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義
《太陰陽明論》曰∶飲食不節(jié),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滿閉塞。
《生氣通天論》曰∶味過于甘,心氣喘滿,味過于苦,脾氣不濡,胃氣乃濃。
《臟氣法時論》曰∶脾虛則腹?jié)M腸鳴,飧泄,食不化。
《厥論》曰∶厥或令人腹?jié)M何也?曰∶陰氣盛于上則下虛,下虛則脹滿。
《異法方宜論》曰∶臟寒生滿病。
《陰陽應(yīng)象大論》曰∶濁氣在上,則生 脹。中滿者,瀉之于內(nèi)。
《五臟生成篇》曰∶腹?jié)M 脹,支膈 脅,下厥上冒,過在足太陰、陽明。
《大惑論》曰∶人有善饑而不嗜食者,何氣使然?曰∶胃氣熱則消谷,故善饑;胃氣逆上,則胃脘寒,故不嗜食也。
《脈解篇》曰∶太陰所謂病脹者,陰盛而上走于陽明,陽明絡(luò)屬心,故上走心為噫也。
《經(jīng)脈篇》曰∶胃病則賁響腹脹。脾病則腹脹善噫。心主病則胸脅支滿。
《六元正紀(jì)大論》曰∶太陰所至,積飲痞膈,為中滿霍亂吐下。寒氣至則堅痞腹?jié)M,痛急下痢之病生矣。水郁之發(fā),善厥逆,痞堅腹?jié)M。木郁之發(fā),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
《五常政大論》曰∶備化之紀(jì),其病痞。卑監(jiān)之紀(jì),其病留滿痞塞。敦阜之紀(jì),其病腹?jié)M。太陰司天,胸中不利,心下痞痛。
《氣交變大論》曰∶歲火不及,民病脅支滿。復(fù)則病 溏腹?jié)M,食飲不下。歲水不及,民病腹?jié)M。
《至真要大論》曰∶大陽司天,民病胸腹?jié)M。少陰之勝,腹?jié)M痛。太陽之勝,腹?jié)M食減。陽明之復(fù),甚則心痛痞滿。太陽之復(fù),心痛痞滿。
論證
痞者,痞塞不開之謂;滿者,脹滿不行之謂,蓋滿則近脹,而痞則不必脹也。所以痞滿一證,大有疑辯,則在虛實二字。凡有邪有滯而痞者,實痞也;無物無滯而痞者,虛痞也。
有脹有痛而滿者,實滿也;無脹無痛而滿者,虛滿也。實痞實滿者,可散可消;虛痞虛滿者,非大加溫補(bǔ)不可,此而錯用,多致誤人。
論治(共四條)
一、虛寒之痞,凡過于憂思,或過于勞倦,或饑飽失時,或病后脾氣未醒,或脾胃素弱之人,而妄用寒涼克伐之劑,以致重傷脾氣者,皆能有之,其證則無脹無悶,但不知饑,亦不欲食。問其胸腹脹痞,則曰亦覺有些,而又曰不甚脹。蓋本非脹也,止因不欲食而自疑為脹耳。察其脈則緩弱無神,或弦多胃少,察其形則色平氣怯,是皆脾虛不運(yùn)而痞塞不開也。
此證極多,不得因其不食,妄用消耗,將至胃氣日損,則變證百出矣。治宜溫補(bǔ),但使脾腎氣強(qiáng),則痞滿開而飲食自進(jìn),元氣自復(fù)矣。又凡脾胃虛者,多兼寒證,何也?蓋脾胃屬土,土虛者多因無火,土寒則氣化無權(quán),故多痞滿,此即寒生于中也。亦有為生冷外寒所侵,而致中寒者,然胃強(qiáng)則寒不能侮,而寒能勝之,總由脾氣之弱耳。此義詳命門火候論中,當(dāng)并察之。凡脾胃微虛,而若滿非滿,食少不化者,宜四君子湯,或異功散。若心脾氣虛,或氣有不順者,歸脾湯或治中湯。若三陰氣血俱虛,治節(jié)不行,而不便于溫者,宜五福飲。若中焦不暖,或噯腐,或吞酸而痞滿者,非溫補(bǔ)不可,宜溫胃飲、五君子煎,或理中湯、圣術(shù)煎,或參姜飲。若脾腎兼寒,命門不暖,則中焦不化,或腹溏,或胸腹喜暖畏寒,或上下腹俱膨膨,而小水黃澀者,宜理陰煎,甚者宜六味回陽飲。此二藥最妙,而實人所罕知也。予嘗治金孝廉,以勞倦思慮致傷脾氣,別無他證,但絕口久不欲食,遂悉用參、術(shù)、歸、熟附子、姜、桂、甘草之屬,半月始愈。后因病后復(fù)不食如此,自分必死,仍用前藥,大加姜附各至三錢而后愈。又一婦人,病后久不食,自言病前曾食牛肉,乞求去此,余佯應(yīng)之,而培補(bǔ)如前,方得全愈。m.payment-defi.com/zhicheng/故凡病如此者,只宜溫補(bǔ),不可行滯。(新按)一、飲食偶傷,致為痞滿者,當(dāng)察其食滯之有無而治之。凡食滯未消而作痞滿,或兼疼痛者,宜大和中飲,或和胃飲加減治之,或枳術(shù)丸亦可,甚者神香散。此有治按在腫脹門。
