)渴發(fā)干,陰分必傷
  
  第七十三甲子,厥陰司天,少陽在泉,風火用事之時。
  
  
  
    
  醫(yī)宗金鑒
  
  
 。坚t(yī)宗金鑒>---最佳類書.吳謙被譽為清初三大名醫(yī)之一,奉旨修訂此著本.費當時大量人力物力而集成.清初以前各醫(yī)家觀點大致均有采錄."擇其善者而錄之".傷寒心法,金匱要略,名醫(yī)方論,四診要訣,運氣要訣,兒科女科外科一并到齊.意為后世之"金鑒",誠為不可多得的好醫(yī)著.唯在清初,寒溫醫(yī)學格局輪廓尚未顯然,編中暑濕溫熱等治法不如清中期清后期醫(yī)家觀點明朗清晰,治法自然也就遠遠不如了.
  
 
  
  費伯雄
  
  費伯雄老先生醫(yī)著粗略讀過,感受到費老最重肝脾.案中遣藥組方最常用生熟二地,白芍,梔子,當歸,阿膠,丹皮,桑葉,菊花,羚角,女貞,青黛,石斛,牡蠣,蒺子; 茅根,沙參,蔞皮,花粉,麥冬(此數(shù)味以助金平木),橘餅,法下等.因費老正行道于1804---1864年下元少陽相火厥陰風木之令.  特別是后半之厥陰風木,以肝為重,兼及于脾,于腎,于肺, 實皆不離于肝之治.  晚年為陽明燥金司氣.
  
  醫(yī)家沈紹九
  
  
  沈老行道于二十世紀中前期的成都.有著四十余年臨床閱歷,對歷代各家有著清晰正確的認識---"河間善瀉熱,東垣喜扶脾,子和主攻病,丹溪重養(yǎng)陰,與所處時代及所治病人,有很大關系,均有獨到之處,皆須閱讀."老先生遺留下來的手稿不多,從所留存的來看,用滋潤法約十之五,清涼法十之二,溫補法十之二(此類案多由人事之因).可以說仍是完全符合大司天用藥法則.  
  
  同樣是在四川,與鄭氏一門咋就差別如此之大? 不由得有些納悶. 近仿fo有感:鄭欽安老爺子理法受其師影響甚大.囿于師說.未能超越.似乎只有如此才能解說明了. 聲明:沒有不尊重鄭老之意,純?yōu)閷W術見解,也不是憑空瞎說.
  
   成都張子培
   
  寒溫異治,顯而易明,奈何邪說多多,誤人誤已. 請以張氏此言簡意賅篇救之.
  
  
  
 。貫椴 雖分類 當顧名 思其義
  
  仲景書 發(fā)凡例 后之醫(yī) 仍寒治
  
  方藥雜 死亡繼 傷心目 三字訣
  
  何謂溫 溫是熱 與傷寒 殊懸絕
  
  初起時 口渴別 不惡寒 反發(fā)熱
  
  麻杏湯 有神效 或銀翹 或桑菊
  
  以辛涼 解表劑 誤辛溫 變重病
  
  小遷延 大殞命 口大渴 津液傷
  
  或白虎 承氣湯 雖熱飲 亦屬陽
  
  治之法 急下良 若譫語 舌紅黃
  
  在包絡 非胃腸 用紫雪 清宮湯
  
  與至寶 及牛黃 至病久 氣液損
  
  宜甘寒 補而潤 即下利 二甲癥
  
  變紛更 此大概 知寒溫 能涵蓋
  
  一切病 迎及解 "
  
  
  辛涼而透,清潤而滋.苦寒退熱---此張氏治春溫心法大旨. 前時見有人論火神派心法,言四川一帶濕重民多嗜辛熱辛辣.能耐附之熱毒,以致火神心法大行. 今以沈紹九,唐容川,張子培三家醫(yī)法觀之,  此說雖似有理,終嫌其理由不足.
  
  
  幾本當代醫(yī)著
  
  
 。贾嗅t(yī)運氣學>------楊 力  著.內容詳實,可見作者費力不少,所持觀點足以讓人深思.  唯大體看去,內容是羅列的情況多,提升提純的味道不強.
  
  
  
 。籍敶t(yī)臨床秘訣>主編者是醫(yī)學博士 張 昱.集錄了蒲輔周,施今墨,董建華,王綿之,劉渡舟,趙紹琴,關幼波等名家臨床驗案.按現(xiàn)代醫(yī)學分類法歸類整理,尚有可讀性,遠勝一些抄書教授"著作" 只知羅列藥方的醫(yī)書.
  
  
  <五運六氣詳解與運用> 權依經 著   內容系統(tǒng)周詳,雖不如楊力教授的宏博,但從"學以致用"的角度來看,權依經老先生所述中正可信.唯在運用古方以治六氣之邪時(分析立法可取,藥方不可拘泥),宜再行化裁.
  

  
  四大家
  
  
  四大家之書,張錫純,費伯雄,李冠仙等諸多名家有評述,讀這些醫(yī)家醫(yī)著,自可知如何取舍.亦不論.
  
  
  以上所言,是為本人前半生所讀醫(yī)著(后世醫(yī)著,靈素本草經不在此例),也是臨床中效法最多的醫(yī)家心法. 究竟而言以上所有醫(yī)家心法,又皆難出王冰王太仆<天元玉冊>之范疇.
  
  以期習醫(yī)者得此,潛心數(shù)年,漸入醫(yī)之正途.
  

[ 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0/2/12 11:44 編輯 m.payment-defi.com/zhuyuan/]
-----------贊!
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醫(yī)者先不抱成見,而能適度的用藥。實在是難。
-----------運氣與術數(shù)是中醫(yī)的核心內容,望真正精于運氣黃帝內經術數(shù)之道之高明多多發(fā)表高論,以啟迪后學。
手頭有一本方藥中所著《黃帝內經素問運氣七篇講解》,一直沒空拜讀,還不知其實用性如何?
所說:治肝竟有十法,可謂善矣。但還不是盡善矣。仲景四逆法,四逆散與當歸四逆湯結合十法用之,更相得益彰。
關于火神派的評論,愚甚有同感。愚親睹,其傷人者,十有八九,受益者少見一二。
居然有給人服用生附子者,受害者向愚描述其從死亡瀕危狀況中復生的經歷,令人不寒而栗!
另外,望轉帖者發(fā)表原著的姓名、地域等背景資料。從其所述來看,很可能是彼岸的同道。
-----------都是一些值得學習的東東
-----------天人合人,時時參詳之,方不失偏頗
-----------"關于火神派的評論,愚甚有同感。愚親睹,其傷人者,十有八九,受益者少見一二。
居然有給人服用生附子者,受害者向愚描述其從死亡瀕危狀況中復生的經歷,令人不寒而栗!"

三年前在此論壇抨擊那些"狂吹扶陽的偽火神"時, 常受到"偽火神的追隨者"和不明真相的群眾 -----這樣一些人的攻擊.    喜看今日歪風邪氣不再籠罩論壇.


   一樓所言乃在下拙作.隨心信手,略述心中所悟.發(fā)表在一些中醫(yī)論壇上.后整理于http://laiba.tianya。cn/laiba/Community?cmm=17752此處.  再后,又集中歸類于此處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686782912_2_1.html


   文章公布后,稍有反響.今得版主轉貼公示,又多造福有緣人. 實是萬分感謝!
-----------確與事理契合,目前傅青主方確實效果好。
-----------好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