若食滯既消,脾氣受傷不能營運(yùn),而虛痞不開者,當(dāng)專扶脾氣,微者異功散、養(yǎng)中煎,甚者五福飲、溫胃飲、圣術(shù)煎。若命門母氣不足者,治宜如前。若偶食寒涼傷胃,痞滿不開,而不可補(bǔ)者,宜和胃飲加山楂、麥芽之類,或用濃樸溫中湯。
實滯之痞,當(dāng)察其所因而治之。若濕勝氣滯而痞者,宜平胃散,或《良方》濃樸湯,或五苓散。若寒滯脾胃,或為痛為痞,而中氣不虛者,濃樸溫中湯。若脾寒氣滯而痞者,和胃飲。若怒氣暴傷,肝氣未平而痞者,解肝煎。若大便氣秘,上下不通而痞者,河間濃樸湯。若胃口停痰而痞者,二陳湯,或橘皮半夏湯。胃寒氣滯停痰,痞而兼嘔者,加減二陳湯。膠痰不開,壅滯胃口者,藥不易化,須先用吐法,而后隨證治之。若大便秘結(jié)不通,而痞滿不開者,宜微利之。
外邪之痞∶凡寒邪感人者,必自表入里,若邪淺在經(jīng),未入于府,則飲食如故,稍深則傳入胸次,漸犯胃口,即不能飲食,是亦痞之類也。治此者,但解外邪,而或散或消,或溫或補(bǔ),邪去則胃口自和,痞滿自去。此當(dāng)于傷寒門求法治之。又傷寒家曰∶陽證下之早者,乃為結(jié)胸,陰證下之早者,因成痞氣。此以邪在表而攻其里,邪在陽而攻其陰,不當(dāng)下而妄下之,以致邪氣乘虛,陷結(jié)心下,是誤治之害最危者也。實者硬滿而痛,是為結(jié)胸;虛者滿而不痛,是為痞氣,宜審別治之。治法詳結(jié)胸腹?jié)M條中。
述古(共三條)
丹溪曰∶痞滿與脹滿不同,脹滿內(nèi)脹而外亦形,痞則內(nèi)覺痞悶,而外無脹急之形也。蓋由脾氣不和,中央痞塞,皆土邪之所為也。有因誤下里氣虛,邪乘虛而入于心之分為痞者。
有不因誤下而得之,如中氣虛弱,不能運(yùn)化精微而為痞者。有飲食、痰飲不能施化為痞者。
有濕熱太甚,邪著心下為痞者。
東垣曰∶傷寒痞者,從血中來,從外之內(nèi),從無形。雜病痞者,亦從血中來,從內(nèi)之外,從有形。有形以苦瀉之,無形以辛散之!队駲C(jī)》云∶痞滿之病,人皆知氣不運(yùn)也,獨東垣以血病言之,謂下多則亡陰而損血,此前人之未論也。世之用氣藥治痞而不效者,蓋不知此理故也。
劉宗濃曰∶古方治痞,用黃芩、黃連、枳實之苦以泄之,濃樸、生姜、半夏之辛以散之,人參、白術(shù)之甘溫以補(bǔ)之,茯苓、澤瀉之咸淡以滲之,隨其病之所在以調(diào)之也。既痞有濕,惟宜上下分消其氣,果有內(nèi)實之證,庶可略與疏導(dǎo)。世人苦于痞塞,喜行利藥以求速效,臨時通快,痞若再作,益以滋甚,是皆不察夫下多亡陰之意也。如結(jié)胸是實邪,大陷胸湯主之,痞是虛邪,諸瀉心湯主之。愚據(jù)劉公此論,既云下多亡陰,又云痞是虛邪,誠然善矣,然欲用諸瀉心湯以治虛邪,能無失乎?蓋未知塞因塞用,別有神化之妙法,而痞滿多在脾,尤不可以瀉心也。
痞滿論列方
二陳湯(和一) 四君子湯(補(bǔ)一) 五君子煎(新熱六) 歸脾湯(補(bǔ)三二) 治中湯(熱十)大和中飲(新和七) 溫胃飲(新熱五) 神香散(新和二十) 理中湯(熱一) 加減二陳湯(和二) 圣術(shù)煎(新熱二五) 和胃飲(新和五) 理陰煎(新熱三) 六味回陽飲(新熱二) 平胃散(和十七) 養(yǎng)中煎(新熱四) 橘皮半夏湯(和十三) 異功散(補(bǔ)四) 參姜飲(新熱八)《良方》濃樸湯(和五四) 五苓散(和一八二) 五福飲(新補(bǔ)六) 河間濃樸湯(和三三六)解肝煎(新和十一) 枳術(shù)丸(和七九) 濃樸溫中湯(熱九十)
論外備用方
四君子湯(補(bǔ)一) 香砂六君湯(補(bǔ)七) 人參養(yǎng)胃湯(和二三四 和胃) 啟脾丸(和八六行滯) 大健脾丸(和八五) 小半夏茯苓湯(和九 痰痞) 嘉禾散(和百六十 氣痞) 八味理中丸(熱七 虛寒) 沉香桂附丸(熱百十一 中寒) 越鞠丸(和一五四 火郁) 胡椒理中湯(熱六 虛寒) 半夏丁香丸(和百三十 氣滯) 沉香降氣散(和www.med126.com四十 氣滯) 木香寬中散(和五五 行氣) 藿香正氣散(和二十 寒滯) 蘇子降氣湯(和四一 順氣) 葛花解酲湯(和一二四) 貼痞琥珀膏(外三一八) 熨痞方(攻八八) 消痞核桃(攻八七) 木香人參枳術(shù)丸(和八二) 水紅花膏(外三一九) 消痞膏(外三一六)